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 惊鹊18(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身体有疾,太医说寿数有损,他对婚事又连翻退拒,姜氏便急了,眼看着距离太医所说的大限之期越来越近,动作也越来越急切。

    岑聿根本没动成亲的心思。

    婚事对如今的他来说,是个累赘,他承担不起一个女子的后半辈子,背着对方的一腔情谊、拳拳期许向前走。

    他一回府,前院的管事瞧见,忙向后院递消息,沿途的丫鬟婆子还是家丁小厮,都用余

    ()    光瞧他,脸上带着些许的红光。

    表姑娘已经入了姜氏的院子,少爷的婚事,怕是今日就要定了,可不正是好事。

    他们家老爷不是岑家嫡脉的,甚至连庶出都不如,要不是自己争气,早被岑家排除在外了。

    别看现在所谓的兄弟姊妹一堆,实际没有真正贴心的。

    岑府更是许多年都没有热闹过,都盼着岑聿结亲,沾沾喜气,多得些月例银子。

    接受到目光的岑聿:“……”

    他刚过垂花门,林氏身边伺候的明春便赶来,瞧见自家少爷,脸骤喜,笑意掩都掩不住,“少爷,夫人在房里等您呢。”

    房里等岑聿的,不单是姜氏和他爹,还有一位高挑漂亮的姑娘,人穿得素,也没戴多少首饰,却难掩姿容,仿佛画中仙,天上月。

    人约莫是刚过孝期,很是清瘦,配着长久不见阳光的肤色,更显得弱柳扶风、我见尤怜。

    岑聿到的时候,姜氏正拉着她的手,满脸满眼地满意。

    可偏生又从她的脸上瞧见逝去妹妹的影子,心里喜伤参半,伤怀不已:“可怜见的,我那早逝的妹妹……好孩子,以后就将这当成自己的家,可不要觉着拘束,缺什么吃的用的,尽管——”

    岑聿进门的细微声响,让姜氏话音一顿,见是儿子回来,顿时大喜,“聿儿回来了!快来瞧瞧,这是你三姨母家的表妹,姓裴,唤绾一。”

    说完,再给裴绾一介绍,“这是你表哥,岑聿,姨母和你说过的,还未娶亲。”

    这话,在场凡是个有点脑子的,都能听出姜氏的意有所指。

    裴绾一垂下眸子,半晌站起,福身一礼:“绾一见过表哥。”

    裴绾一身量比寻常女子高些,姜氏本不矮,但站在裴绾一身边,竟矮了半头,还显得圆润许多。

    非是姜氏丰腴,而是裴绾一实在清瘦,甚至脸白的,怎么看都有和岑聿比肩的架势。

    姜氏当即心疼:“你在济州下人是如何伺候你的,怎瘦成这样?”

    裴绾一犹豫,似是有些难以启齿,见状,姜氏忙将周围伺候的人都打发出去。

    岑聿原本也要出去,却被姜氏拦住,岑聿便站在门口听。

    只听裴绾一此时才轻声道:“姨母,是我身子骨弱,怨不得旁人,我兴许是个没福分的,生来便胎弱。”

    这事不是秘密。

    裴绾一上头的几个哥哥都没站住,父母为此到处求神拜佛、拜访名医,最终也只勉强留下一个女儿。

    姜氏有所耳闻,想说调养便是,人参灵芝成日供着,总有转好的日子。

    没想到裴绾一再道:“娘胎里带的病,本就损子嗣,我前些年又不小心被寒气伤了底子,怕是……此生当不得母亲。”

    姜氏人一愣,装了半肚子的安慰话就这么生生卡在半路,表情跟变戏法似的:“你…这……啊?”

    她可从未听说过这遭事啊。

    岑聿当年在凉州身体有伤,请了无数

    名医才将人从鬼门关上抢回来,当时就说用药凶猛,人能活,却伤子嗣,消息真假无从辩论,但姜氏每每旁敲侧击地问,岑聿都是歉然的笑。

    时间一长,就成了姜氏的心病。

    她做梦都想让岑聿早早娶亲,再生个嫡子,好继承岑府上下。

    可、可——

    姜氏看着自己刚寄予厚望,却突然说自己不孕的裴绾一,脸色霎时变得五彩斑斓,想僵着脸又觉得不该,想笑,又笑不出来,硬生生卡在半路,不上不下。

    还是岑文镛开口劝慰:“你且松开孩子的手,孩子刚来,何苦说伤心事,团圆是喜事,该热闹才是。”

    说完,岑文镛看裴绾一:“改日让你姨母给你多请几位大夫好好瞧瞧,至于旁的事……你都不要放在心上,岑府养得起你。”

    “……谢姨父。”

