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七和加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溱慢条斯理的放下杯子,把图纸递了过去说到:“吴大哥不妨先看看?”

    吴长贵接过图纸仔细看了起来,过了片刻他抬起头来,看向苏溱:“苏姑娘,不知这是……”

    苏溱笑着说:“脚踏式脱粒机。节省人力物力的好东西。”

    吴长贵虽然不太懂,但是他知道节省人力物力的意思。工匠脱离匠户的条件里,就有节约人力物力这一条。他又看看图纸,上面画着一个奇怪的机器,机器的下部是一个像打谷桶的东西,桶底一上面放着一个由木板拼成的滚筒,滚筒上面布满类似女子头钗的铁丝,上面还有一个罩子把滚筒朝向打谷桶那面盖起来。两侧用承轴和齿轮固定,下边接着连杆和脚踏。

    吴长贵把图纸放到茶几上,说道:“姑娘可否解说一二?”

    苏溱俯过去,指着图纸说:“这个梯形桶就是拿来接稻谷的,连着的踏板可以避免直接踩在田里。站在这上面踩踏板的时候就能更好用力,避免摔倒。”

    吴长贵指着连轴说:“这个连着的脚踏是不是带动滚筒的?滚筒上面的铁齿就是脱粒的吗?”又说:“这设计倒是巧妙,就是这链子难做了点,我要多试验几次。”

    “这脚踏打谷机一旦找到着了方式,就是半大的小子都能使用。而且脱粒也快,不必再让壮劳力们用打谷桶打到手肿都打不完。”苏溱笑着说:“而且这打谷机拆开就能挑着带走,直接带到田里方便多了。我们这边的田地种稻子再适合不过了,可惜夏天雨水太多,稻谷脱粒也实在困难,大家实在不敢种植太多,怕误了农时。”

    “这个东西虽然踩久了脚也会抖,但是轮流来就好了。起码大家以后可以放心的多种点稻,也能多点收入。”苏溱叹了口气,脚踏式打谷机是上辈子七十年代的产物,虽然仍然脱离不了人力,但是到底比打谷桶轻松多了。

    她记得小时候还住在农村的时候,家里就有这样的打谷机,只不过是铁制而已。听她爷爷说,打谷机出现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想办法弄了一台,富裕点的就要全套是钢铁的,困难点的就用木头代替掉不是必须要钢铁的部件。后来慢慢的出现了电动的,柴油的各种各样的打谷机。再慢慢的,回去的时候就发现,几乎没人种田了,大片大片的良田就这样被荒废掉。

    倒是她毕业初期到处乱串,专往山区去的时候,在桂西南某个偏僻的山村又看见了脚踏式打谷机,当时她还新奇的上去尝试了一下呢。

    苏溱收回思绪对吴长贵说:“这个链子不用担心,慢慢来。你可以先打一批后面这个用皮带的。我到时候给你送皮带过来。你可以慢慢想想看能不能把要链子的改造成不需要链子的。毕竟我目前能弄到的皮带有限,而且制作成本有点高。”苏溱翻过图纸指着后面的图说,那是个有点小小改动的滚筒。

    “可以,我先打一个试试。”吴长贵答道,“只是不知道你对木工部分是否有了人选?”

    苏溱笑着说:“这个吴大哥做主就好,你可以自己找合作对象,我不插手。”

    吴娘子站起来为苏溱添了茶,“姑娘这般大方,不知道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