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洛水门阵龙截路,惊神技江中搏怪。(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令人咂舌,神通非常,令人俯首。我等末流之人,不得见其神异呀!”

    “哦?”水玲龙闻言不禁打了个长长的弯。拖着口音问道:“既然我洛水神门如此神通绝技,易公子不妨说上一二,也好让我等听一听这外界对我等女流之派的评说?”

    易见城北还有些路程便又是抿嘴一笑:“也好,不才也是道听途说,也好请二位侠女做个判定,也好正我耳目,有所见长!”说罢,一摇宽袖,便开始侃侃而谈,这一谈一笑,一问一答间,却是道出了个洛水神门的来龙去脉。

    原在二十年前,南柳水家中水氏门人水妙君,因事北上。途经黄河流域。当时北宋已朽,钦徽无能,每年都会向金国辽国进贡纳钱,赋税苛刻民不聊生,所治之野腐乱不堪,当时北方多处人民起义,与朝廷明争暗斗,百姓苦乱不堪,更有很多金辽外族故生事端。以致当时到处都有官兵抢女之事。

    水妙君同是女儿之身,又是仁义心肠,眼闻此事自是愤恼,便私下里处处营救。足足三年,出没与河南河北一带,救人无数,而所救之人大都早已家破人亡,便做成跟随,随水妙君学习武艺,四处奔波救人。无论强盗,官兵,金辽外敌,凡作奸者,一律斩杀,毫不留情。

    一时间惊怒宋金两朝,多次发兵围剿。水妙君前辈神技非常,又有刈水刃在手,敌来我藏,又暗下里刺杀敌军首领,一时间周旋斗勇,致使矛盾不断激生,最终激怒朝廷,率大批人马将三千女弟子激战数日,由河北打到河南,最终被围困在洛水上游。

    那是一个死角,平滩恶水,丝毫没有周旋的地理优势。众人都明白落入贼军后的后果,宁死不辱,结成一排,一起投入了洛水上游,本来悍军内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谁能抓到逃女谁就可以随意处置,做一时之欢。于是当时也有不少悍匪甩开盔甲跳入水中欲求一二美色。

    不料本来波澜平平的洛水河,忽然间如龙王下令,江风鼓起,白浪顿生,如同那怒蛟闹江,狂鼍弄浪。一时间巨浪拍岸,震的两岸山摇树晃,土崩石裂,似有恶鬼掠食,猛兽出笼之意!又见黑云滚滚,阴风怒怒,大有地裂天崩,涂炭生灵之势!

    两岸官兵哪见过这等阵势?不少胆小的卒子早下的腿酸眼白不省人事,一时间崩溃四散,不消半刻,两岸之上再无活人。

    却说次日,江上仍然风平浪静似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而且无论黄河洛水,江中无一死尸。一年之后水妙君与众弟子又出现在洛水两岸,常现与洛阳,却不知所居,一时间人心惶惶不辩人鬼。可久而久之,便见怪不怪,后来慢慢传开,说是被洛水河神所救,又传其妙法,可在水中吐纳,又可兴浪成涛,呈水下之能。

    后摩尼教起事,方腊以魔王自居,雄起抗朝。各大江湖帮派纷然应起,与朝廷有着大恨的水妙君及众徒自然不甘退后,水妙君赐三千女弟子统一水姓。以洛水神门之名与朝廷分庭抗礼。

    当时有传言如是:削鬓挽发,眉波秋目,妙义舌丹,鱼尾龙服,手持白刃,肩绕龙筋,岸上仙子,水下河神!颇为人所称道!

    再到后来金国攻破洛阳,驻在此地却被洛水神门的暗杀组织弄得头疼不已,只让完颜挞懒感叹:黄河易渡,洛水难居。最终设立了伪齐当政,自己退回了金国境内。

    传说洛水神门有四样宝物,便就是江湖人口中所传的洛水门人的形象:口含舌丹,身服鱼尾,手持白刃,肩绕龙筋。相传当年水妙君被洛水神所救,并传其妙法,第一便是龙服鱼尾。相传这本是一门奇术法诀。水妙君便可施展,施展者在水中肩部一下皆化鱼鳞鱼尾。动如鱼梭,速度奇快,又可耳闻八方,目透深水,如同南海鲛人。

    常人入水往往是举步维艰,一身功夫大大折扣,而相反水妙君却是敏捷加倍,结果不必多言。

    可惜法门深奥,寻常弟子无法窥其门径,而三千弟子更是无法全部学会。无奈之下,经众商议,便以巨鱼之皮鳞鳍尾,做成龙服鱼尾的模样,由弟子穿着在身,再授其水下技巧,也是动作奇快,倍于常人。然而龙服鱼尾仍是洛水神门弟子修炼水下绝技的看家秘诀。

    其二是舌丹,由一种特殊蚌壳研磨加之特殊的药汁侵泡而成,含入口中,在水下换气之时,只需含一口水在水中,再按照特殊方法在舌根处绕腾。此珠便可化水为气,做换气之用,再将口中余水吐出便可,洛水弟子凭此妙法,可在水下来去自如,不用上岸换气。

    三为手中白刃,原本水妙君善用短刃,手中刈水刃有分水之能,更是水中神器,可惜众弟子手持普通兵刃,到了水中便沉重难挥。水妙君便飞鸽到老家,令族人以刈水刃之形,精选白铁,有按照当时制造刈水刃的些许传说,浇铸白刃三千。虽无刈水刃之神威,却也是轻薄锋利,大大提高了门人的格斗技能。

    四便是肩上龙筋,相传洛水门主水妙君有一条真正的龙筋,乃洛神所赐,相传具有捆水引流之能,是水妙君翻江御浪的主要神器,不用说也是只此一条。后水妙君又发现了黄河中有一种名为龙筋草的特殊水草,这种水草不以泥土生长,却是扑捉游玩在自己身边的鱼虾,用乱枝将其绕住,其根茎之上似有极细的毛刺,可吸食动物的精血,留下空壳,随水飘走。此草极矮极乱,枝杈奇多似网,可根部却极长极细,此物的根部有带水之能。

    据说将此物风化之后,平放在水面上慢慢抬起,此物可将水面带起,如同挑布一般,最高可达一米。水妙君请出异人,在黄河水底淘出万余条,风化烘干,又以藤汁喂成,每三根编成一根细藤,每根细藤可带水两米之高,成为洛水神门抽水演阵的不二神器!

    说话间,易已看到了城北陵山,当下止步,对水上二女抿嘴笑道:“二位精通水下神功,江河湖海来去自如,却不知道天上去不去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