    姜氏这顿饭吃的没滋没味,心不在焉,早晨的笑到了现在也消退大半,只是老夫人也在,要撑着。

    老夫人不是岑聿的生身母亲,甚至八竿子打不着,只不过因为添了族谱,将岑文镛挪到自己名下,便忝居高位。

    姜氏刚嫁进来的时候,没少受对方的气。

    最开始姜氏还忍,但随着父亲和岑文镛的步步高升,人就不愿意忍了。

    她出身名门,当年嫁给岑文镛,都算低嫁,底气极足,也不惧。

    婆媳二人要是细说,矛盾一箩筐。

    姜氏不愿在老夫人面前没脸,心里再难受也要装得满意。

    岑文镛看着姜氏表情都觉得累,偏生饭吃的时间长,老夫人原本想让自己娘家人嫁进来,却被姜氏不软不硬地拒了,还请回来一位表姑娘,老夫人知道后,脸拉得要到地上。

    如今对方终于来了,少不得刨根问底,说话间夹枪带棒。

    岑文镛头疼。

    岑聿更是没有吭声。

    眼见姜氏和老夫人说个没完,二人都心觉难受。

    岑文镛哪能不心急孩子的婚事,但他家如今正在风口浪尖上。

    姚相势大,满朝能制衡一二的,满打满算也没多少,岑家算一个,但一个吏部,是敌不过姚家的声势的。

    皇帝再偏宠谁,却也不会让一家独大,岑家和姚相,互为掣肘。

    三年前,姚相将幼女嫁给六皇子,过后不久,岑聿便走马上任缉查院指挥同知。

    内情外面知道的不多,他却要懂,所以愈发的谨小慎微,一步也不敢行差错,既要维持门楣的稳定,又不能让陛下猜疑他私下结党营私。

    岑家外敌本就多,内里也不算和谐。

    近年来,老夫人借着各种由头,指使了许多本家人进来,搅的满院子乌烟瘴气。

    姜氏不好管,他更没法管,哪有男人管后宅的。

    所以岑家的儿媳,定然要是个心性坚毅的,起码能将老夫人和姜氏的话都当耳旁风散了,不然嫁进来不超一年,便要抑郁而终。

    “禀老爷,有贵客来了,在前厅

    等着呢。”门口忽有婢女前来。

    正想着用什么借口离席的岑文镛登时一喜,笑呵呵地起身离开,临走前,没忘拉上岑聿:“让人久等并非待客之道,夫人、母亲,我带聿儿先去了。”

    姜氏和老夫人你来我往的,也没注意这,拉着裴绾一说个不停。

    ……

    来的是朝中的沈太傅,太子少时的老师,算是忠贞的太子党,但他和岑文镛乃同年进士,产生交情时,太子还没出生,对方站队也不耽误二人往来。

    沈少傅也是京中出了名的好人缘,爱交际,常约三两好友钓鱼吃茶。

    岑文镛看见对方,还以为是来自己家吃茶的,将人带去茶室,正准备泡茶,却见对方神神秘秘的,看岑聿好几眼,才小声道:“我来这是有要事相商。”

    临近年关,不少官员为考评的事忧心,拖着各种关系找吏部,岑文镛还以为对方因着这事来,正想笑说一二。

    没想到对方脸色通红,看起来特不好意思,“其实这事本不该我来,但太子开口,又是姻缘大事,老夫实在不忍一对本该大好的鸳鸯苦命至此。”

    他听见太子说的话时,脸上羞臊的不能看。

    但为了殿下的太子之位坐的安稳,就是刀山火海他也得来。

    扶保太子,乃大义。

    岑文镛没忍住一笑:“沈兄你真是的,我又不是月老,怎么的管起姻缘来了?”

    沈少傅害臊得不行,吞吞吐吐地说出来:“是贵府公子和乔家四姑娘的事,两位互相生情,却碍于岑乔两家的怨怼,不能将关系公之于众,又被殿下无意间撞破,太子于心不忍,又逢公子相求,这才让老夫来当说客。”

    岑文镛表情大变:“…?……哈?什么!?”

    沈少傅忙让他小点声:“哎呀,孩子不好意思提的事,你这么大声说什么,但听着太子的意思,两位确实好上有一段时间了,见面时姿态颇为亲密。”

    他说得委婉。

    若真按太子描述的来,太孟浪。

    沈少傅忧心交代,“这件事,似乎闹得有些大,今日太子殿下撞破的时候,听说六皇子也在附近堵人,还是邓公公差人引走的。”

    这话不假,但在此情景下说出来,便是变了一番味道,也正是太子要的效果。

    本来是六皇子想堵乔昭懿,但将说话的前后顺序一调转,就成了这事不仅太子知道,就连六皇子和皇后都惊动了。

    岑文镛心惊:“你说真的?”

    沈少傅言之凿凿:“我还能骗你不成?”

    坐在旁边的当事人岑聿:“……?”

    不是。

    这什么时候的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