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影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个星期后,晚,7:00。

    与往常一样,每日的这个时候总会有很多人打开电视准时收看《新闻联播》。

    他们之中有的是为了关心国家大事,有的是为了了解一下时事新闻,有的每天到这个点打开电视机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但共同点就是他们大多为家庭里的主心骨,有正在读书的孩子,或者是功成名就的老人,还不忘时刻了解国家形势和动态。

    就比如此刻坐在电视机前的张经理。

    年近四十的张经理是一家银行的客户经理,平日里银行里的员工们都叫他张经理,并且他已经在客户经理这个职位上停留七八年了,员工是换了一批又一批,有的升职有的跳槽,但张经理的称呼却是始终没变。

    他也明白自己是没有什么上升空间了,也过了那个创业的年龄,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手头上的这份工作他做的驾轻就熟,上头对他的待遇也还不错。

    但是谁不想往高处走呢?奈何他的学历不够啊!

    近年来行里关于学历的规定和考察是越来越严格了,除却已有的老员工现存职位不变动外,其他人要想达到一定的位置,就必须得有对应的原始学历。

    那些什么成人学历都不算。

    同时,行里对新招的大学生、研究生待遇非常不错,学历越高,进来的工资就越高,上升的时间就越短。

    眼看着曾经自己手下的员工现在和自己平起平坐,不日就将超越自己,张经理心中百般滋味。

    以前那个靠着努力靠着聪明劲儿就能前进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张经理越来越明白现在这个时代,学历真的太重要了!

    没有学历在社会上寸步难行,除非你自己创业。

    可是创业真的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正因如此,张经理早早就给自己唯一的儿子小张,规划好了他的人生路线。

    将读书这条大路贯彻到底。

    这不,中考即将到来,小张也将面临毕业。

    张经理对儿子的成绩是一点儿都不担心的,在他平日里的严格督促下,考个重点高中一点问题都没有。

    张经理现在正在想这个暑假是该给儿子报个英语补习班呢?还是报个数学补习班?

    丝毫没有想过带儿子出去旅个游或者好好休息一下,在他心里,这些东西都要放到高考之后。

    只是今日的新闻联播,对他的坚定不移的理念产生了一点点忽略不计的影响。

    “师说网、提倡从小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帮助孩子寻找师傅。”

    几秒钟的时间就跳到了下一条新闻,但张经理还是捕捉到了其中的关键信息。

    兴趣爱好!寻找师傅!

    哈哈哈,张经理不禁笑出了声,能当饭吃吗?

    还师傅呢,以为现在是古代啊!

    看了一眼早早吃完饭,正在书房用功的小张,张经理越发觉得儿子长大一定会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与张经理有同样想法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或许是李经理、陈主任......

    他们有的是自己没读什么书,但希望孩子将来能做个文化人,不要重蹈覆辙。

    有的甚至没想很多,反正周围人都是觉得读书好,那自家孩子就不能落下。

    还有的非常清楚读书是大有用处的,学历就是将来的免死金牌,有它在孩子长大怎么也不会饿死......

    但无一例外,这些父母们,从来都没有听过孩子自己的想法,也没有走到过孩子的内心深处。

    他们觉得,自己是为了孩子好,这就够了。

    同样,也有一些“开明”的家长,看到这条新闻,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们不会让自己孩子不读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不会让其一味的只知道读书。

    他们与孩子的关系,与其说是父母,倒不如说是朋友。

    双方商量好,在学校就认认真真的学习,在外面就开开心心的玩耍。

    课余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是游戏就要适当,不能沉迷,如果是运动就要多多益善,如果是艺术就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这种家庭的孩子可能不是学校成绩最好的,但肯定不会差。

    最关键的是,他们的童年是快乐的,没有压力的。

    有趣的是,这样的父母,大多是读过书的。

    ......

    人各有异,每个人都有自己想法,并不会因为在新闻上看到一条信息就改变自己多年的观念。

    但在那些媒体工作者眼中,这不仅仅是一条信息那么简单。

    但凡出现在新闻联播中的,都是他们密切关注的对象。

    更何况,这还是一个网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