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陇东悍卒欲拔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瘸子,你上次可说了,只要我把信拿出来一次,你就给我一个铜板,这话可还当真?”

    老杨从怀里拿出一个铜板,接过小厮手中的两封书信,笑呵呵道:“当然。你们这驿站呀,门槛太高,老咯,爬不上去咯。”

    小厮接过铜板,在手上掂量了几下,说道:“您老可老当益壮呢,我可听说了,您这一天三碗的烧刀子可是没断过。”

    与小厮寒暄了几句,汉子便匆匆回到住处。让他不解的是,这次的书信居然有两封,而且还不是徐小子一人寄过来的。青年时的玩伴好友以及家中的各路亲朋可未曾听闻出了远门,怎么会有其他的书信寄来,汉子挠挠头,将那封未署名的信封放在一旁,拆开那封沉甸甸的信封。

    杨瘸子早已习惯了少年的絮絮唠叨,每次写信都将整个信封塞满,不留一点空间,徐小子说,这是为了省钱,一封书信得花上半贯铜钱,就连杨瘸子这个对钱不太看重的汉子都有些心疼,何况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少年,汉子总会想着徐小子是不是把吃食钱都拿来写信了,为此特意嘱咐了好几次,可书信依然不断,汉子也就不再过问。

    书信中依然还是那些蒜皮小事,汉子露出一抹柔和笑容,总共八张草纸,写的满满当当不留余地,从进入大乾到进入青阳取得争字帖,事无巨细一一写就,看到徐小子取得争字帖时,大汉忍不住灌了一口桌上的烧刀子,似乎比少年还要来得高兴。

    看完后,汉子将书信小心叠好放了回去,从床沿下拉出一个三尺长的木箱,看其一尘不染的模样应该是常常打开,木箱的角落有厚厚一沓有些泛黄的书信,将崭新的书信放在木箱后,汉子才重新起身拆开另一封不知是何人寄来的信。

    信封里面只有一张上好的宣纸,虽说老杨没读过太多的书,可功底还是有一些的,像这样的上好宣纸一般只有膏粱子弟才能常用,这么一张就能买到数十张徐小子用的那种草纸。看完信中内容,汉子的愉悦消失不见,紧皱的眉头似有一股煞气。

    欲拔刀杀人。

    将宣纸连同信封扔进还在燃烧的火炉中,汉子再次将三尺木箱拉出,将里面的书信连同银票收拾成一个包裹负在身后,数十亩田地房契都装进了胸前,来到院中,石台之下放着一个徐小子一直想看看却没被大汉同意的木匣子。杨瘸子缓缓抽开匣盖,一抹寒光乍现,却是一把带鞘长刀。

    背负行囊腰跨长刀的汉子没舍得那根奇丑拐杖,犹豫小会儿还是将拐杖握在手里,往镇上走去,汉子的步子好似平稳了许多,瘸拐的弧度似是常人。

    汉子没留任何余地,怀里的房契全部变卖,换成了银票放在行囊之中。小镇之上已经风声乍起,不少承过汉子恩惠的庄稼汉将汉子团团围住。

    “杨小子,你这是要去哪儿?是边关又起战火了?”白发老人颤颤巍巍走出人群,看着跨刀的汉子,眼中有着一抹担忧。

    汉子没有了刚才的煞气,憨厚一笑,和善道:“亭长想远了,咱这陇道可是固若金汤,哪里有什么战事,小子就是手痒痒了,想出去转转,年少时没少读过大侠的书籍,我老杨好歹当过数年校刀手,手上还有几分本事,不出去转转不是白瞎了。”

    这位曾受过汉子恩情的八旬老人有些不太放心,做过数十年亭长的他知道,汉子心中有事,只是不愿意说,老人上前握住汉子的手,轻声道:“既然你不愿意说,那我就不问了,今日来的这些都是受过你恩惠的,就这么走了可不好,你变卖的房契我已经找人你赎回来了,若是在外面过得不如意就回家,这里就是你杨瘸子的家。”

    老人转头说道:“曹家小子,去小镇铺子买一缸烧刀子过来,给瘸子践行。”

    看着一路疾跑的曹家小子,粗糙汉子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瘸子,既然是出去当大侠,没有马可不行,这马虽说是拉力的马,但是跑起来也不见差,你可不能嫌弃。”风吹日晒的庄稼汉满脸黝黑,牵着一匹壮黑马走出人群,一把将缰绳塞入老杨的手中,说了一句回去拿鞍,便急匆匆的大步离去。

    杨瘸子握住缰绳的手有些泛白,沉默良久才解开背后包袱将一张银票放入老人的手中,低声道:“壮小子一家全都指望着这匹马,若是没了,他家媳妇儿指不定得跳河,这银票您老等我走了再给他。”

    老人略微犹豫,重重点头,将银票放入怀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