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新城设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耿大明是亲自送老村长他们回村的,这次好酒好菜的招待了这些村干部们,到也让大家都很是高兴。

    “大明啊,我们村子的前途就看你的了!”站在村子前,看着这古老而破败的村子,耿大明的头脑里面有着太多小时候的回忆,这应该都是原主人的一些记忆,从这些记忆中耿大明也有着强烈的把这个村子带着走向富裕的想法。

    这是一种执念吧!

    耿大明也不知道意识中为何有着那么强烈的想法。

    “村长放心,这件事情我会考虑的。”耿大明看向村长说了一句。

    “嗯,我就知道你小子不会忘本的。”

    向着河边走去,耿大明看着那河水的情况。

    “大明,原来这里也是有着一座古桥的,后来垮塌了,然后就没有再修,一直都是用小渡船来运送,每次来去都不太方便,所以,村子里面的人都不太到县城。”耿伟这时在一旁说了一句。

    这些东西记中都有,耿大明更是与那摆渡的老头很是熟悉,他以前时常都会坐这船到县城上学。

    过了河之后,耿大明站在村子前方的一个小土山上看着村子与县城之间的情况。

    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带动着这个村的发展呢?

    对于这事,耿大明一时也没有办法,除了能够多带一些人去打工之外,许多的事情都无法进行。

    “你说应该怎么做才能够带着村子富裕起来?”耿大明问了一句。

    “其实,你们家早就在做了嘛,你爸用的工人差不多都是村子里面的人,以前比现在更穷,自从跟着你爸做工之后,许多人的家里面都能吃得上饭了。”耿伟明显也是这样的家庭情况,说起这事时他的脸上还带着一种感激之情。

    知道就算是询问,这耿伟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耿大明只能是在那里继续思考了起来。

    再看远处村子后山,那地方也不能说是山了,只是一个缓坡而已,那个地方有着大片的竹林,完全就是一个竹海。

    竹?

    耿大明突然间就有了一个灵感,国内估计对于竹制品还没有那么大的市场,但是,国外呢?

    耿大明曾经看到过一个报道,说是九十年代有一个什么村子的人都从事竹编的生意,他们那个村被称为竹编村,仅一个家庭就能够创造出几百万的销售收益,外销到日韩和东南亚各国。

    这样看来,这生意其实也是一个大的生意,如果培养起这个生意的话,对于当地村民的致富也是有着帮助的。

    这到是一个不错的生意!

    耿大明顿时就想到了竹艺制品出口的事情,如果能够把这些竹艺制品弄出符合国外的标准,其实也是能够做成一门生意的。

    当然了,耿大明还有一个想法,这个地方其实还可以进一步的开发,形成一个园林区,做一些旅游相关的生意也是可以的。

    国人对于竹的感情很深,如果在这片竹海上花些功夫,弄一些创意出来,随着大家的消费水平的提升,前来旅游的人也少不了,同样也是能够解决大家的生活问题的。

    以竹为主题的一个房地产开发会是怎么样的呢?

    耿大明的思维开始发散开来,越想就越多了起来。

    再看看那河两岸的土地时,不知是什么原因,都是一些烂石地,大片荒芜在那里。不仅是村子这方,河的这一方也同样是这样的情况,那些土地都是荒芜的,野草丛生,甚至不时还能够看到一些野鸡之类的在草丛里面飞起。

    这样的地种植农作物肯定是不行的,村民们也不会把精力花在这样的地上面。

    这样的地种植不行,但是,如果对于河道进行一些改造,然后搞房地产开发的话,反而是最好的一种选择。

    耿大明的目光闪砾,他感觉到这里还真的是有着一些开发的可能。

    土地肯定是不值钱的,买下来的话应该并不贵!

    “耿总,县里面的领导来了。”耿伟小声对着耿大明说了一句。

    放眼望去时,耿大明就看到一辆吉普车开了过来,然后就是几个领导样的人走下了车子。

    “耿总,没想到你来了,有失远迎啊!”一个中年人微笑着快步上前与耿大明握手问好。

    “这是我们主管招商的领导。”有一个年轻人介绍起来。

    “我叫郑中志,早就知道耿总了,一直都没有见到。”中年人的态度很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