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小官忙道:“依下官之见,或许并非冲大人您而来,胡人大肆招来流民,不仅是为了打击士气,更为了损我大周之威啊!只是刚好您在此处主事。”

    周乾是聪明人,只一句便想到了背后潜藏的诸多关联。

    他们代天巡狩,本就是为了彰显天威,收拢民心,如今在巡狩时任胡人屠戮流民,岂不适得其反?晏中书在,他还可以站在他身后静观其变。晏中书不在,巡狩的职权归于他手,这不仅关乎他周乾士人的名声,更关乎他仕途。

    不成,他得亡羊补牢。

    想通这一点,周乾忙问那小官。

    “有何法子?”

    小官见时机已到,便道:“下官曾听说,晏中书在魏兴守城时,曾借几l千兵马加上流民之力,打赢一战。如今晏中书的心腹就留在阳翟……”

    ()    周乾当即起身:“派人传——不,请来晏中书的人。”

    破雾作为当初亲眼跟随晏书珩守城的人,自然被请了去。

    他按照阿姒的指点,迟疑地称自己虽有对策,但无官职在身,又怕计策有误。周乾急于平息民怨,把自己令牌给了他:“你只需想法子击退胡人、保护流民。打仗本有输赢,但眼下我们代表大周颜面,不得不救流民,过责我来担!”

    有了准话,破雾领命而去。

    .

    阿姒回到陈府等候。

    耳边隐有战鼓之声,茶盏中的热水凉了又热,窗边日影明了又暗。

    日头将落时,破雾回来了。

    破雾衣衫破旧,面上尽是血和污渍,衬得眸中光芒格外热烈:“回禀女郎!属下幸不辱命!”

    阿姒打落了茶盏,但她却喜得什么也顾不上:“那便好……”

    随后阿姒得知破雾他们成功号召流民抗胡,将有战力的流民已编入守城军中,老弱妇孺者,暂收于城中。

    胡人死伤过半,已先撤离。此战虽全胜,战死或重伤的兵士多达十之二三,有流民补上,勉强持平。

    此番情形下,已是最好的结果。

    但这也仅仅是个开端。

    当夜,阿姒收到两个坏消息。

    胡人久攻襄城不得,已开始减灶。要么是虚晃一招让襄城军放松警惕,要么是打算弃襄城而直取阳翟。

    果然,隔日黄昏,探子来报,羯人暂时弃了襄城、颍阳,直取阳翟!

    这回城外传来的便不是凄厉哭喊声,而是震天打杀声。

    哪怕是在城中的陈宅也能听到。

    阿姒第一次离战争这么近。

    胡人来势汹汹,仅仅半月,守城的九千人只剩四千。

    粮草越来越少,死伤者越来越多,阳翟城中,无论流民还是权贵,都没人能在这场浩劫中独善其身。

    阿姒率先将陈家藏于地库的陈年谷梁捐出,城中富户原本还打算趁乱出逃,见她都如此亦纷纷捐粮。

    第十六日。

    传来好消息,殷犁的兵马已入颍川,再等两日,便可抵达阳翟!

    可守城的精兵只剩两千,能否撑过这两日,还是个变数。

    但这消息多少给城中困守的人以希望,阿姒把陈家及晏书珩派给她的护卫都派去守城,自己也穿起便易的衣裳携侍婢出府替伤员包扎。

    路过府前阀阅时,阿姒停顿了会。

    随即她义无反顾上了马车。

    第十八日。

    城墙上已不时有胡人攀上,虽被打下去,但源源不绝。

    被巨石堵住的城门也濒临失守。

    城南的衙署中收容了不少伤员,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此消逝。

    时隔数月,此时再面对血和尸骸,阿姒已不再害怕,比血和尸骸更可怕的是无休止的杀戮和争夺。

    衙署外一片死寂。

    城中能扛得动刀剑的人都去拱卫城墙了,只剩妇孺在此照顾伤兵。

    外头越来越安静,周遭开始传来不安的低泣,但阿姒依旧专注,她正为一个重伤的士兵包扎,那是个只十一二岁的孩子,被流箭射中要害。

    替那孩子撕开血衣后,阿姒才发觉那竟是个女郎——城中有令,不到最后关头,老弱妇孺者,不参与守城。

    阿姒双手微颤。

    女孩反过来安慰她:“我爹娘都被胡人杀死,我……在为他们报仇。”

    郎中已去参战,阿姒不通医术,只能撕下衣裙替她止血。

    但血……怎么都流不完。

    阿姒用力撕着外裙,和手刃陈季延那日一样不顾一切。

    已无力回天。

    女孩在阿姒怀中慢慢失去生机时,外头骤然传来欢呼。

    “是援兵!援兵来了!!”

    顷刻间,阿姒泪如雨下。

    众人都在欢呼,而她抱着少女尚存余温的身体迟迟未抬头。

    有人把那可怜女孩从她怀里轻轻带离,阿姒看着空荡荡的手中,愧疚低喃:“对不起,我救不了你……”

    一只温暖的手轻柔拭去她的眼泪。

    温柔的声音是清澈的流泉,涤荡过阿姒被鲜血烫伤的心。

    “别哭,你已救了许多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