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9(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这件事情闹到姚芹这里的时候,姚芹随口的感慨倒是给了他们一个可以接受的解释。

    “都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些女娃平时在家里就要做家务,又不会被偏心,反而男娃更受重?视,有一些家里劳动力充足的,还可以每天出?去疯玩,也就难怪在能够读书的时候,女娃们会付出?更多的努力了。”姚芹当时忍不住感慨道。

    因为?改变命运的机会就在那里,困难的人学习欲望通常也会更加强烈。

    姚芹只是随口一感慨,有些人却觉得找到了原因。

    “是了!学的好才有奖学金和好吃的,这些吃的可不会让她们带回?家,有些女孩子出?生之后都没怎么吃过鸡蛋和细粮,为?了一口吃的,可不是要拼命吗?等年纪大一些懂事了,就更拼命了,毕竟女娃考不到奖学金,家里可是不会给读书的。”

    姚芹在设置之初,就知道有一些人家长拿了孩子的奖学金,并不会为?他们存起来,而是自?己花费掉,但是为?了鼓励人多送孩子读书,奖学金的政策依然保持了下来。

    除了奖学金之外,也设置了能够落在孩子自?己身上的好处——肉蛋细粮的补给。而这一些补给,惠及的孩子并不少。

    可以这么说,全年考试综合排名前?三名的学生才有奖学金,但是每次考试只要考了290分以上,全都有食物补贴。

    对于考试获得优秀的孩子,学校会发?放鸡蛋饼或者肉沫馅饼,但是要求必须要当着老师的面全部吃完,吃不完的都会被没收走。

    这就是为?了防止有孩子被家里人要求将?食物带回?去。

    姚芹以前?在亚非拉发?展中地区待着的时候就知道,有时候相关组织给妇女儿童的捐赠,并不一定就能落到妇女儿童的手中。

    包括姚芹有时候碰到国内来援建的人员,交流免费午餐的时候,也听他们提起过,免费午餐发?放的鸡蛋是会回?收鸡蛋壳的,就是为?了防止孩子们被家里要求将?鸡蛋带回?去。

    姚芹还记得有个后辈告诉自?己:“我当时刚刚过去支教,负责发?放鸡蛋,听说杜绝孩子带鸡蛋回?家,我还以为?是因为?重?男轻女,女孩子被要求带鸡蛋回?家给哥哥弟弟吃,结果发?现?我太?天真了,真正需要防止的是有些人让孩子把鸡蛋带回?家给自?己吃!”

    “不得不承认,父母,特别是父亲,并不会天然地爱自?己的孩子,我们在城市里看父母对孩子好,好像司空见惯,但是这也是一种基于法律知识、道德素质和责任心的培养,在山村里,青壮年男性天然地就占据了最多的资源,因为?在艰苦的环境下,人都是先保证自?己活下来,才会去想?其他。”

    见识过贫苦地区生活状态人员的姚芹对此不能更赞同。

    不说别的,就说姚芹在这个时代,普通村落人员的素质甚至可能会比有些近乎原始部落的现?代部落高出?不少,但是一旦碰上天灾需要逃难,易子而食也屡见不鲜。

    (易子而食,因为?不忍心吃自?己的孩子,于是难民会交换孩子煮来吃)。

    幼儿的夭折率居高不下。

    当好欺负的老人孩子寻不到了,下一个倒霉的就是天生力气不如的女性。

    大型灾害逃难,最后活下来最多的就是青壮年男性和壮妇。

    毕竟,谁不想?活着?固然有青壮年男性护佑全家成功逃难的,但是只要家中壮丁(无论男女)不足,危险就无处不在。

    因为?身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