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之间藕断丝连的画面,阿姒神魂被冲击得七零八落。

    “阿姒……”

    晏书珩轻唤她名字,继而重重前顶,把她憋着的惊呼撞出嘴边。

    阿姒目光震颤,她……她眼睁睁地目睹着温文尔雅的青年可怖的欲念,目睹着分开又粘连的过程。

    这也太……

    阿姒捂住双眼。

    双手被拿开,耳边刻意诱惑的低语搅得她心里乱糟糟,晏书珩的话语和低'喘钻入她耳中:“现在,阿姒可分得清……我和他的声音了?”

    他每说一句,就重了一些。

    阿姒连话都说不清,只知道他误解了她,正在醋着呢,但她的嗓子被一声接一声的低吟和惊呼占据着,根本腾不出空当来解释。

    到后来,阿姒不想解释了。

    偶尔吃醋,也不错。

    她越咬唇纠结,晏书珩越肆意,到最后阿姒实在受不住,这才有气无力地开口:“我一直,一直都分得清,月臣,月臣……你、你别再——”

    溪水四溅开,他们紧密相拥着。

    回到早已等候的马车上时,直过了许久,阿姒的手还在抖。

    两人都换上了干净的衣物,晏书珩用毯子把阿姒捂着,抱在怀中。

    “还喜欢我么?”

    阿姒扭过头,颤颤道:“没了,一点都没了,今天明天都不会再喜欢了。”说罢还觉得不够,又恨恨问他:“你不是说没有药不方便么,骗人!”

    晏书珩眼角眉梢餍足缱绻,笑道:“可适才两次,我都未留在里面。”

    阿姒的耳朵又红了。

    他一说这话,她便想到被他压住,不得不亲眼目睹着分离相合的一切,他甚至还刻意缓入缓出。

    这人太坏了!

    决计不能再想了,更要离他远一点……阿姒裹着毯子从他怀里出来,蜷在马车一角,把脸埋入角落,瓮声瓮气道:“混账。到阳翟前,我都不想再看到你,也不想听你说话……”

    “好。我都听阿姒的。”

    晏书珩笑着说罢,贴心地把搁在马车中间的卷帘落下。

    .

    马车行了三日,直抵阳翟。

    阿姒正想着如何与族中人交待这几日的去处,晏书珩先拉住她。

    “北燕虽中立,但也是外敌,若外人得知你我与他们产生纠葛,恐怕不妥。我已派人告知九郎,称阿姒你是被陈三爷的旧部掳了走。”

    他的妥帖让阿姒心安。

    “多谢你。”

    青年无奈一笑:“一旦穿上衣裳,阿姒便开始客套。”

    他虽在说笑,眼底随即凝肃:“我得到消息,元洄夺封丘后,羯人曾遣使前往北燕营中,当欲联合慕容氏,局势恐生

    变,我需北上前去睢阳去见祁家长公子,阿姒祭拜后速往南阳去。”

    离去前,他又温柔抚着阿姒长发:“我在别处还有人,这数百精锐,阿姒帮我带回南阳吧,破雾也会留下,有事去寻他,他知道该如何。”

    破雾是他心腹,阿姒自不肯。

    但晏书珩不容她推拒。

    “收下吧,这样我才不会太担心你,才不会心神不宁。”

    阿姒只得收下。

    她定定目送着他的马车远去,亦在破雾护送下往阳翟去。

    在阳翟城外,她见到了九哥。顾及她名声,陈家人一直秘密在临颍一带焦头烂额地寻找。数日不见,九郎竟长出了青色胡茬,眼底乌青,见她回来眼眶湿润:“我命途多舛的妹妹,还好你平安归来,这几日九哥数次梦到大伯拉着我的手嘱咐我务必找到你。”

    阿姒眼角一抽。

    她叹着气道:“九哥,你稍微正常些,我的命途便能好一些。”

    陈彦收起感伤:“九哥是真的担心你,不说了,回老宅。”

    众人回到陈家老宅。

    两年未归,又经历战马的践踏,陈家老宅就像一株枯树,已不复簪缨世族的繁华盛景。立在破损的高大阀阅前,阿姒也不再像十岁时那样,会感到畏惧,她如今只有困惑。

    爹爹,姑母,包括晏书珩。

    他们是为了什么?

    仆从已简单拾掇过陈宅,时隔两年,阿姒再次睡在旧时闺房,辗转反侧,无端地惴惴不安。

    其后倒是风平浪静。

    第三日,祭拜后,陈家人见近日胡羯和北燕有异动,决定不等朝廷巡狩的官员,次日提早返京。

    半夜,叩门声惊醒阿姒。

    “是我,你九哥。”

    九郎的语气一向松快,此刻却分外凝肃,“探子来报,城外涌来数千流民,是从临颍和颍阴而来。”

    阿姒想起晏书珩的话。

    她披衣起身开门:“流民突然集中朝阳翟涌来,必是周遭来了胡贼。看来我们得连夜出城了。”

    九郎亦如此想,二人快步朝外走去,在院外碰上破雾。

    “回禀女郎,暗探来报,两个时辰前,羯人三万兵马攻至临颍,临颍守军只四千,城主已投敌!”

    阿姒神色凝重。

    她问破雾:“这一带兵力最强的城池是哪一座?”

    破雾道:“东、南两面的襄城和颍阳皆有守军六千,但因羯人的兵马总数未知,无法预知胜负。西面数城兵力薄弱。阳翟守军九千,已是周遭守军最多、粮草最足的城池。”

    阿姒明白了。

    她对九郎摇头:“我们走不了了,在此等待援兵最为稳妥。”

    但陈家有些人不认同。

    阿姒平静道:“再快的马,也难在两日内出颍川,更何况我们中很多人不会骑马。出不了颍川,逃去周遭几城,只会比阳翟更危险。阳翟好歹有朝廷巡狩的官员在,他们是大周的颜面,朝廷不会坐视不理。几位要走便走吧,休怪我不曾提醒!”

    旁□□几人不信邪,带三百私兵往西南走。九郎虽听阿姒的,稳住他们这支的人,但也忐忑。

    天明时,众人得到消息,旁□□些人在六十里外遇到数百胡人,惨遭屠戮,仅十几人逃回。

    顿时满城陷入惊慌。

    正午,急报传来。

    探子查得,胡人的兵马约莫四万余人,正兵分两路,一路往东面的颍阳而来,一路往南面的襄城。

    阳翟夹在中间,沦为孤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