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半声魔啸惊天变,东方妙解再预言3(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间松了口气,回头道:“只是昏着了,看样子有人先走了一步。”

    皇甫略略点头,眉头一皱,忽然顿脚一喝:“什么人?”

    却见一人翻身从路下的崖壁下飘了上来,云白剑装上赫然绣着几朵聚云,抱拳作揖道:“云中蜀锁云堂堂下池依鳞,参见皇甫剑尊。”

    皇甫微微打量,心道:这锁空门下果然不同寻常。当下问起:“原来是锁空门下,这里怎么回事?”

    此池依鳞略述原委,随即道:“敢问南宫家真的出了什么事?”皇甫皱眉想了想:“我们下山是为了追一个满身黑气的少年,此人必是被妖物缠身,日后必成江湖大患。若如你所说,那么那位南宫小姐的马车上必定装了些蹊跷,走带我们去看看。”言罢,一行人各自施展轻功追了上去。

    观剑台,已是人去台空,只有那对刚刚折回的书生父子,显然这里已经不是刚才的那般热闹了,只见书生缓缓的走到剑台旁,拾起那把铁尺状的奇巧剑,轻轻叹道:“本来是你的救命之物,没想到却是害你之器。”

    小童不解的看了他一眼:“这就是你看到的变数?”

    书生闻言摇了摇头:“我仅仅是看到了变数。至于如何变?是半点头绪也无。”

    小童闻言一叹缓缓道:“本来料定的变故是以为可以扭转战局,没想到却是毁了战局。如果爹爹一早就把奇巧剑给他,可会有变动?”

    书生怅然摇头道:“不会,他功力太弱,根本无法完全施展这等巧物的威力。”随后他拿着奇巧剑对着月亮看着,慢慢转动铁尺,折在铁尺上的月光也慢慢变化,慢慢的,形成两行字:奇归地藏,巧胜天工!

    书生不禁喟然叹曰:“如此奇剑,遗于地而无人问,可怜啊可怜。”说罢极为悲伤的把剑递给了那名被唤作之上的小童,仰天闭目曰:“若不是某人誓不佩剑,这把剑势必伴我终身。”几声沉重的叹息后,书生牵着小童默默朝山下走去。

    临近蜀山,老僧缓缓的停住了脚步,慢慢喘了口气,道:“树我,在这里歇歇吧。”

    小弥沙应声称是,赶紧扶老僧坐在了一块石板上上,又从背箱中拿出水袋,递给师父,老僧稍稍饮了一口,有递给了小弥沙:“树我,你也喝点水吧。”

    那个叫树我的小弥沙也接过水袋饮了一口,开口道:“师父,都是后半夜了,等我们到蜀山,会不会晚呢?”

    老僧轻轻摇了摇头:“我们不去蜀山了,就在这等。”

    “等?”树我有些不懂。老僧却是慢慢的入了定,树我也不好再问,于是便退了背箱,也打起了坐。

    也没多久,老僧突然慢慢的举起那把枯木似的禅杖把树我身边的背箱推到了路中间。正在这时,树我隐约听到了马蹄声,他瞬间便明白了师父的意思。

    此马脚步慢慢的慢了下来,似乎也看到了路上有阻碍,赶车的是游虎,只是在下蜀山的时候换了月牙儿过关。游虎似乎不爱用皮鞭,不停的用皮鞭的把手敲着马背催马。蓦地,他也看到了老僧,也看到了路中央的箱子,游虎觉得有些蹊跷,箱子挡住了去路,马儿自己居然停了下来。

    月牙儿赶紧探出头,问道:“怎么了?大虎,”然后随着大虎的目光便看到了路边在打坐的老僧,心下猛的一震,惊道:“无目神僧!”说罢赶紧下车施礼。

    游虎不禁一怔,这位心高气傲的大小姐居然对此人如此敬畏,这位盲僧到底是何许人物,当下也跟着施了一礼,只听月牙儿虔诚的想大师问好之后又试探性的慢慢道:“大师把这背箱放在路中央是何寓意呢?”

    无目低叹一声:“老僧本要去蜀山拜一拜那江湖传言,可惜路途遥远,贫僧人老力乏,行动迟缓,这还没入山便是再也走不动了,这便把行囊放在路上,希望能有位好心的施主能载贫僧回塔。”

    月牙儿一听就大了火气,先是柔声道:“神僧,枯木塔正好顺路,来我们车上坐吧?”又喃喃气道:“这云中怎么做事的,居然没有派人去接无目大师?皇甫剑尊的疏忽也大了些吧?”

    “这不是个疏忽,这绝对是不不可原谅的错误!”皇甫一行人却也到了。

    月牙儿一听不禁小脸一红,很难堪的吐了吐舌头。皇甫剑尊居然也率众人朝这位无目神僧施了一礼,游虎更是猛的被震了一下,蜀山剑台的威风他是见识过了,虽然武林人士一直在输,但皇甫临危不乱,一身威武丝毫不曾减弱。绝对是所有武林人士的靠山。这一点游虎还是知道的,他瞬间对这个老僧充满了敬畏之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