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零章合适的定位才能决定发展前途(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保倒是吃过刺身,也吃过生鱼片,不过他却没有吃过河鲜。

    杨天保没有想到,李婉宁反而非常喜欢吃河鲜,她一个人吃了将近一盘生鱼片,还喝了一壶酒。

    不过,这只是唐朝特有的“浊酒”,其实也就是咱们说的米酒。不喜欢不要紧,唐朝就是酒多,毕竟出了太多的爱酒的文人墨客。还可以喝黄酒、绿酒、白酒……基本是咱们能想到的酒的颜色,这里都有。

    就在杨天保领着李婉宁一路尝试,吃着各种美食的时候,杨恭仁到了。

    原本杨恭仁很想抽杨天保一顿,只不过看着李婉宁也在,他没好气的道“你给我过来!”

    杨天保看着杨恭仁怒气冲冲,有些莫名奇妙,他不知道怎么就惹火了杨恭仁。

    其实,杨恭仁不仅仅是生气,简直要暴走了,长安科技学院的校舍高大明亮,坚固,美观,最重要的是,设施非常齐全,特别是图书馆。

    作为,窦建德的国子祭酒,当初窦建德可是筹备了大量的书籍,不过好在是,唐朝军队不像其他土匪军队一样,对于凌敬当时保存的一大部分书籍,并没有毁坏。

    不过,窦建德的藏书虽然不少,特别是接收了一部分隋国秘书监的存书,不过和唐朝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不过二十多万套藏书,这着实让杨恭仁吓了一跳。

    杨氏十数代人数百年的经营,藏书不过十数万套,比起杨天保的图书馆少了将近一半,不仅仅是数量上少,而且在类型更是少了太多。杨氏藏书,偏重经籍,就是孔孟学说,以及各代儒士的注解为主,最多就是有一些道家、佛经之类的杂书,不过数量少。

    哪儿像杨天保,无论是天文、地理、算术、数学、工匠将作、兵家学说,城市建筑,等等,包罗万象。

    越是看着长安科技学院搞得不错,杨恭仁越是生气。

    杨天保把一座最奢华的书院,办成了叫花子窝,除了李淳风和许敬宗这两位教授,还有点样子,其他人连当私塾先生都不够格。

    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来到办公楼,杨天保自己的办公室,这间宽大的办公室,自从装修好以后,杨天保还是第一次来,没有办法,这段时间,杨天保筹办银行实在是太忙了。

    当杨恭仁走进这个办公室的时候,杨恭仁反而冷静了下来。

    杨天保有杨天保的困难。

    他虽然是自己的儿子,然而,他只是幼子,而且是不掌握家族事务的幼子,如果是杨思谊办这么一座书院,他可以自己调动族学里的老师,充实这座书院,也可以邀请好友以及亲眷。

    然而,杨天保并没有这些条件。

    正所谓有条件可以上,没有条件也可以上。这是杨天保的办事风格,当初他调任云中司兵参军,结果他并没有部曲,临时把城管、马帮人,甚至陈园的打手拉过去当部曲。

    事后,杨恭仁知道后,也为杨天保捏了一把汗,这样的部曲,带着上战场,别说保护杨天保,恐怕连辎重兵都不如。

    然而,杨天保硬是带着这么一群五花八门的杂兵,打造了一支赫赫有名的铁军,现在过了五年,云州军依旧在考评中,名列前茅。

    杨恭仁一肚子火气,缓缓消散,他长长叹了口气道“三郎,你办书院,怎么不提前给爹说,爹爹这张老脸还有几分面子,天下各地名师,像颜师古,他时运不济,李世民刚刚登基时,他升任中书侍郎,结果他的母亲病故,按制颜师古就丁忧,守孝三年,然后在朝廷秘书监担任直通郎,负责校书。

    其实这个官职非常低,从七品。如果杨恭仁请他担任这个书院的教授,他一定会同意的。

    当然,还有经学大家徐务,孔颖达等等,关键是杨天保提也没提。

    当初百草堂规模小,就是一个普通私塾的样子,杨恭仁并没有放在心上,后来杨天保扩建百草堂的时候,杨恭仁还以为杨天保巧立名目,建筑一座庞大的园林,杨恭仁同样没有放在心上。

    谁知道杨天保真正办了这么一座庞大的书院。

    杨天保望着杨恭仁郑重的道“阿爹,长安科技学院,其实这样挺好,没有弘农杨氏的印记,反而不会引人注意,若是杨氏倾力打造这么一座书院,陛下会容忍吗?”

    这也是杨天保当初思来想去,给长安科技学院的定位。这其实不是普通的书院,只算是一座技校,这样以来,任何人都不会重视长安科技学院。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