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2(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些道理,就留到将来和人吵架用吧。”阿四这才满意,照着周悦的指点将书文改了改,写上大名、盖印。然后夹在书卷中送到孟予桌上,擎等着来日与反对者舌战。

    周悦道:“满朝的公卿大约是不会为此时与四娘唇枪舌战的,只是今后容易听到别处的流言和议论。”

    阿四不以为然:“这些都是小事,与其说这个,侍郎不如和我说一说还有些其它的案子没有?最好是有趣些的。省的我一天只做了这一件事,下回见到谢大学士还得被挑理。”

    今儿阿四可是没去弘文馆读书,务必得将事情做足了,才好在谢大学士那儿过关。

    周悦便抽出另一卷递给阿四:“这是前些日子睦州以及各处传来的,只是些只言片语,约莫是当地县衙官吏贪污甚重,受人检举了。只是此类地方事件真真假假难辨,难说的很。”

    阿四接过看了,确实只是些风闻,说的是睦州某县受灾而无人救灾,饿殍遍野。可若真是这样大的事,却只是露出这一星半点儿的风闻,确实是难以取信于人,更像是政敌的造假。

    其它的故事也稍有些神异,介绍了江南地方一些偏门宗教的传播。大周以道教为国教,对于其他的教派并未严加管束。诸如波斯传入的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景教,近年就颇受推崇,民间称之为三夷教。

    教义和编篡的神话故事还有些意思,阿四看得兴起,一下午将刑部留存的相关书卷读完,仍然意犹未尽。

    为了取信民众传教,各类宗教真是挺努力编故事的哈。

    下衙时,孟予瞧见阿四恋恋不舍的模样就道:“刑部这点是上回查案留下的,你要是喜欢,尚书省礼部的祠部专门管这些杂事,你只管去借些书来读。”

    阿四遗憾摇头:“稍微读一些就好了,要是专门去礼部借书,还不知道谢大学士要怎么加我的课业。”

    孟予就很不喜欢谢大学士对学生阅读上的限制:“正是你感兴趣,才该乘兴弄明白,将来也不会因这些鬼鬼神神的事糊弄。若是谢大学士那儿不许,来日我叫人去礼部取一些放在这儿给你看。”

    阿四美滋滋地谢过,哼着歌儿回到丹阳阁。

    晚膳之际,阿四专门与雪姑说一声:“我今后三五日里总有一日是在刑部的,且多备上一些,我与孟妈妈、同僚一起吃。”不好独自吃美食,留旁人吃简餐。

    雪姑应下:“这事我记下了。四娘平日与孟相相处也得注意口上,万不能当着其他人的面儿叫‘妈妈’。”

    妈妈这称呼,实在是极私人的,正如阿四面对外人,也会代称皇帝母亲为陛下。阿四在外,还是官称体面一些。

    孟予曾是阿四乳母,这并不是坏事,但强调乳母的关系,也是在向其他人强调孟予从前被抄没入宫的经历,虽其人不在意,却难免小人口业。

    “这我倒差点儿忘了。”阿四回顾往昔,确认自己没在外面说漏嘴。

    第175章

    阿四关于吴薇改姓案的批阅, 孟予看过后一字未动地上交至御前。皇帝对自家孩子的性格是心中有数的,不必翻开就能猜中个七七八八。

    皇帝召来礼部尚书陈宣,令冬婳将书卷递送, 笑道:“小儿无状, 初出茅庐还需卿指教一二。这事就交由卿牵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