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拉出去庭杖八十,务必只留一口气送回家去,保证每个逆臣都没有力气撞柱。

    许久以后,阿四才知道孟家是以法律出名的家族,孟予是家中三女。而孟予的阿姑,早生三十年,她同样的法学素养深厚,嫁博陵崔家的人,年老守寡后仍然有达官贵眷登门询问老夫人在律令典章方面的意见。④

    孟予站稳脚跟后,头一件事就是举荐守寡的阿姑和有才学的姊妹。直哀叹生不逢时的老夫人不如青年人,进入国子监为律博士。

    这一年秋,孟乳母比先前以为的更早一步离开丹阳阁,她充满激情和力量地投入到大理寺中。而阿四带着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委屈和伤心去东宫拜访长姊,倒霉的是这日太子出门了,不在宫中。

    阿四气苦,踹了一盆景竹子,愤愤回程。

    肩辇路过一处楼阁时,能听闻其中读书声。想到自己还不用读书,阿四心绪缓和许多,好奇问:“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太子学馆——崇文馆,较弘文馆次一等,学生二十人,该馆掌东宫经籍图书,教授诸生,课试举送如弘文馆⑤。”新来的丹阳阁内官柳娘短短几日已经摸清了阿四的爱好,又说起传闻:“都说太子殿下不久前与布衣才子交好,近来举荐对方入学崇文馆,四娘可要进去看看?”

    年纪比孟予大上二十岁的柳娘,曾是皇帝身边的内相之一。

    阿四不晓得她的老谋深算,轻轻松松被拿捏:“那就进去看看吧。”

    她大摇大摆地跨进门,不管那些一照面就像看见土匪似的收拾东西的崇文馆学士,问清布衣才子的所在地,直奔而去。

    还未走到地方,就听见有未见过太子面的学生问:“刘娘可知道太子有何长处、偏好?”

    刘娘回答:“没什么特别的长处。”

    问话的学生和阿四都惊奇不已,还有人敢在东宫直言不讳到这个地步?

    不等阿四跳出来找茬,刘娘已经解释:“人有所短,才能见其长,至于太子,无所不备,也就无所长了。”⑥

    此话一出,问话的学生也不好再说。

    阿四抬头对上身边柳娘的笑脸,嘟囔:“果真是才子,说出来的话比唱出来的都好听。”

    柳娘不住点头:“此人有趣,不如将她请来给四娘做先生?想来有趣的人上课也是很有趣的。”

    阿四震惊,没想到柳娘天天笑容满面的,竟是这样催孩子学习的人。

    她连刘娘的面也不肯见了,掉头就走:“才不要,长姊的友人还是留在东宫比较好,我不急,过几年再选先生也来得及。”

    第37章

    有柳娘的打岔, 阿四彻底遗忘了刚才的愤愤,快步离开崇文馆。

    这片地界好似都烫脚了!

    再此路过那群学士所在,阿四手疾眼快地看中一盆金菊, 养的金灿灿的, 正含苞待放,非常符合丹阳阁的气质。她拉住柳娘的袖子:“我们把它带走吧。”

    柳娘就带着笑上前, 好声好气地告罪一声, 当着人的面把金菊端走, 回到阿四身边弯腰递给她观赏。

    阿四摸一下花瓣, 不小心抓掉一条金色。耳边传来心疼的抽气声,阿四若无其事地收回手, 满意地点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