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建内账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祯说着从书案上拿起了几张写满字迹的纸,交给一旁的徐应元。在后世,朱老师在刚刚毕业时,也同几个要好的朋友组织过一个小小的教育公司,朱老师还曾经当过这家小公司的法人。在那个时候,一心创业的他在网上查过不少的财务制度,费了不少力气编制的那个小公司的财物制度。不过,财物制度编的虽然详细但那个公司却没能挣多少钱,没过多久就散摊子了。在那之后,朱老师才托人进了后来工作的那个学校,当了一名体育老师。在交给徐应元的那几张纸上,就是崇祯根据后世的记忆写的一份财务制度。

    崇祯知道自己这个皇帝是一个出了名的穷皇帝,而且如果自己不能改变命运的话,自己这个皇帝还会越做越穷。偏激一点说,崇祯的死差不多就是穷死的。所以,这几天崇祯想的最多的就是怎么能不让自己变得那么穷。

    大明朝堂中的官员不论是现在当政的那些阉党,还是那些被挤出朝堂的东林,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几乎无官不贪。而且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别看现在这些官员们斗的厉害,可如果自己要是推行了损害这些官员利益的政策,崇祯相信不管那些官员属于那派都会联合起来跟自己拼命。说不定除了落水而死外,那些官们一定还能玩出更多的花样。

    所以崇祯心里十分清楚,要想改变大明朝的财政状况,从外朝入手那是难于登天。但是,相对于外朝的复杂和危险,在皇宫的内部,自己却有着绝对的力量,尤其是在自己掌握住厂卫之后。要想改变财物状况不外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节流这块崇祯想做的就是要交给王承恩管理的这个内账房。至于开源,崇祯心中虽然也有了想法,只是还没有想到让谁去做。

    从皇帝手中接过那几张纸,徐应元心中不由得有些后悔,早知道接管这个内库还能有这么大的好处,自己当初就不应该表那份忠心。徐应元借着转身的工夫,偷偷的瞄了一眼纸上的字,而后满脸带笑的将纸递给了王承恩。

    崇祯并没理睬徐应元的小动作,他对着恭恭敬敬双手捧着那几张纸的王承恩说道:“承恩,朕想让你做这个内账房的掌印太监。你回去后和王体乾一起,在内侍之中选一些懂的计算账目的人,组建这个内账房。这个内账房大致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负责记账,分析盈亏的账房;第二部分,是负责管理银钱财物收支的出纳。第三部分,就是编制计划预算的经济,这三个部分由都你管理。在你将这三个部分组建完成之后,朕还会在派一部分人专门对这三个部分进行审计,这部分人或是常驻或是临时都不一定,而且,也不归你管,他们直接听命于朕。明白吗?”

    “是,奴婢明白。”

    “嗯,很好。这几张纸,是朕详细的列的一些人员职责和内账房的办事方法,你先按着的去做,如果发现什么问题,尽快报给朕。”

    崇祯说完摆了摆手,一旁的方正化从暖阁中将魏忠贤上交的那只楠木箱子抱了出来,交给了王承恩。

    崇祯指了指那个箱子说道:“这个箱子中的东西,大概值两百多万吧,你回去将它归进内账房的账上吧。”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