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收购目标(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上去,质量肯定差不了。

    有粉丝基础,又有质量,这种剧想不火都难啊!

    两人商量过后,准备先挖一个资深的娱乐圈前辈,把经纪公司搞起来。

    然后再收购一家靠谱的影视传媒公司,这样整体框架就搭建起来了。

    再往后,当然就是挖大牌艺人,挖知名导演,筹备《青春三部曲》的拍摄工作了啊。

    …………

    说到资深的娱乐圈前辈来负责娱乐经纪公司时,董晓雪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圈内大名鼎鼎的“花姐”!

    其实在国内娱乐圈,经纪人这个概念还没有流行几年。

    在九八年之前,国内并没有专业的经纪人,所有的艺人从什么北影上艺之类的学校毕业后,都要找一家单位挂靠。例如当时各地的电影制片厂,话剧院,歌舞团等。

    大家都是有编制的人,但那时编制内不好混啊,工资很低的,而娱乐圈又是一个浮华的世界。

    为了多挣钱,大家就私下接活,圈内称之为“走穴”!

    其实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商演。

    艺人想要走穴,那就需要有消息渠道有人脉关系,但他们又不可能自己挨个给有需要的公司单位打电话问别人要不要商演吧,于是就需要一个中间人来介绍业务。

    花姐就是首都艺人走穴圈子里,名气最大的一个中间人!

    当时花姐的牌面还没有那么大,经常骑着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到处跑着联系商演单位。

    接到活后,就挨个给自己熟悉的艺人打电话。

    “哎,西单有个商场要搞活动,你过来唱两首歌,亮个相拍个照什么的,出场费两千块,来不来?”

    “这两天有空吗,有个饭店开业,需要几个小明星捧场,过来吃个饭拍个照就行,一千块钱出场费,干不干?”

    那时的艺人还挺卑微的,除了特别火的,大部分艺人还挣不到什么钱。

    花姐就是靠着自己的努力,手里活多,而且从来说多少钱就给艺人多少钱。

    哪怕是业务单位扣了她的钱,花姐宁愿自己掏钱来垫付,也不会少艺人一分钱,慢慢地名气就做起来了。

    华谊的王总曾经评论过花姐,说她就是那种“保姆式”的经纪人,对手下艺人太好了。

    而华谊能成为国内最大的影视传媒公司,也就是因为拉拢了一个大导演,一个最有名的经纪人。

    大导演当然就是刚子,而经纪人,就是花姐!

    在2004年时,华谊兄弟已经成为国内实力最强的影视传媒公司,拍摄了不少大火的电影。

    例如《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天下无贼》《大腕》《手机》等,所谓的贺岁片也是他们推出的这个概念。

    再加上拥有花姐这个国内第一经纪人,大牌艺人更是云集,可谓是国内演艺圈最强明星阵容。

    双冰,陈到名,刘佳玲,梁家辉、夏于等等,这些可都是花姐手下的艺人。

    …………

    听董晓雪说完花姐的情况后,李雅琴心中一动,建议道:“那我们直接收购华谊兄弟公司不就行了,这可是国内最大的影视传媒公司,把这个公司收购下来后,等于省了我们很多事啊。”

    董晓雪一想也对啊,华谊兄弟本来就是一家综合娱乐公司,旗下也有经纪业务,如果把它收购下来后,就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然后自己再追加投资,在华谊原有的规模上进行扩大,工作就好做了。

    “行,我马上派人和那边联系,看看华谊那边是什么意思。”她干脆地说道。

    至于华谊值多少钱的问题,董晓雪压根就没想过,说实话,就国内娱乐圈当时的情况,一家小传媒公司,能值几个钱呢。

    撑死了,华谊估计也就敢喊两三个亿的报价吧,如果他们打算卖的话……

    ………………

    首都,华谊兄弟公司,老总办公室内,王总兄弟正关起门来讨论事情。

    “什么?大哥你说脸谱网要收购我们华谊兄弟?”小王总满脸惊讶地问道。

    华谊兄弟公司,是王总兄弟两个创办起来的,大王总负责公司内部管理,小王总负责对外宣传,算是一个主内一个主外。

    当然,公司真正说了算的,是大王总。

    毕竟当初办公司的钱,基本都是他掏出来的,股份也是他占的最多。

    “是脸谱娱乐,算是脸谱网下面的一个事业部吧,他们大公司的内部组织架构我搞不懂。”大王总摆手说道。

    “要是脸谱网出面收购我还能理解,怎么一个连部门也要收购我们公司?就这么看不起我们吗?”小王总满脸不爽地说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