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傻好了。

    元宝一愣。

    下一刻,他就听见苏辙吩咐道:“我原打算给六哥他们在汴京置办一个小点的宅院的,虽说我的东西都是六哥的,但六哥如今毕竟已经成家,回来汴京住在这院子我是无比欢迎,可就怕六嫂想着这宅子是我的,住起来心里不踏实。”

    “有了这笔钱正好,可以给他们买个大点的院子。”

    若他没有记错的话,历史上的苏辙是当了宰相后才在汴京买了个院子,可见汴京房价之高。

    他回汴京后,就发现自己隔壁的院子正在售卖,当时就想着将这院子买下,将两个宅子中间留个垂花门,这样既有彼此独立的空间,又能时常来往。

    他当即就吩咐元宝再去打听打听他们隔壁还有没有谁家要卖宅子的,更是豪气万丈道:“就算贵一些也无妨。”

    果然是手里有钱,就有了底气。

    没几日,元宝就将这件事打听妥了。

    今年大旱,钱并不值钱,值钱的是米粮。

    苏辙隔壁有几户人家都在卖院子,他索性极大手笔的一口气买下两个宅院来,又另外花了一万多贯钱,对他来说,虽不是笔小数目,却也不至于叫他伤筋动骨。

    买完宅院后,就开始修缮。

    苏辙打算等着官家再召他进宫时,多在官家跟前说说苏轼的好话。

    谁知他这一等就等了足足一个月。

    等着苏辙再次进宫时,负责引路的内侍低声提醒他道:“……这些日子官家龙体不大好,心情也不大好,苏大人说话稍稍注意些吧。”

    宫里头的人都是人精,这些内侍尤是。

    他们见苏辙颇为官家看重,便想着卖他一个人情。

    苏辙连声道谢。

    等着他进门后,只见官家坐在榻上打盹,他上前请安:“官家。”

    官家这才睁开眼道:“哦,你来了。”

    说着,他指了指一旁的棋盘,道:“好些日子没见到你来,陪朕下下棋吧。”

    苏辙微愣。

    官家却笑了起来:“朕知道你不擅下棋,正因如此,所以才命人将你请来,若你真如司马大人他们一样是个厉害的,朕也就不找你来了。”

    “那微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苏辙也跟着笑了起来,很快就坐了下来。

    官家虽棋艺不精,但比起苏辙来却还是厉害不少。

    很快,官家就分神与苏辙说起闲话来,问起苏辙在凤翔府当差顺不顺利,一路上可有什么有意思的见闻,更问起梁适与灵寿县主大婚之日时他可有到场。

    听到最后一个问题时,苏辙是微微一愣,继

    而笑道:“……微臣实在没想到您也会对这件事感兴趣,原以为就微臣感兴趣了。”

    苏辙本就是个极聪明之人,又是文采斐然。

    在他的描绘下,当日之情形可谓活灵活现,就连官家听了也是时而皱眉时而含笑,最后更是道:“只怕这两人以后吵吵闹闹的日子还在后面,不过朕是万万没想到当日皇后赐婚时,濮安懿王府也好,还是梁家也好,这两家都是答应的好好的。”

    “不曾想转过身来,却闹成这个样子,可见他们对着朕都是当面一出背后一出啊……”

    话还没说完,他就开始剧烈咳嗽起来。

    一旁的内侍见状,当即就要下去找太医。

    谁知官家却是摆摆手,咳嗽着道:“不必去……朕的身子如何,朕心里有数……”

    那内侍只得重新退了回来。

    官家略喝了几口清水,这才好些,这次他索性叫这些内侍都下去,才与苏辙道:“这些日子,朕一直在想,是不是朕这个官家当的很失败,连梁适都这个模样,上行下效,不知道多少官员贪赃枉法。”

    “正因如此,所以天下大旱,想必是老天爷在惩罚朕吧!”

    这些话,他不知道能与谁说,该与谁说。

    苏辙瞧见官家满面愁容,想着史书上对官家的评价极高,忙道:“官家,您这话说错了。”

    “您是不是个好君王,众人心里都有数,当初微臣六哥受栽赃陷害,微臣六哥写给微臣的信,想必您都还记得,我们兄弟二人在信中皆称赞您是个好君王,我们兄弟之间的来信又岂会作假?”

    “更不必说前些年国泰民安,虽说今年大旱,但万物皆无定数,您切莫将这等天灾怪到自己身上。”

    顿了顿,他更是道:“最起码微臣从凤翔府一路走来,不少百姓骂老天爷,甚至骂爹骂娘骂孩子的,却没有听到一个人在骂您。”

    “老百姓们也是长了眼睛的,可见您是极得民心的。”

    官家听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苏辙又道:“这几日天气闷热,说不准很快就有一场大雨。”

    他不过三两个月没进宫而已,官家的双鬓又生了许多白发,可见老百姓们在受苦,官家的心里也不好过。

    官家微微颔首,眼神落于窗外,他比谁都期盼能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朕听说赵曙去找你了?”

