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2.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丈夫活着的时候日日恩爱,丈夫死去妻子便改嫁他人。

    3.古今将相汗青上,金银多时馈乡里,姣妻念恩抚子孙,百里负米常感戴:赵钰的话是对标好了歌说的,古今将相出类拔萃者都在史书上记载名垂千古,积攒金银多的人有很多为乡里捐钱修路修建私塾、妻子在丈夫死后因为感激他便留在家中抚育子孙、孝子常常带着米粮回家侍奉父母。(瞎写的不押韵)

    4.百里负米:孔子的学生子路,他非常孝敬父母。因为从小家境贫寒,为人非常节俭。经常吃野菜度日。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从百里之外背米回来孝敬父母。

    第74章

    赵钰和柳安回宫后已经是下衙的时辰了, 大小官员有不少都已然离宫。

    喜春提着一袋爪哇薯回马车自然被刘康问了句,刘康也知晓此物事关民生不敢耽搁,便问道:“陛下,可要臣宣户农司郎中来?”

    “你去户部瞧瞧, 若人还没走便请他过来。”赵钰让喜春将爪哇薯放在桌子上, 随手便翻看起今日送上来的折子。

    近来未曾发生什么大事,因此在外地为官的大臣们也都无事可奏。但才换了新皇帝, 他们也不愿意被新帝忘了, 便时时上折子刷存在感。

    可巧, 正好便是应天府知府牛继闻的折子,道应天府风调雨顺, 一切平安。阁臣们对这样的折子一般是不会写建议的,只是原样递上来。

    柳安见赵钰神色有异,拿起折子看了眼道:“若我没记错,上次牛大人的折子就是说应天府风调雨顺。”

    赵钰:....

    “这也正常, 毕竟无事发生才好。”赵钰笑着为牛继闻开脱一句, 便提笔写下自己方才听来的略卖一案。这事发生在姑苏,正是在应天府下管理的, 这事也合该问他。

    不过他倒也不至于因为这个就拿捏镇国公府, 往前数几年牛继闻都还未曾到应天府任职,自然与他无关。

    不多时, 刘康便将章荣带来。

    待章荣行礼后,赵钰很是和气道:“今日偶然出宫, 谁知竟寻获了番人所带来的的爪哇薯。朕想着章卿家侍弄土地多年, 想来也能有些头绪。”

    章荣近来因着棉花的事得以多次面圣, 因此也不怎么惧怕赵钰, 镇定自若的上前查看。喜春早将其中一个爪哇薯清洗干净, 这会儿正放在托盘上。

    “陛下,爪哇薯似是乾朝没有的。只是不知那番人是何来历?”

    “是荷兰来的。朕恍惚记得荷兰使臣一月前已经离京了,这会儿怕是找不到人。那番人说要待爪哇薯发芽后以其块茎入土种植,只是究竟如何朕也不知。”

    章荣面上有些惊异,不免质疑道:“可依臣看这爪哇薯如番薯一般是在地下生长,可谓是整个块茎生长为完整的爪哇薯,如此与自然之理背离...”

    乾朝的作物与种子之间的关系类于母子,种子与作物之间完全是可以剥离的。这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