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敲山震虎,警醒满朝文武,莫要轻易拿头顶的乌纱帽来做赌注,因为他会较真儿。

    这下马威算是把众人压制住的,无人敢应。

    同时也告诉群臣,谁若敢来阻拦他推行新政,只管往枪口上撞,他有的是法子来收拾。

    殿内一时噤若寒蝉,甚至连腹诽都消停了。

    周瑾行很满意他们的识趣。

    退朝后,文武百官陆续离开正阳殿。

    温宗荣出去时看到自家闺女,两人很有默契地回避视线,装作不认识的样子。

    待人都走得差不多后,温颜才进殿。

    周谨行提起今年的中秋节。

    因着年初许太后出殡,虽然早就过了孝期,但宫里头还是极简为主。

    现在后宫没有主事,周瑾行打算让温颜尝试接手后宫杂事。

    钱嬷嬷年纪大了,总不能长时间让她分担,内务局说到底就是家奴,也不能让他们去做主。

    相当于把后宫的权放到温颜手里。

    这对于后宫妃嫔来说是好事,温颜却没什么兴致,皱眉道:“妾年纪小,恐应付不来。”

    周瑾行耐心道:“不会就慢慢学。”又道,“长春宫的程嬷嬷是宫里头的老人,有许多事情她也知晓,可安排她协助。”

    温颜冷不防道:“陛下难道不怕妾捅篓子?”

    周瑾行斜睨她,“莫不是又要替哪个婢女请命?”

    温颜:“……”

    周瑾行警告道:“掖庭的罪奴没有哪个是无辜的。

    “上次淑妃为她们请命以证取药,朕允了,这次若再掀起事端来,朕一个都不会留。”

    听到这话,温颜连忙摆手,“妾不敢

    。”

    周瑾行:“朕放权与你(),不是让你在后宫搅弄是非≧()≧『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是让你学着掌家治理,明白吗?”

    温颜:“可是妾没掌过家。”

    周瑾行:“那朕让钱嬷嬷替你挑两个得力的调过去辅助,现在学也不晚。”

    这态度是硬要把差事塞进她手里了。

    温颜很想翻白眼,她领着妃嫔的月俸,干着正宫娘娘的差事,这不是欺负人吗?

    “陛下……”

    “???”

    “妾每日只需琢磨怎么伺候陛下就好,无需为琐事操劳,妾心满意足。如今陛下让妾学掌家事,后宫那些鸡零狗碎事事都要报到跟前来,妾……”

    “别说废话,朕给你添月俸。”

    温颜的表情渐渐变得严肃,“添多少?”

    周瑾行:“就按中宫的来。”

    温颜这才舒坦了。

    周瑾行受不了她那副小肚鸡肠的算计模样,没好气挥手。

    温颜屁颠屁颠退了下去。

    妃、贵妃到中宫皇后,她领的月俸直接跳了一级,翻了一倍。

    爽了。

    当程嬷嬷得知她有权掌后宫事务,笑得合不拢嘴,欢喜道:“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温颜也有点高兴,她高兴的不是掌权,而是薪水翻了一倍。

    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程嬷嬷严肃道:“他日娘娘若诞下子嗣,母凭子贵,中宫之位迟早都是娘娘的。”

    温颜挑眉,没有吭声,她现在还服着避子丸呢,哪来什么子嗣?

    先把周老板睡到一千万金币再说。

    而另一边的周瑾行准备对通州动刀子,命人去把霍雄找来。

    通州那帮官员以为请辞就能把这事给压制下来,未免太过天真。

    深谙厚黑学的周老板准备给他们来个釜底抽薪,用通州这个案例给全国各地敲响警钟。

    让千机营协助大理寺和刑部对请辞的官员们进行查处。

    如果身家清白干净,便放人请辞;如果有污迹在身,牢饭肯定是少不了的。

    不仅如此,他还下令中书省起草诏令,要求通州所有有功名在身的人员严格执行新政税收。

    如果拒绝缴纳田赋,像秀才举人这些,日后想参加科考,就需把田赋补齐才有资格,若不然连科考的资格都没有。

    此举歹毒至极。

    大部分读书人一辈子就盼着能通过科举入仕,现在把田赋挂钩,谁都没有勇气为着田赋断了自己的前程。

    不仅如此,以前致仕的官员也被田赋捆绑。

    如果拒缴田赋,那朝廷每年下放的养老俸禄就甭想拿了,并且还会被扣上阻拦新政执行的罪名问罪。

    若是再倒霉一点,直接查你祖宗十八代,把以前官场上的那些破事挖出来,只怕连晚年都没法安享。

    一系列诏令发布下去,彻底堵死了通州官绅们的退路。

    同时也让满朝文

    ()    武看到了天子决心推进新政税改的铁血手腕。

    那十二名请辞的县令成为了税改的献祭者,妥妥的冤大头。

    其中有不少人陷入了牢狱之灾,因为朝廷查了下来。

    先前拒绝缴纳田赋的官绅们亦是彻底怂了。

    他们抱团抵抗沈睿等人,本以为能绊住上头的天子,哪晓得狗皇帝不讲武德,说掀饭碗就掀饭碗,一点情面都不讲的。

    沣水县的百姓们听说县太爷被查处,官绅乖乖上交田赋,无不拍手称快。

    一妇人感慨道:“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竟真有官民一体的那天!”