    赵曙正是巨鹿郡公的名字。

    苏辙是一点都不惊讶。

    他知道,官家仁善是一回事,却不见得官家是个蠢笨之人,能安然稳坐皇位几十年的人,哪里会是蠢的?

    只怕啊,官家如今已对濮安懿王与巨鹿郡公提防起来了:“是,不光如此,巨鹿郡公还送给了微臣两匣金锭子,不过是要微臣以后莫要与濮安懿王一般计较,大有一副要把从前之事一笔勾销的意思。”

    官家是知道他乃杏花楼背后的股东,如今面露惊愕:“你答应了?”

    “自然是答应了,那可是足足八千贯钱啊!

    ”这下惊愕的那个已经变成了苏辙,他是一脸认真道:“谁会与金子过不去?”

    “您不知道,先前微臣与六哥打赌,赢了他一百贯钱,想自己多添些钱给他买个院子的。”

    “巨鹿郡公人还是挺好的,知道微臣缺钱,雪中送炭来了。”

    顿时,官家面上的笑容是挡都挡不住,直道:“朕从前只觉得与你说话很自在,没想到你竟还有如此诙谐的一面。”

    他只觉得自己心情好了不少,甚至还有心情打趣起苏辙起来:“连朕都知道汴京一个小院子少说都要几千贯钱,看样子你这六哥与你打赌是明输暗赚,若真有这样的好事儿,连朕都想与你打个赌!”

    苏辙含笑道:“您说笑了,您坐拥四海,整个天下都是您的,哪里还需要与微臣打赌?”

    说着,他又说起为何要与苏轼打赌的起因。

    官家也不打断他,就这样静静听他说着话。

    官家膝下无子,从前是将巨鹿郡公当成了儿子,但如今看来,这人似和自己想象中很不一样。

    他看着眼前侃侃而谈的苏辙,心中暗想,若苏辙是自己的儿子就好了。

    他日日寂寥,已好久好久没人这样热热闹闹同他说话。

    听到了最后,他更是道:“……你与你六哥的感情可真好啊!朕从前与濮安懿王关系也很是不错,却没有好到你们这个地步。”

    “人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像你们这样的兄弟情,叫朕很是羡慕!”

    “对了,朕记得你六哥好像是六品的通判,朕记得前几日好像还收到陈、希亮的折子,将他夸了又夸,说他虽年轻,却为官清廉,为百姓着想,是个好官。”

    苏辙直道:“您说的是,微臣也是这般想的。”

    原先他还想着在官家跟前为苏轼说上几句好话的,但如今看来,也不必了,看样子为苏轼美言的人还挺多的。

    官家一直留在苏辙用过晚饭才放他离开。

    在苏辙离开时,桌上还摆着他们那盘并未下完的棋。

    官家直道:“……就这样留着吧,等你下次进宫再陪着朕下棋。”

    苏辙:……

    他都没好意思说,就连他这般拙劣的棋技,都看得出来他是输定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

    苏辙俨然成为官家跟前的第一宠臣,隔三岔五,官家就派人召苏辙进宫。

    有的时候他是陪官家下棋。

    有的时候他是陪官家吃饭。

    有的时候他是陪官家赏赏菊花。

    有的时候他只是陪官家说说话。

    不过一两个月的时间,朝中上下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苏辙极得官家信任。

    有人欢喜有人忧。

    所有人都觉得苏辙马上就会平步青云,一茬又一茬的人像割韭菜似的直奔苏家而来。

    苏洵与程氏没法子,只能称病在家。

    谁知这下他们这个借口更是给了旁人机会,顿时那极品的补品与上等的药材像流水似的送到了苏家。

    有些人觉得走迂回路线太慢了点,索性直奔苏辙而来。

    这一日,苏辙刚回来,元宝就带人抬了两个箱子进来,一脸无奈道:“少爷,这是陈家送来的东西,我看了,都是些干菜,说是他们老家特产,不值钱,送给您尝尝鲜。”

    苏辙不过微微皱眉,他就忙道:“您别这样看着我,我都说了不要,可他们的人丢下箱子就跑了,那陈相公更是边跑边嚷嚷,说若是我们不吃,将东西丢掉就是了,他更是说这东西味道极好,一定要送来给您尝尝!”

    这些日子,他收礼都已经收累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