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个下午,整个京都都知道萧洄拿了一百名。

    ……

    御花园内。

    泰兴帝坐在石亭内喝茶,目光温润地停留在不远处正低头浇花的刘美人身上。

    这时,大太监范阳低着头踱步到皇帝身边,用右手挡在唇边俯身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句什么。

    片刻后,皇帝问:“真是一百名?”

    范阳严肃点头:“千真万确,咱们的人一直守着扶摇宫放榜,一有消息就赶紧递回来了。”

    可以说,青云台上的成绩前脚刚贴上,宫廷侍卫后脚就带着消息进宫了。

    泰兴帝蹙眉,手中不停转着一串珠子,久久不语。

    范阳知道那是主子沉思时才会有的表现。

    不知道过了多久,久到刘美人浇完花,又半害羞地跳了支舞,最后太阳逐渐西斜,干坐了很久的帝王才动了动有些僵硬的脖子,脸上带着罕见的疑惑。

    “怎会是这么个不高但低的名次?”

    为什么偏偏是一百名?

    承乾殿内,暗卫头领沈琅轻手轻脚地掀开窗户翻入,单膝跪地,沉声道:“禀殿下,是一百名。”

    大皇子陈阑从桌案前抬头,脸色冷漠,眉头拧成了川字。

    他表情莫测,不知在想些什么,半晌,朝人扔去枚令牌,冷声道:“接着探。”

    沈琅从承乾殿偏门退出去的时候,二皇子陈砚也同样得了消息,之后在书房内静坐了很久。

    与此同时,听到消息的还有文武百官。

    内阁里,萧怀民无奈地摇了摇头。户部公堂,萧叙将一本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账簿翻来覆去算了十遍。北镇抚司诏狱抬出的尸体比往日多了一倍不止。

    京都某处茶楼发生了争执,各大赌场内,有人赢得盆满钵满,有人倾家荡产。

    仅仅一个下午,京都城的风向似乎都因为这个消息变了不少。

    这些人各自有各自的想法,或喜或忧,唯有晏南机在听说此事之后笑着同少卿江逢典提起了某件小事。

    “城南的桂花是不是快开了?”

    《诗经·尔雅》中有言:逆流而上曰泝洄。

    陌上花开,该回来的人总是会回来的。

    ……

    这一个下午,但凡有点眼力见的人都嗅到了不对劲。而扶摇宫两丈高的围墙仿佛恪尽职守的卫兵,牢牢地将这场风波挡在了外面。

    墙外各大势力暗流涌动,墙内却是一派祥和。

    萧洄这个当事人便在这样的氛围下安然地度过了一下午。

    经过上午的事,学堂内已经很少有夫子向他提问了,倒是乐得清静。

    申时末,学堂散学。

    萧洄将动过的书籍玉简规规矩矩地整理好放在一边,准备拎着个空书袋走人。

    刚走到门口,便有学子叫住他:“萧兄!”

    萧洄转头看向来人:“何事?”

    那人指了指他桌上堆着的山一样的书籍,委婉道:“萧兄,今日课堂上夫子讲的,你都会了吗?”

    “没有。”

    学子愕然,“那萧兄不拿点书回去温习一下吗,夫子说过两日要考的。”

    进扶摇宫,皆是为了考取功名,为了青云直上。这里的学子几乎人人挑灯夜读,悬梁刺股,一个比一个卷。

    每日背着沉重的书篓上下学,恨不得把书日日背在背上。其努力程度非常人能理解。

    然而并不是所有努力都能得到回报。

    扶摇宫学子在外时无一不是数一数二的天才,但所谓的天才云集之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