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高起潜的提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凉气,越发觉得丁原这人非比寻常了,消灭了足足一千人的山寨!哪有一个小小的客商带着乡勇能做到的?

    高无庸有些庆幸,幸亏自己压住了脾气,亲自到偏营来看望丁原了。这样的人才,如果能笼络在自己手下,日后丁原大展宏图之日,自己必然也有一些好处。

    高起潜在心里打着算盘,一时间二人陷入了沉默。

    丁原看了高起潜一眼,淡淡问道:“敢问高监军,剿匪战况如何?能否指点一二?”

    听丁原问起剿匪之事,高起潜斟酌着词语回道:“河南一带顽劣匪徒甚多。按照他们的黑话,整个汝州南阳一带,基本都是流寇的软地,他们随时可以四散之后隐藏在寻常百姓家。”

    软地是流寇常用的一句黑话,指的是比较支持他们的地方。

    丁原眉头凝成了一股绳,沉吟问道:“这样的话,岂不是再剿匪都是无功而返,瞎折腾?”

    高起潜也是愁眉不展,猛然起身纠正道:“你这话说的,难道国朝就要对流寇听之任之,放任他们不管?”

    丁原笑着说道:“在下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流寇气势汹汹,如同黄河之水,宜疏不宜堵。面对这种情况,浩浩荡荡的剿匪行动难以治本。”

    高起潜有些不耐烦的说:“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难不成你有治本的办法?”

    “来时路上,,在下也想了这问题。因此有个办法,可以兵不血刃的一招解决几万流寇。”丁原说道。

    高起潜想了想,点头说道:“真有你的,你快跟我说说!”

    “把汝州的各大粮库开仓,把粮食分给穷人。”

    高起潜仔细品味着这些话的涵义。

    “为何是汝州?”

    丁原鬼扯几句应付了过去。

    选择在汝州放粮,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来的路上,丁原注意到汝州附近的百姓生活极度贫困,大多面黄肌瘦,挣扎在生存线上。

    但是汝州真的遭灾那么严重么?

    并没有。

    汝州跟保定有点类似,域内水流丰富,汝河、洗耳河南北交汇于此,虽然干旱导致水位下降,但是目前还不至于让百姓只能靠着吃树皮过活。

    只不过这些理由丁原就懒得给高起潜解释了,毕竟按理说,他不应该对汝州灾情这么了解的。

    高起潜目光落在丁原身上,他没想到,这个少年竟是如此狠辣果决之人。只是高起潜还有些拿不定主意,犹豫着说道:“从客商身上拔毛,不会出什么乱子吧?”

    “这世道,还有什么乱子比饥民造反当流寇更严重的?”

    高起潜一想也是,自嘲的摇着头笑问:“那你就不怕商户们造反?”

    丁原冷笑一声,说道:“不是我看不起这些商户,华夏几千年历史,从来都是种地的造反改天换地,什么时候,商人们翻得了天?”

    高起潜板着脸踱着步,沉思片刻,又问道:“在汝州开仓放粮就能瓦解数万流寇,这事你有几成把握?”

    丁原肃然道:“十成。不过当地乡绅肯定有意见,如果有些反对意见,就请监军大人多费心了。”

    高起潜倒是并不在意这些乡绅们如何闹腾,他们也许在京城或者其他什么地方有背景后台,但这又如何?

    剿匪大业当前,哪个事情能跟消灭高迎祥这些流寇比?

    再说了,事情成了,他写个折子,给被捕的客商们罗织一些罪名,说他们暗通流寇,不与官军合作等等,足够把这些客商杀头抄家的了。

    至于皇帝那边,只要能打胜仗,崇祯压根不会在意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

    想透了这一层,再看着丁原笃定的神情,高起潜终于下定了主意,“好!就依你的法子办!”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