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7(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钰的大方, 便是都只发十倍的银子,这数目也不可小觑, 只是不知这银子是要从何处来。若是都从赋税上抽, 只怕也是个不小的数字。

    养廉银...几人咂摸这陛下的用词, 似乎也是别有意味的。

    王常鸣敏锐的意识到什么, 看了看一旁似乎无所事事的刑部尚书。他起身道:“陛下, 敢问这么一大笔养廉银要从何处抽调?”

    赵钰微微一笑,随即便沉声道:“每逢收税便有耗羡,或是十中取二,十中取三,未免太过劳动百姓。以往耗羡便由州县自行截留,但到底算不得好。朕想不如将耗羡归公,定例八成银十中取一。从耗羡中拨养廉银,若是不够十倍便由国库填补。”

    “若是当年耗羡多了,便依次叠加倍数发放,到五十倍为止。诸位卿家以为如何?”

    自前朝起,朝廷征税便不止征粮,也可按照市价将粮食折成银两或是布匹上缴。而耗羡,则是指因为银两成色不足而额外补交的部分。

    百姓们寻常所用的碎银多是七、八成的银子,官府收银后却要将这些银两重新融了铸造足银的银锭。为了弥补官府的损失,百姓通常要根据所交银子的成色再补交一些。

    如此便有了官员们操作的空间。这些耗羡朝廷是不往上收的,也算是变相贴补身在州县的官员。只是他们收了银钱也仍不知足,搜刮民脂民膏越发不知收敛。

    既如此,倒不如他主动将这部分银子发下去以供他们生活。不过若再有贪污受贿搜刮百姓之事,也要重罚了。

    殿内一片寂静,他们三人能做到尚书之位自然并非短视之人。将原本见不得光的耗羡转为光明正大的养廉银,这也算是好事。

    只是...陛下要真这么大方就怪了。

    果不其然,赵钰没等他们说话便自顾自道:“只是既然有了养廉银,你们自然也是要配得上它才是。严卿家,因公敛财当如何判罚?”

    “凡官员私自因公敛财者杖六十,数额巨大者绞监候。”

    不过这规矩实则并不怎么动用,除非被人针对才会被特意提出来。

    “因公敛财不过其中一项,另有在职收受、求索财物、坐赃致罪、家人索贿等刑罚,也当罪加一等不得轻饶。另,凡在衙门为皂吏者,也享有养廉银。若再让朕发现皂吏向平民勒索财物、无故责骂徭役,永不录用。”

    见严尚答应下来,赵钰才缓和脸色笑道:“严卿家多多辛苦,将与此有关的诸项刑罚重新拟定,待拟好后便送入宣政殿。”

    “是。”

    赵钰将目光转向一旁待着的户部和吏部两位尚书,“你们将所有在官之人统计出来,养廉银暂且按十倍计数,正巧今年的夏税收的晚,待火耗收上来便可发下养廉银。”

    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两人面面相觑,心中均有些发苦。已经被人吃进嘴里的东西,要想让人吐出来可没那么简单。

    便是外任的官员不敢得罪他们二人乖乖把钱交上来,日后定然也是无法再坐在一处吃酒的。况且如今到处都在修路,不少通往县城的主道都已经被清理出来了,陛下的龙威卫往来传递消息也迅捷的很。各地究竟收没有收火耗,收了多少,怕是都在陛下的掌握之内。

    若是他们徇私枉法,收上来的银子与实际的相差太多,只怕陛下不会再轻轻放过了。

    赵钰却不理会他们求饶的眼神,只是淡淡道:“动作快些,待恩科后朕便要看到具体的进展。对了,工部员外郎贾政一直待在工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