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小鱼粉(捉虫)(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摸摸,一年里买个几次,给他凑出了千亩良田。

    大启朝有明确规定,每户人家,最多只可有耕地一百亩。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他拉了几家揭不开锅的远房亲戚挂名,每年会付些挂名费。

    地是要人种的,给谁种不是种?他们家里米缸都见底了,哭求一番,就留在了农庄。

    后边添置族产,分了人一些出去,还有部分顽留。

    年年虚报产量,自家多留点存粮,江承海懒得管,以后不带他们玩就是。

    氏族力量大,他也愿意扶持族人。

    早年吃过亏,这回要选品性好的——老一辈不算,看小辈有没有能撑得起门户的。

    这些人,才是以后跟小鱼打交道的人。

    抵达农庄,江知与跟江致微先去安排难民,江承海去找族亲,把大家约一块儿,将各家营生定下。

    主理人是江知与,农庄管事陈大河来找他。

    进庄子那天,农庄清点过,按户写了一份名册。

    江知与粗略看了看,有的人家三代同堂,有二十多号人。有的人家孤儿寡母,甚至还有只剩下个小孩孤苦伶仃的。

    他闭上眼睛,强迫自己收起同情心。

    有过布施的经验,他早知道难民的惨状。

    要帮他们,不能纯靠泛滥的眼泪,他得抓紧做些什么。

    江知与跟江致微说:“我们别用难民称呼他们,他们既然是枫江来的,我们就叫他们枫江百姓、枫江乡亲。”

    把数量繁杂的集体,当做“个人”。

    见面第一步,拉近距离,获得好感。

    江致微点头,直切主题:“人数虽多,按户数分,就显得少。人力有剩余,就按照普通百姓家的上工模式来,把壮劳力筛出来,一人养一家。

    “他们现在都没什么生活用品,妇孺老幼也组织起来,编点草鞋、草帽、席子之类的,手工活换钱粮。”

    江知与记下:“好,我想想。”

    他学管家多年,实际管家经验也有三年,是个细密周到人。

    头一回摊上大事,心里没底,化整为零的盘剥下来的,找到了熟悉感。

    他在纸上写写画

    画,过了两刻钟,有了具体思路。

    “堂哥,你看这样……()”

    先挑出识字会算的人,再筛选工种,不论他们会什么,女人夫郎会绣花也算。

    然后分户挑选壮实的男人,选出护卫队。余下的男人,挑一部分去做体力活,帮着搭厂房、做“设备㈤()_[()]㈤『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剩下的一批去开荒。

    再继续根据年龄层筛选,从女人夫郎里,挑一批会养鸭子的人,去池塘那头养鸭。

    优先选家里没男人的,要她们能撑起门户,先活下来。

    另选一批家里男人少的出来做饭。将近千人的饭,怎么也要五十个人来做吧?

    再有年迈、残疾者,留守棚屋,照看失孤孩童。

    中不溜秋的年纪,不论是男是女还是小哥儿,抽调一批身体好的,上午下午送茶水下地。

    其他人就做草编。先编草帽草鞋,人手一副后,再编凉席,找个手艺人,教着做蓑衣。

    识字会算的人,先看看情况。

    若是书生,他会给一封红包,这是商人常见投资。

    愿意留下帮忙,也给一份活计。

    最好是识得几个字,能放下身段的,他要找人帮忙记工、算数。到时要分组的,缺人得很。

    工种要再细分,木匠铁匠是他稀缺的,会烧砖就更好了。

    盖房子是大投资,能用人力工时抵扣采购的花销,也算不亏。

    江致微听得眼露惊讶:“你自己想的吗?”

    江知与下巴绷紧,“不合适吗?”

    江致微摇头:“很详尽,很合适,比我想的更全面。”

    他没接触过家务管理,他娘不让他学,说男人不干这事,以后他娶亲了,自有媳妇夫郎帮他料理家务。

    他从未想过,学管家,还能学出这种本事。

    又一次对江知与投去惊叹目光后,江致微压下闲聊的心,只问了一句:“这是料理家务的思路?”

    江知与坐姿瞬时变得端正拘谨,“嗯……新家增添丫鬟小厮,就这么分配安置……”

    识字的不识字的,决定在内院还是外院,可以竞争书房的差事。

    长得端正又会来事儿的,会跟在小主家身边。

    其他管家的、做饭的、赶车的……都是根据各人所长来分配。

    江致微缓缓点头。

    等他娘回来,他也要学学料理家务。

    想来也是。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家都管不好,到外面能成什么事儿?

    就着计划,比对名册,把人员分配好,也到了午饭时间。

    午饭时,农庄来了一辆马车。

    来喜架着车,来给江知与送“凉爽”。

    车内两大桶绿豆冰沙,罩着花被子保温。

    另有一个食盒,特地给江知与他们准备的。

    他见了江知与就笑呵呵:“你们前脚出门,姑爷后脚就忙开了。他昨晚叫人煮了大锅的绿豆汤,早上凉下,放了冰,加了糖,赶着时辰送来,说给你们解解暑气。”

    江知与心里暖烘烘的。

    他接了食盒,里边有封信,是谢星珩一贯的飘逸字。

    “绿豆沙冰给你笼络人心用的,食盒里几个瓷盆贴了名字,别拿错了——你迷人的贤内助、想你的夫君留。”

    江知与把纸团捏皱,藏于掌心,不给堂哥看。

    瓷盆宽口浅底,要两手捧,上面带盖子。

    江知与怀着小小期待,逐一拿出来,摆在桌上。

    先看了父亲的碗,里边是一碗凉粉,超大份。配有黄瓜丝、胡萝卜丝,青绿晶亮,卖相极好。

    堂哥的同样。

    他最后看自己的,揭开一点儿盖子,急忙忙合上。

    他的也是凉粉,相比父兄的宽条凉粉,他的“小鱼粉”太显眼。

    一看就费了心思。

    他心里甜得很。

    里边配有油泼辣子,看他们口味添加食用。

    还有一个瓷盆,很冰。

    江知与揭开盖子,冰块中间有玉兰瓷碟,里边摆着几个长条的物件,像冻住的绿豆沙。

    来喜介绍说:“这是冰棒,姑爷冻了一早上。”

    他说完舔舔唇,一看就是吃过了,还在回味。

    江知与拿了两根出来,分一根给堂哥,叫陈大河派人,给他父亲送过去。

    小谢这么好,他父亲应该少些成见的。!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