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丝丝哼了一声:“他们清高得很,一说是拍淘宝的都不愿意接,嫌LOW。”说完又怕我介意,补充道:“我是真的觉得你拍得好,又是导演系出来的,审美肯定也不会差。”

    我一想到可能要和模特、客户来回沟通就有些发怵。可丝丝对我挺好的,我们才刚熟起来,我要是拒绝她一次,她是不是就会开始疏远我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求助似的看辛桥:“我其实……”

    辛桥很快就明了,调侃道:“我们小杨出场费很高的,你怕是请不起。不过我倒是认识几个不清高的摄影师,不如帮你去询询价?”

    我长出一口气,又做回一只蘑菇。扩大交际圈确实是会有这样的风险,灰色的大学生活就不会有这种烦恼。

    15.

    这天下午拍完,又是我们四个一块吃饭。丝丝说她周末做兼职就不来了,辛桥也说他周末就在横店了。

    丝丝对辛桥说:“等你回来我请你吃饭,谢谢你帮我找摄影师。”

    辛桥:“客气什么,以后哪里有缺美术的,我也喊你。”

    钟越岭插嘴道:“缺导演就叫我。”

    辛桥转向我:“小杨呢?”

    “啊?”我正烤着肉,突然被cue有点反应不过来,“啊……那缺剪辑叫我吧,场记就不做了。”

    辛桥:“我一个做编剧的都想做导演,你一个学导演的不想导戏吗?”

    我以前太理想化了,以为导演就是坐在监视器前说“过”或者“不过”,但真接触之后,发现全然不是那么回事。演员、灯光、摄影、美术……每个岗位都要了解一些,每个岗位都要去沟通,和人的接触只会多不会少。我没有辛桥那样的交际能力,也不像钟越岭那样能震得住人,但凡来个强势一些的演员或者编剧,我都容易被架着走。我觉得还是做剪辑适合我,一个人在小黑屋里干活,几段素材,谁先谁后,谁长谁短,全由我操控,反正素材又不会对着我喊话。

    16.

    周末辛桥果然没有来,组里换了个美术,有点高冷,不爱说话。我觉得剧组一下就安静了许多。

    收工之后,钟越岭要和摄影他们去喝酒,问我要不要一起,我拒绝了,一个人回了寝室,做一颗蘑菇。

    17.

    周一上选修课,老师又点了名,不过这次是倒着点的。念到“辛桥”时没有人回答,我又替他答了到。念到“杨超”时,我故技重施。但这次老师划了划名单,问:“你不是辛桥吗?”

    我脑袋嗡嗡的,不知道该说是还是不是。

    “辛桥?杨超?”老师连着喊了两个名字,没有其他人应答。

    “所以你是哪个?”

    大学三年,我的出勤率是100%。辛桥……我不知道,但我确实不记得我有和他一块上过课。我想他总不来上课,期末分数怕也不会太高,如果平时分也低的话,可能会挂科,那就麻烦了。于是,我说:“我是辛桥。”

    老师没有追问,只是在“杨超”这个名字后面记了缺勤。

    这节课放北野武的《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两个聋哑人的故事。整个片子安安静静的。我看不下去,心里闷得慌,不断想到老师给我记了缺勤。我安慰自己,只一次缺勤没有什么要紧,离挂科或者重修远得很。但是又觉得难受,像一支片子只能下载到99%,像一张拼图缺了其中一块,虽然只差了一点,却怎么也无法圆满。

    18.

    又一个周末,丝丝重新出现在片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