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零章白色的死神(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  无论汉朝和唐朝,骑兵都是以游牧民族为主,像投降的突厥人或铁勒人,他们也是天生的骑兵,拥有着娴熟的骑术,当然,唐朝也尚武,良家子弟,拥有马匹,可以学习骑术,就像后世开车一样,在唐朝如果不会骑马,那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当然,没钱养不起马的穷人,丢人也没有办法。

    波兰既使农耕国家,而且也是灾难不断,他们曾被蒙古人血洗过,后来又与蒙古的金帐汗国对峙,战火不断,好不容易熬到金帐汗国完蛋,又来了更加凶猛的哥萨克骑兵,把大整得迭起。

    一次次被揍成猪头之后,波兰人终于摸索出了对付游牧民族的骑兵的办法让骑兵们排成紧密的队形,膝盖靠着膝盖,端着四五米长的骑矛冲锋!面对如此密集的队形,武艺再高强的骑兵也无从施展,一旦被撞上,就只有被穿成肉串的份!

    当然,如此紧密的队形也意味着一旦遭到弓骑兵的攻击,冲锋的一方必然死伤惨重,这就要求冲锋的骑兵具有良好的纪律和坚强的意志,要是死了十几个人就乱了套,也别冲锋了,自己人就先把自己人给踩死了。

    可一旦被他们冲上来,那冲击力足以摧毁一切,在跟瑞典人交战的时候,面对普遍装备短铳的瑞典骑兵,波兰翼骑兵只顾着端着骑矛向前冲,根本就不看被短铳打死的战友,瑞典骑兵还没见过如此不讲理的打法,一下子就被冲垮了。波兰的翼骑兵就靠着这一招纵横东欧,所向无敌,被哥萨克称为“恶魔”。

    事实上,在英国崛起时代,英国的龙虾兵(因为穿着火红色的军装,被人称为龙虾兵)。他们也依靠这种波兰骑兵的作战理念,改良成为了火枪步兵,英国龙虾兵就是排成密集的队形,顶着敌人的弹雨冲锋,死在冲锋的道路上算球,直接冲到对方面前二十步,然后举起火枪排队开枪,二十步的距离,火枪可以精准命中敌人,英军也是依靠这一招,打遍世界无敌手。

    杨天保要面对二十万吐蕃骑兵,他没有时间训练将士的骑术,也没有时间训练他们奔射以及突袭的时间,只要学习现成的例子,把波兰的翼骑兵用在河源军新军骑兵上面。

    波兰翼骑兵简直就是为农耕民族量身打造成的战略战术,首先大唐眼下生产制造能力惊人,可以碾压周围各国,用句毫不夸张的说法,大唐一年生产的钢铁和甲胄,吐蕃和突厥他们一百年也生产不出来。

    特别是在唐朝立国初期,光损失十数万人的仗就有好几次,比如浅水塬大败,与王世充的洛阳之败,刘武周糜烂河东,刘黑闼横扫河北三十九州,然而唐朝依靠强大的生产能力,损失的兵器和装备,马上就可以补齐。

    同时,这一招了也是怕其他游牧民族学去,人口是大唐最大的优势,吐蕃虽然统一了高原,人口只相当于大唐的五分之一左右,哪怕一比一的拼消耗,损失十万人马,大唐损失得起,可是吐蕃不会元气大伤。

    当然,杨天保其实心中也没有底。波兰的翼骑兵到底怎么样,还需要实战检验。

    经过半个多月的体能训练,河源军新军已经习惯到令行禁止,习惯了整齐划一。

    在这个时候,通过陇右马场送过来的战马两万余匹,已经抵达了鄯州。

    杨天保开始实验这种新战法,首先全军取消弓弩兵的装备,把剩下的弓弩留下河源军其他府和守捉城,将来作战,杨天保也不会只领着这一支骑兵出战,还需要步兵和弩弓兵配合。

    薛仁贵望着全身铁甲,手中只有一柄长矛的骑兵,有点疑惑的道“这能行吗?”

    杨天保笑道“行不行,试试就知道了!”

    河源军新军一个团三百骑共有六个队,三十伙。杨天保让他们以伙为单位,组成单骑列,这样以来,就组成一个三十乘十的长方形阵形。

    每一名骑兵之间,腿挨着腿,端平一丈八尺长的长矛,这样以来四米多长的长矛,矛刃寒光闪闪,让人不寒而栗。

    杨天保指着前方一堵高约一丈有余,厚约一尺厚的土墙道“进攻!”

    随着杨天保一声令下,马蹄阵阵,如同响雷。

    众河源军骑兵举着长矛,排成密集的队形,朝着土墙发起冲锋。

    作为排头的三十根长矛,整齐划一的对准前方的土墙。

    在战马巨大惯性之下,土墙承受不住三十匹战马整齐的撞击,应声而倒。

    尘烟散尽,薛仁贵目瞪口呆的望着倒塌的土墙这……“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