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 天幕之下(二)(修)(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 “……我们为什么要管它叫土化肥?”

    武则天原本就是和李治一样打击士族,提拔寒门子弟。

    后来她要当女皇,自然是更大力地培养自己人。

    天幕上的一波“政治宣传”让她醍醐灌顶,原本就已经够心黑了,这一波她化身黑心汤圆,外面看着可白可白,内里可黑可黑。

    但是她团结了一部分可用之人,也做好了宣传工作。

    她琢磨着如何让女子入学堂、考科举、入朝堂……这是真正只能依靠她的一群人啊……

    宋朝位面。

    赵匡胤干掉了赵光义。

    他兄弟二人原本也就是“要么你死,要么我死”的命运,历史上赵光义先下手为强,如今提前得知“剧情”的赵匡胤自然不能让“烛影斧声”再度发生。

    赵匡胤也怀着微妙的“兴许我的儿子即位,我的子孙后代未必像你的子孙后代一样没用,搞出来靖康之变”的心思。

    他当然也希望他的子孙能做得更好,万一要是他这个大宋搞得还不如赵光义那个大宋……

    赵匡胤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不行,必须得吸取后世教训,好好搞!

    天幕也不是白看的。

    赵匡胤一面改革政治制度,一面大力发展生产。

    要让百姓吃饱饭。

    要把经济搞起来,有钱才能搞其他。

    正如同百姓不关心帝王家事,赵匡胤也没有注意到,开封的一些有钱人开起了一家家酒楼、一家家商场。

    酒楼自然是上了从天幕上学来的菜和酒,不得不说,那菜是真好吃,酒也是真的香醇。

    商场也是学着天幕上那些便利店、瓜果蔬菜店、服装店、超市修建的,不只是学了装修风格,也学了如何分门别类摆放货物。一家店就能买到想要的各种货物,这极大方便了人们选购。

    其他单经营一种货物的店铺,自是也学着改进经营模式。

    大宋君臣暂时没有心情来打击商业,历史喵剧透的“大宋未来”压在头顶,赵匡胤不敢掉以轻心,

    ()    兢兢业业地搞生产高发展。

    他希望大宋越来越好。

    希望大宋兵强马壮,有朝一日能夺回燕云十六州,干掉什么辽夏金元,建立大一统王朝!

    ……话说他也实在是不能理解,为什么赵光义的子孙不敢打仗?

    怎么老是花钱买平安?

    国库里的钱太多了?

    给老子啊,老子现在穷得很,想要钱!

    元朝位面。

    对于后世实行的省市区县制度,忽必烈是很高兴的。

    “后世这个省份划分实在是妙啊!你看人家,这划得多好多绝!”

    他也干脆照搬后世的制度,按照复刻下来的雄鸡地图,划分了如今的版图。

    正好他们大元会搞行省制。

    ——不能完全照搬的,就根据群臣的建议,“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忽必烈原本就要扒拉着史书在学汉家王朝的制度,如今有了历史喵剧透的“未来”和天幕上那个国家作为镜子,他感受到了抄作业的快乐。

    只是历史喵还没有讲到他们大元,也不知道大元持续了多久被那个明朝灭掉的。

    隋唐位面暂时没有那个造船技术,可以支持远洋航行。

    元朝倒是有有心人开始盘算着去找新大陆了。

    高产作物对华夏子民的吸引力实在是过于大了,吸引着无数人前赴后继,出海的队伍一支又一支,直到将其带回华夏大地为止。

    沿海一带的造船业得到了空前发展。

    只是元朝的百姓嘛……

    唉。

    明朝位面。

    大明的君臣也是高高兴兴地从天幕上学习了有用的东西,反正大明刚刚建立,推行各种制度的难度不是很大——你这个时候跟老朱谈祖宗之法,说什么什么政策、制度不能用,是觉得老朱的刀子钝到砍不了脑袋么?

    同时,朱元璋也鼓励改进火器,大明周边也不是没有敌人了,军事力量自然是越强越好。

    鼓励造船出海,希望早日把红薯、土豆、玉米、辣椒、南瓜等等作物带回来。只是新大陆啊……不知道那新大陆是什么样的。

    在大明上下一心一意搞生产、恢复经济的同时,因一些能人的建议,也因为天幕的影响,朱元璋号令全国搞“卫生”。

    比如捕杀鼠虫。

    比如清扫街道。

    比如在一定区域内修建公共厕所。

    比如讲究个人卫生,让百姓多洗手。

    ……

    “防疫防疫,与其在疫情来临时手足无措,不如学天上那些人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我们可没有人家那些医疗器材和药物,疫病来了得死多少人啊。”

    虽然做起来有些难,也没有能在短时间内推广全国,但总归是一点一点在变好。

    百姓又一次迎来了乱世之后的“休养生息”,能够好好种地;迎来了通过学习和科举改变命运的机会。

    再加上天幕的影响,他们这位新皇帝在某些地方也有所收敛,日子逐渐好了起来。

    “他们那个身份证是很好,但咱们造不出来。”大臣双手一摊,很直白地告诉朱元璋做不到。

    朱元璋也很干脆,“我也没让你们造那个身份证。”我还不知道搞不出来吗?“我是说,请查户口之后,可以学他们仿身份证做户籍证明。”

    朱标:“……您是说,给全国百姓编制身份证号码?”

    朱元璋点头。

    朱标:“……”

    众大臣:“……”

    朱元璋道,“我知道这个工作量很大,但我没让你们今年就搞出来啊。”

    众人:“……”

    清朝位面。

    重要的就是两件事:打仗和天花。

    国内要打,国外要打,不好好打仗,后世那张雄鸡地图哪能有那么大。

    ——就是不晓得哪些没用子孙,丢了东北老家和蒙古那么大的地盘!

    打仗这件事,天幕也帮不了他们,毕竟天幕上那个国家那些牛逼哄哄的武器,就算天幕肯手把手地教,没有经历过工业革/命的清朝也造不出来。

    自己干吧。

    当然,要是天幕能提前说一下大清要打的那些仗是怎么打的就好了。

    至于天花,倒是要好好地谢谢天幕。

    爱新觉罗·玄烨能够继任皇位,与他幼时曾患过天花而得以终身免疫息息相关。

    从古至今,患天花而身死者不计其数,连他爹也不例外,这可是真正的众生平等。

    如今天幕教了如何种牛痘预防天花,爱新觉罗·玄烨自是大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召医者试验。

    得到证实后,由京城自各地推广开来。

    天幕对民间的影响没有多大,到了清朝,很多东西已经发展得差不多了。

    而那些能让他们大开眼界的东西,抱歉,造不出来。

    倒是民间有些人在偷偷搞蒸汽机……!

    泠水七弦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希望你也喜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