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不定适才他毫不留恋地离去,并非欲擒故纵,而是见她摆出两不相干的态度,又因玩够了,索性放过她。

    这个假设让阿姒心里一阵松快,松快之后,又像被羽毛抓挠。

    无端的痒。

    她想,或许她也和他一样,在某种程度上厌倦一成不变。

    但想寻求趣处,别处也可以。

    晏书珩不是她能招惹得起的人,说不定会被他吃得骨头都不剩。

    .

    思忖间,已拐过一处园子。

    腰间陡地一紧,阿姒被揽着转了一圈,后背贴上个坚实的怀抱。

    清冽的气息随之环来。

    腰间的手寸寸圈紧。

    来人身子紧贴着她的,狂跳的心隔着胸腔和衣衫击打阿姒后背。

    这水云苑中谁敢对她如此无礼?

    阿姒猜到是谁。

    她张口要叫,呼声断在喉间。

    口中侵入温软之物。

    阿姒率先想到的是过往唇舌相缠的片段,她又羞又恼,张口就咬,发觉齿关一钝,原来不是唇……是他的手。

    阿姒放心咬下。

    身后青年未反抗,闷哼一声。

    这一喘无比熟悉。

    阿姒稍顿,咬得更狠。

    晏书珩未松手,更未言语。

    时隔数月,再次拥住她,血液都因这失而复得的相拥沸腾、喧嚣。

    他的下颌紧紧抵'在阿姒的颈窝,放在她腰间的手力度已在克制,但仍勒得阿姒的喘'息一声比一声急。

    微凉的唇在阿姒颈侧游移轻贴。

    熟悉的痒意像树枝扎根土壤,一点点渗入阿姒皮肉里。

    思绪滞涩几息,她迅速回过神,齿关收紧,直到血腥气蔓延舌尖。

    他未松开,她也未松。

    “阿姒……”

    晏书珩唤她,却不让她说话。好似知道她若开口必是冷言冷语。

    “阿姒,你回来了。”

    清润的嗓音似是几个月前才听过,又似乎来自遥远的几年前。

    阿姒愤而回头,撞入晏书珩直直盯着她的眸中,他这双眼像幽暗的漩涡,要把她卷入他的身体里。

    鼻尖贴着鼻尖,彼此紊乱的气息交融,像以往温存依偎时。

    阿姒恼怒低叱:“放开我!我都说了,我不记得你了!”

    晏书珩不言语。

    他将她身子转过来,手用力按着她肩头不放,自己则后退一步。

    灼热的视线在她身上逡巡,却不像从前带着强烈的占有欲。

    他似乎……是在确认什么。

    几个月前重逢后(),阿姐查看她可有受伤时?()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也是这样的目光。

    稍许,晏书珩松了口气。

    阿姒一怔,他真是在确认她无恙?

    青年未再过多亲近。

    他松开阿姒,一身白衣立于满园春色之中,又一副端方谪仙模样。

    阿姒以为晏书珩又打着什么主意,可他只是专注地看她,神情寥落,许久才轻道:“抱歉,当初是我没护好你。”

    阿姒没回话。

    她看着他,比看陌生人还要冷静,像在看一团可有可无的雾。

    他不在意她的冷漠,径自笑笑,用那曾勾得她心痒痒的嗓音幽幽道:“无碍,阿姒也不是第一次忘记我。哪怕真忘了,往后,你我也会再次相识。”

    阿姒听惯了他话外之意。他意思是无论她是否记得,他都不会放手。

    但只要他不戳破这层窗户纸,她便有本事把这层纸变成一堵墙。

    她疏离道:“我与您素不相识,您请自重。”说罢决然离去。

    这次,晏书珩并未强留。

    他望着阿姒的裙摆隐于璀璨花丛后,她走得毫不留恋。

    掌心只余一根青丝,凝着那缕青丝,晏书珩无奈笑了。

    .

    黄昏,马车停在别院前。

    小竹园迎来久违的归人,竹鸢一阵恍神:“长公子?”

