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夫妻默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5章

    明毓与谢衍到主院时,谢家夫妇正与两个女儿用着暮食。

    听说他们来了,谢家主母孙氏略一扬眉,问婆子:“他们来做甚?”

    婆子说:“明氏说今日主母寻她,正巧不在,所以过来回话。”

    孙氏眉梢一皱:“我寻她,谢衍过来做甚?”

    一旁的谢家主想起今日同僚提起他这个养子,便说:“昨日他入大理寺任职,他上峰夸了他,说他年纪虽轻,可不仅做事稳重,更是能举一反三,是个好苗子。”

    听丈夫夸养子,孙氏皱紧了眉头:“他是个冷心冷肺的,你难道还盼着他能拉扯一下咱们煊哥儿不成?”

    谢家主却是不认同道:“且不说他还姓谢,能入朝为官就已然为谢家挣荣光了,就说我让他相帮,他难不成能拒绝?”

    孙氏轻笑了一声:“且看吧,他或许压根就没当你是他父。”

    那个孩子,每见一回,他的眼神就越冷,好似一块冰块一样,让人亲近不起来。几次后,她瞧都不想再多瞧一眼。

    原本他待在府中安生便算了,如今外头人人都说谢家二郎君不如谢家大郎君。

    不知道谢衍不是抱养的便罢了,可她却从来没隐瞒过谢衍的身世,旁人知道还如此说,不是让她家煊哥儿难堪么。

    谢家主冷了脸:“若他不认,也是你造成的,若你能多关心一二,今日关系也不会如此冷淡。”

    说罢,看向婆子:“让他们进来一同用暮食。”

    谢四娘闻言,立马不依了:“我不要与他们同桌吃饭。”

    谢家主却是不惯着她,沉声一喝:“不吃就回屋待着,”

    在谢家,谢家主说一不二,不允任何人反驳。

    孙氏冷下脸来,对女儿道:“好好坐着。”

    “多大的人了,还这般喜形于色,即使是不喜的人,也不能叫人看出来。”

    对上父亲的怒意和母亲的冷颜,谢四娘想扔筷子走,却又不敢,只能狠狠的盯着自己面前的碗。

    孙氏看到人进膳厅了,面上挂起温和笑容。

    明毓对上孙氏的笑脸,依旧是打心眼里觉得厌恶。

    她是第二回进这膳厅,第一回是刚成婚的第二日,只是那一顿暮食最后却是不欢而散。

    谢家的三个嫡出全冷着脸,吃了几口后都各寻借口离开了,倒是孙氏口蜜腹剑。说得好听,做的却是羞辱人的事。

    谢家这般门楣,一副银镯子就打发养子长媳,还道给她算过卦,她成婚的日子与金玉相冲,所以只能挑了对银镯子,往后再另外补上。

    最后补上了吗?

    没有,六年过去了,都未曾补上。倒是她只得婆母一对银镯子让娘家丢了脸,回门那日,娘家人也没给她好脸。

    入了膳厅,夫妻二人相继一礼,唤了声:“父亲,母亲。”

    谢家主道:“坐下一同用暮食,用完膳再谈。”说罢,吩咐婢女:“多备两份碗

    筷。”

    二人却是默契,都没有客气婉拒,而是真的坐下。

    明毓虽厌谢家人,可现今手头拮据,每日所食都是寻常的两荤一素,肉少素多,翻来覆去那几样,味道也不算好。

    可主院的却不同了。

    鸡鸭鱼肉样样皆有,且色香味俱全。

    他们坐下,未必见得母女三人还有胃口。

    她们不高兴,正合她意。

    果然,见二人毫不客气地坐了下来,孙氏表情有一丝的裂痕。

    碗筷送了上来,谢家主动筷,大家伙也都拿起了筷子。

    谢衍夹了一筷子鲜嫩鱼肉送到了明毓的碗中。

    明毓瞧了碗中的鱼肉,心里有些莫名,但还是吃了。

    果然,这主院厨娘与静澜苑厨娘的手艺天差地别。

    谢衍知晓明毓对养父养母有所畏惧,想是不敢多夹菜,是以关注着身旁的妻子,见她吃完了鱼肉,又添了两块酸甜可口的樱桃肉,随之又盛了一份鹑羹。

    桌上其他人自是注意到了谢衍的动作,表情皆有几分怪异。

    便是明毓也觉得不自在。

    这人殷勤得不像谢衍。

    见他还要给自己添菜,明毓忙低声道:“够吃了。”

    谢衍这才做罢,继而食不言寝不语,松弛姿态比主人还似主人。

    明毓暗自松了一口气,随之便发现但凡谢衍动过筷的菜,孙氏都没有碰,连带着谢四娘都不再碰。

    谢四娘心高气傲,她不碰是因与嫡子一样尤为厌恶谢衍,觉得谢衍不过是个养子,不配与她同桌用膳。

    而孙氏的原因呢?

    不放谢衍离开谢府,却又如此厌恶谢衍,俨然自相矛盾,其中没有半点隐情,谁信?

    谢四娘最先放下碗筷,瞪了一眼对面的谢衍和明毓,随后道:“阿爹阿娘,三姐,我吃好了,慢用。”

    说着便下了桌,也不看父亲略沉的脸色。

    谢衍见妻子视线似乎在樱桃肉停留了两息,又自顾的给她夹了几块,全然不用她自己动手。

    孙氏虽不吃,但一直给丈夫布菜,倒不显突兀。

    用了膳,谢家主让他们移步正厅说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