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r />     当然,这是先礼后兵。

    接下来,杨恭仁该是兵了。

    杨氏拥有数万佃户、部曲,与关中朝廷的力量相比,自然不值一指,可是在如此微妙的环境下,一旦杨氏发作,那么整个天下世族就会坐壁上观,颉利入关中,并非不会重演。

    随着杨恭仁一声令下,整个观国公府开始行动起来,数十名忠心耿耿的仆从鱼贯而入,进入藏书阁。他们将藏书阁里的摹本,先用油纸包裹好,先后放进准备好的木箱中,摆放得整整齐齐。

    随后按照卷录,将装好的摹本一一封箱。藏书阁经过大半夜的搬运,终于空了三分之一左右,足足装了一百六十辆马车。

    五百名全副武装的家丁,押运着一百六十车的马车,离开观国府。早在城门开启的第一时间,庞大的车队,浩浩荡荡离开观国公府,成为长安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与此同时,杨恭仁告病的折子也送往宫中。

    ……

    李世民睡得非常迟,几乎五更时分才精疲力竭的睡去,他发一夜的火,砸了宫内无数陈设和瓷器。

    然而,他刚刚睡下没有多久,就接到杨氏居然运出一百六十辆马车的消息,这样大的动静,根本就瞒不住人,更何况百骑司的目光主要盯在观国公府。

    李世民红着眼睛咆哮道:“他们想干什么?威胁朕吗?”

    这个时代钱财非常笨重,各大家族会在家中放个数百上千贯钱,绝对不会把财物全部放在长安城中,因为一旦进城,想要出去就非常困难。这等于把自己的脖子凑到李世民的刀下。

    而且百骑司查得相当清楚,杨氏没有往外运一文钱,而是运出了一百六十辆马车的书籍,用意也非常明显,这是让杨氏的家学运送出去。

    这也是杨氏的姿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李世民自然读懂了杨恭仁的意思,这个锅他不背,他也不会牺牲儿子,如果他敢用强,这些珍贵的书籍肯定会付之一炬,结果会被文人记录下来,李世民焚书坑儒。

    李世民的眼睛瞪得比牛眼还大,他愤怒的将寝宫内的案几一脚踢翻。

    就在这时,长孙无垢带着几名宫娥内,长孙无垢不用宫娥们动手,自己默默蹲下来,收拾被李世民打碎的东西。

    好一会儿,李世民终于缓缓冷静了下来,这一刻,他发现长孙无垢居然披头散发,而且没有化妆。

    这让李世民非常奇怪,长孙无垢虽然是一个极美的美人,然而由于生产原因,元气大伤,脸色蜡黄,为了掩饰自己亚健康状态,她总会用粉底掩饰自己的脸色。

    李世民疑惑的问道:”观音婢,你这是怎么回事?”

    李世民的意思是长孙无垢为什么不化妆,就算素颜,那也应该着装整洁,洗净脸面,梳理好头发。

    长孙无垢面无表情的道:“本来就是一个丑女,堪比钟无艳,何须打扮,丑人多作怪?”

    李世民听到这话一愣,怒道:“谁敢说你丑,朕砍他脑袋!”

    “说的人多了,嘴长在别人身上,你杀得过来吗?”长孙无垢苦笑道:“就算杀得别人怕了,他们不敢明说,还会在心里说,背后说……”

    “观音婢,你何须在意旁人的看法,在朕心里,你是最美的,天下人无人能及你左右!”

    李世民拍拍长孙无垢的肩膀,亲昵的搂着长孙无垢。

    长孙无垢抬着望着李世民道:“原来陛下也知道,无须在意别人的目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李世民听明白了长孙无垢的意思,这是劝他不要在李建成谥号上面多纠结,无论别人给他什么谥号,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

    李建成死了,他直到死,都是一个太子,从来不是什么皇帝。

    李世民气愤的道:“朕就是气不过,他何德何能被谥为神功圣德文武皇帝!”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长孙无垢认真的说道:“这是你与魏征所说的话,陛下难道已经忘了?”

    李世民摇摇头:“朕没忘……只是……”

    李世民也无奈的笑了。

    凡事说得容易,可是真正做起来太难了。

    杨氏的态度就是如此明确,如果揪着此事不放,杨氏真有可能鱼死网破。

    李世民的目光变得幽深起来:“此事朕要慢慢查,朕倒要看看,谁在如此追谥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