    实在不是她大惊小怪,女郎不见后,长公子起初日日回竹园歇息,一日比一日心事重重,后来女郎一直未寻到,长公子也不来了。

    此时见他似有心事,想到杳无音信的女郎,竹鸢更不敢打扰。

    晏书珩走入内室。

    数月未来,这里一切如故。

    窗台有只瓷瓶,里头的花枝已然干枯,是数月前她摘下的。

    桌上有一册游记,她翻到一半,正原样不动地倒扣着。角落里,纱帐半掩,风吹动时影影绰绰,似乎她还在里头拥被安睡,长发铺了满床。

    又一阵风吹来。

    纱帐掀动,帐内一片空荡。

    晏书珩心陡然一空。

    纠缠数月的空洞,岂能在一朝一夕间散去?一切恍在梦中。

    他看着空空的怀中。

    虎口传来缠绵痛意,痛是种让人踏实的感受,若觉不到痛,大抵离死不远了。如今这痛让他真切感受到她回来了,还心狠地咬破他的手。

    晏书珩不禁又笑了声。

    “牙尖嘴利。”

    他合眼,躺在他们曾抵'死交缠的榻上,过往记忆因痛意一点点鲜活,心中空掉那一块亦逐渐被填满。

    眼前浮现她冷淡的眼眸。青年嘴角漫上一抹笑,像大病初愈后对活着格外眷恋甚至于偏执的人。

    无妨,回来便好。

    有些事,不是她想忘便能忘的。

    .

    回到水榭后,阿姒整整气了半日,翻来覆去直到后半夜才睡着。

    次日一早,

    ()    陈家来了人,称府上有家宴,接她回去一叙。

    陈氏一族如今大都在会稽一带圈地定居,唯有几房居于都城。陈宅坐落在永宁巷,对街便是铜陵巷,是谯国祁氏和南阳晏氏宅邸所在之处。

    马车驶近,透过半遮的帷幔,阿姒看到些熟悉的面庞。

    她忽地不大确信,这些正殷切望着马车的亲人中,难道真有不想让她回来,甚至故意陷害她坠崖的人?

    但她奉行的道理是有怨报怨。

    不能因一根未经证实的刺把所有亲眷都列入疏远的范畴。

    阿姒拾掇心绪走下马车,众人纷纷迎上前来,除了二叔陈仲敬和九哥陈彦外,还有几个熟悉面孔。

    模样温和但精明都藏在眼里的,是二房婶母阮氏;端方内敛,总是挂着淡淡笑容的,是四姐陈卿言;在四姐前头,二房还有两位早已出嫁的二姐和三姐

    至于三房这边——

    凡事都不在乎,总带着浪子般漫不经心的笑意但目光偶尔也会意味深长的,是三叔;美目盈盈,明艳动人的是三婶,阿姒曾偶然记起过她;那温厚正直的少年郎,是三房的四哥陈郢,边上还有对七岁出头,性情迥异的孪生兄妹。

    另有些是旁支几房的叔伯和兄弟姊妹,此前,阿姒鲜少与二三房之外的族人打交道,生疏得一如既往。

    不知谁说了句“孩子,你回来啦”,那一霎,阿姒鼻尖一酸,对这些本就不大亲近的亲眷顿时生出微妙的依赖。

    寒暄后,转眼已到园子里,一大家子用罢午膳,聚在一处说笑。阿姒只安静听着,虽因生分像个局外人,可也生出些新奇的感触。

    从前她只喜欢独来独往的洒脱,竟从未体会到原来一大家子聚在一起闲谈也能如此叫人踏实——若是能早些查清她坠崖的事,这一切便圆满了。

    时近黄昏,众人希望她回陈府住下,阿姒虽有此意,但因今日太过突然便暂且推拒。

    马车驶出巷口。

    陈府前,二夫人阮氏看着阿姒的背影,对丈夫道:“这孩子福大命大,不过她真失了忆么?”

    陈仲敬心不在焉地挥挥手:“那还能有假?失忆了也挺好,挺好,如今孩子回来了,我们好生待她便是。”

    阮氏嗤道:“夫君怎瞧着有些心虚,难不成有别的事瞒我?”

    陈仲敬拉下脸。

    “我外头没人!少胡思乱想。”

    .

    霞光万丈,将整座城都映得金碧辉煌。陈彦护送阿姒回水云苑,半路上他起了兴致邀阿姒赏灯,少年话还是那么密:“后日便是上巳,届时长姐势必也要出宫,我们几人好好聚上一回……”

    说着,他忽然打住。

    阿姒侧目望去,见这厮竟露出些局促和羞赧。顺着他视线,她看到前方喧闹处立着的三人。

    晏七娘晏薇。当初在南阳时与她有些往来的晏十娘晏宁。

    以及,她最不想见到的那人。

    晏书珩还未看到他们。

    他嘴角噙着笑,正替两位族妹把高处够不着的花灯取下。

    不得不说,是个温柔好兄长。

    可这与她有何干系呢?

    阿姒不欲掺和他们的热闹,想趁晏书珩没看到她时离去。

    但陈彦看到未婚妻子,像飞蛾见着烛台。顾及晏薇害羞,他灵机一动,朝着三人的方向朗声叫唤。

    “阿姒快看,是长公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