    “这简直是稀罕事儿!上头的皇帝老儿可算干了一件人事!”

    “那可不,官民一体的税改施行了,取缔丁税和徭役的政策就近了!”

    “我可盼着呢!我们家五个男丁,一年到头光丁税和徭役的钱银就不少。”

    人们七嘴八舌,个个脸上写满了欢愉。

    素来都是老百姓被上头的官僚欺压,这回居然转了性,委实难得。

    经过周瑾行一通铁血手腕打压,沈睿和温宣民的工作开展得顺利多了。

    之前在沣水县停滞不前,现在官绅主动上交田赋,保饭碗的保饭碗,保功名的保功名,比什么都积极。

    一行人只管收取从未缴纳过田赋的耕地,平民百姓的不管,那是当地衙门收取。

    开了好头,后续的进展非常顺利,通州十八个县都进入收取田赋的有序秩序中。

    那些没有跟着起哄的县令无不心存侥幸,幸亏保住了头顶上的乌纱,要不然被今年新考来的进士顶替,那才叫冤枉呢!

    这不,稀里糊涂捡了漏的进士们陆续补缺,前往通州各县上任。

    虽说县官品衔低,好歹离京畿近,比那穷乡僻壤要好得多,这意味着升迁的机会也多。

    故而被选中的进士们无人推托,除非家里头有人脉关系的,才会继续等着谋求京中的官职。

    待到八月底的时候,通州官绅们的田赋全都收齐上交。

    整个通州共计十八个县,莫约近二十万亩的田地,光官绅手里的田地就占了四万多亩。

    这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现在正是老百姓上交公粮的时候,采取官民一体的赋税改革后,从官绅手里收来的四万多亩田赋全都进了国库。

    紧接着,取缔丁税和徭役的政令接踵而至。

    通州百姓无不欢腾!

    当地衙门唉声叹气,因为衙门里的许多开支都是从徭役中得来的。

    现在取缔,无异于缩紧了他们的钱袋子,谁都不高兴。

    也幸亏周老板还有点点人性,下令让户部核算,给通州的地方衙门每年按季度给予一定的补贴,用于日常开销。

    虽然钱银远远比不上以前,好歹也有了点肉施舍下来,也算是慰藉。

    不仅如此,通州各地的人员流动也放宽了条件,鼓励没有农田的百姓去其他地方

    谋求生路。

    更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只要向当地衙门报备做了登记,开垦出来的荒地二十年以内都不会收取田赋。

    此举极大地刺激了人们垦荒的积极性。

    一系列政令布施下来,极大的鼓舞了通州百姓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市井无不夸赞天子圣明。

    隔壁州的老百姓看着眼红不已,盼着税改落到自己的头上,享民生益处。

    深秋皇庄里的棉花成熟,遍地都是洁白一片。

    这阵子周瑾行忙着通州税改一事,温颜独自过来采收棉花。

    要趁着天气好,没有雨水浸润,采集来的棉花品质才漂亮。

    整个皇庄里的仆人全部出动。

    棉花外壳锋利,人们用布条缠手指,防止被扎。

    温颜也亲自采摘体验了一把劳动人民的乐趣。

    天空晴朗无云,她头戴帷帽,防止被太阳晒黑。

    人们的腰上全都系着一只干净布袋,棉花轻巧,采摘来只管往布袋里塞。

    一些手脚快的妇人动作麻利,硕大的布袋很快就被装满,随后将其倒入用麻袋铺好的箩筐或背篼里,一袋袋运送回庄子。

    尽管人多力量大,三千多亩的棉花还是够得人们折腾了。

    温颜让管事再请周边得空的村民前来帮忙采摘,怕下雨影响棉花品质。

    于是不少妇人加入阵营,给的工钱是按重量算,采摘得越多,拿的钱银就多。

    温颜平时没有干过这差事,只觉得腰酸背痛。

    晚上采青给她揉肩膀,说道:“娘娘还是莫要下地折腾了。”

    温颜服了软,“明儿不去了。”

    入睡前系统忽然跳出提示:

    【恭喜‘跳楼大甩卖’完成摊丁入亩任务,你已成功晋级为中级用户。】

    【此次任务完成度良好,你将获得三万二千六百分能量值,金币奖励三十万。】

    温颜立马进账户查看,果然看到她的用户从初级晋升到了中级。

    她立马把能量值转换成为续命的生命值,随后查看账户里的金币。

    有近五百万枚了。

    离“互换人生”还差一半呢。

    看来还得继续睡周老板才行。

    当时她算着怎么也得把金币集齐互换生子大礼包心里头才踏实。

    不料,第二天周老板过来,那狗男人竟然让她怀孕了。

    之前她没有中标,以为是避子丸的作用,结果这回不幸中招,才意识到周老板一直都在忽悠她。

    很好,是他逼她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