第六十九章 锦衣卫(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弱,怕他丁魁楚么?”

    秦宁听见秦昭的大气魄话语,倒吸了一口凉气。

    秦昭的气魄是真大,格局是真大。一些寻常俗人看上去觉得无比风险的事情,在秦昭眼里却是坦途一片。寻常人想跟上秦昭这架战车,还真是要每日提心吊胆,时刻要承受心脏爆炸的惊吓。

    这真的是那个和自己一起长大的呆子秦昭?

    “昭哥的气魄,我这样的凡人拍马也赶不上。”

    秦昭哈哈大笑,说道:“好了,回秦家村等圣旨了。圣旨一下来,我等就开始募兵。”

    ……

    七月初七,秦昭乘船回到了香山县。

    他巡查了一遍自己的产业,包括在秦家村的木架生产车间和缝纫车间,以及插云峰上的弹簧生产线。值得高兴的是,秦有理和秦昭雇佣的一干人等都比较忠心。秦昭不在的这些时间,秦有理背着手到处巡视各条生产线的情况,保证了工厂没有大事情发生。

    广州城里的沙发销售也情况不错,郑成功一把火烧了陆家大门后,广州城的缙绅们都知道秦昭和郑成功斗赢了,自然是放心大胆地来铺面订购沙发。广州城的铺面里一个半月卖了一千一百一十六把,利润是八千一百四十三两,这些利润中四千零七十二两归秦昭,剩下一半归郑成功。

    另外工厂还直接销售给郑成功两批共六百把弹簧软椅。这些软椅和广州城卖的软椅一样,苏钢采购费用比市场价便宜一两银子,所以每把软椅的利润达到三两六钱银子,六百把软椅的总利润为二千一百两。

    秦昭不在的这一个半月,沙发工厂总盈利达到了很可观的六千一百七十二两银子。

    秦昭很高兴,当场给各个条线上的工人每人发了一两银子做谢仪。又给专心致志巡查生产的秦有理发了十两银子做奖金。

    然后,秦昭就耐下性子,开始等待圣旨的到来了。

    一直等到七月十八,秦昭才在秦家村等到了传旨锦衣卫。

    明代传旨使用的人员并不固定。一般的口头圣旨常用太监传旨,若是非常庄重严肃的圣旨则需要动用礼部官员。而一些涉及低级武官的圣旨则常用锦衣卫快马传旨。

    那锦衣卫一共三人,为首一人穿着红色锦缎织成的飞鱼服,头戴高高的乌纱帽。其余二人则穿着锦衣卫常服,同样戴着黑色乌纱帽。三人都骑着一色血红的高头大马,行走间扬起无数烟尘。

    三骑骏马前面,四个香山县的“胥吏”恭敬地在前面小跑着开路。骏马后面,又有十二名县衙中的弓手在后面殿后,一个个将手中的弓具挂在肩膀上,颇有威势。

    胥吏是衙门里面的高级公务员,铁饭碗,由知县老爷发工资。在明朝,能直接和县令对话的胥吏都是县里的实权人物,被百姓们称为“老爹”。弓手则是衙役们雇佣的临时工,没有编制,随时雇佣随时解雇。

    三骑还没到秦家村,就把在田间耕作的秦家村农夫农妇们吓得不轻,谁见过红色的飞鱼服啊?那飞鱼服上长角的飞鱼和蟒长得极为类似,和龙似的,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品大官的蟒袍。秦家村的村民们一个个全部吓得跪在了田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