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第二次才是真的(又来一发)(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香港甚至整个中国近30年来最伟大的演员,没有之一。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普通人所没有的传奇的坎坷的经历,才造就了这位喜剧之王不平凡的一生。

    在电影界,周星驰和成龙、周润发并称“双周一成”,凤凰卫视在25年曾有一段官评

    香港号称东方好莱坞,最近20年来,香港的年产电影上百部。

    票房榜单上的头把交椅几乎是“双周一成”轮流坐。

    这三位巨星中,演技获得多次奖项和观众认可的,只有周润发和周星驰两人。

    而有能力独立制作电影,作品能够有能力冠以本人大名的,只有成龙和周星驰两人。

    而演出的作品极具有个人特色的同时又具有社会代表性,甚至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被反复解读的,唯有周星驰一人而已。

    这是至高的赞赏,但有趣的是,当一个人能称得起这样的赞赏时,他自己却早已不在乎这种荣誉。

    周星驰独创的“无厘头”表演风格,形成了鲜明的个人标志,他成了真正的“喜剧之王”。

    在周星驰之前,香港电影的喜剧一直推崇许氏兄弟的表演——许氏四杰许冠文,许冠武,许冠英,许冠杰。

    在周星驰之前,喜剧之王的宝座一直由许冠文包揽,整个演艺圈的喜剧都笼罩在“许氏”的表演之下。

    在这种情境下周星驰能够凭借自己的表演脱颖而出,这种突破,不亚于作词界在黄沾一片武侠风的笼罩下,写出另一种感受的林夕。

    在香港电影《豪门夜宴》中,有一个场景,许冠文和周星驰坐在同一张桌上,两人为了“鸡屁股”的事争执,最后许冠文把座位让给周星驰——这个镜头,或许可以看作是“喜剧之王”的一次交接。

    所以周星驰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杨洋前世的时候也是一个孤儿,整个人的经历也是颇为的坎坷,所以很多时候对周星驰整个人的经历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所以对于周星驰这个人的电影有着不一样的情感在里面。

    即便是后来他也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拥有了千万的身家,但是杨洋在自己的闲暇时间中,总是捧着一部平板电脑,在那里看着周星驰以前的电影,虽然有时候那些电影真的看过很多遍了,但是每次看电影的时候,却总有着一种再看一遍的念头。

    回顾周星驰的一生,用一首诗评价他整个人的一生最为的恰当,杨洋不仅想起了那时候非常出名的诗!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短短的一首诗概括了一个人悲欢离合的一生,这是宋代词人蒋捷概括自己的一生,同样也能够概括周星驰的一生。

    不过少年时的周星驰却并没有蒋捷少年时那般的风光,能够在歌楼上听风。

    少年时的周星驰唯一能做到的事情,就是站在自己家的窗户台边,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看着街上的那些忙忙碌碌的行人,是怎样度过他们忙碌的一天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