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成的马蹄铁,并不会受到磁铁干扰,所以能够正常走进王河村。

    当然,这些道理王河村的人是不会懂的。

    苏辙见村民似被唬住,这才朗声开口:“张方平乃为国为民的好官,此次劝你们搬离王河村是因流石地动之因,并未私念……()”

    王老头见“仙童?()『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一开口就是为张方平说话,如被踩了尾巴似的跳了起来:“你说你是仙童就是仙童?万一你是张方平找来的帮手怎么办?说不准是你们一起合起伙来骗我们,想占了王河村的金银财宝。”

    “我不搬,我死也不搬!”

    他虽知道自己没几年活头,这些金银财宝就算真被挖出来也享不了几年福,但他儿孙众多,一家赛一家能生,总得为自己那几十个孙儿想想才是。

    苏辙居高临下环顾所有人一圈,目光最后稳稳落于王老头面上:“敢问王村长,您今年贵庚?”

    “什么贵羹便宜羹的,我听不懂,我家一碗羹多少钱与你有什么关系?”王老头没读过书,不认识字,能在王河村当上村长是因为他胡搅蛮缠的功夫最了得,还有他们家的孩子最多。

    王村长身后的一男子拽了拽他的袖子,低声道:“翁翁,他的意思是问您今年多大年纪。”

    王老头面上半点不好意思的表情都没有,恶狠狠道:“七十六,怎么呢?与你有什么关系?”

    苏辙含笑:“您活到这般年纪,从小到大可曾有王河村的人见到那些金银财宝?”

    “罢了,不说金银财宝,可有捡到一两个铜板?”

    王老头面色讪讪。

    自他有记忆开始,王河村的百姓就一直想着能够找出宝藏所在地,根本无心劳作,要么是混吃等死,等着天降大财,要么是上山去寻压根不存在的宝藏,日复一日,村民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别说路上捡铜板,两人同时看到路边有结的野瓜都能大打出手了!

    苏辙继续道:“这就是了,正因你们好逸恶劳,殴打朝廷命官,所有佛祖则罚你们生生世世都找不到埋藏地底的宝藏。”

    “人在做,天在看,唯有心存善念、积极向上之人才能得到佛祖的庇佑。”

    “至于你们,退一万步说,就算真叫寻到金山银山,只怕不出多少年,那些银钱会被你们挥霍一空,于国于民皆无任何益处,你们扪心自问,若你们是佛祖,会叫你们寻到这滔天宝藏吗?”

    不少村民已被苏辙这番话说的羞愧低下头。

    当然,也有好些硬骨头昂着头,面含怒意。

    王老头就是其中为首的那个:“呵,你说你是佛祖身边的仙童,你可有何证据?”

    他这话一出,众人皆纷纷附和。

    苏辙自是有备而来,他甚至没朝身后的元宝扫一眼,元宝就扬声道:“我们家少爷既是仙童,自然是会法术的。”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就落于苏辙身上。

    只见苏辙虚抬左手,手上空无一物。

    ()    再见他微阖双眼(),抬起右手施法一二?()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双手合掌,再抬起右手时,左手上放着一块金子。

    足足有三四两的金子。

    众人瞠目结舌,话都说不出来。

    苏辙淡淡道:“这下你们可相信?”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就将这小小金子在空中抛出一个漂亮的弧线,转身就走,临走之前就道:“佛祖对你们王河村的百姓已是仁至义尽,信不信皆由你们。”

    “若你们信奉佛祖,拿着这块金子走吧,若是不信,佛祖自会给你们惩处的……”

    他骑着马,昂首挺胸走了。

    一直强打起精神的张方平万万没想到自己竟没说几句话,如今见王老头等人那将信将疑的样子,也跟在苏辙身后走了。

    他看着苏辙的背影,不得不承认这小子扮起仙童来是像模像样的,果真是生了一副好皮囊。

    他甚至忍不住暗想,可惜这小子已经定亲,若不然自己能将幼女许配给他……

    等着回到府衙,苏辙刚下马,就有衙差前来:“……张大人请您过去说话。”

    苏辙便只能跟在张方平身后。

    府衙前院,则是张方平平日办公的地方,他的书房也是一贫如洗,想必是能卖的卖,能当的当,甚至招待苏辙的也只有一盅清茶而已。

    如今张方平看向苏辙的眼神里已不光只有赞赏,甚至还有满意:“……我回来的路上好好想了想,进去王河村时你一直用左手捏着缰绳,大概是右手藏着东西,施法不过是变了个戏法是不是?”

    苏辙正色应是:“什么都瞒不过您的眼睛。”

    戏法这种东西就是知晓始末后会觉得简单,可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来看,只觉得神奇。

    他还记得昨夜将这戏法演示给元宝看时,元宝就差真的跪地冲他磕头了。

    张方平一开始觉得苏辙的性子有七八分像苏涣,可如今看来,苏辙就是苏辙,是他自己,并不像任何人:“今日你出其不意,做的很对,对付什么样的人就该用什么样的办法。”

    “只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戏法能骗得了王河村百姓一时,等着两三日之后,他们缓过神来,只怕还是不愿搬走的。”

    “到时候再登门劝说,只怕更是难于上青天,大概只能动武了。”

    他虽问心无愧,却也不愿见到那等惨状发生的。

    苏辙笑了笑:“您放心,过不了几日他们就会搬走的。”

    “因为我丢出去的根本不是什么金子,而是石块。”

    顿了顿,他才道:“不知道张大人可听说过山荷叶?”

    张方平博学多才,微微颔首道:“山荷叶乃生长在云南一带的植物,生长在深山野林,喜潮湿透气的环境,开花时呈白色,若是遇上雨水,则会呈现透明状……你的意思是,这次你用山荷叶的汁水涂抹于石块之上,猛地一看,那是块金子,可若被人抢夺,石块在人手心里夺来夺去,自然就会变成透明状,成了石头。”

    ()    “张大人猜的分毫不差。”这一刻,苏辙只觉得这位张大人也是厉害,寻常人听都没听说过什么山荷叶,可他不光知道,更能知道他的计策:“若换成别的时候,寻常人多看几眼就知道这并非金子。”

    “可惜王河村的百姓都贪婪得很,特别是王老头,不,王村长,看到这样大的一块金子肯定会你争我夺,不会仔细端详,一来二去的,这‘金子’也就变成了石块,他们见了,岂能不怕?”

    张方平忍不住笑了起来:“你比我想象中还要聪明。”

    他不是没有见过天资过人,聪明绝顶的年轻后生,却无一人像苏辙这样心思活络。

    他还要再称赞几句,门却突地被人推开。

    苏辙与张方平转身一看,来者不是苏轼还能是谁?

    跟在苏轼身后的衙差为难道:“大人,我没拦住……”

    苏轼见苏辙看起来并无何损伤,悬着的一颗心这才微微放了下来,忙道:“张大人,您别怪他们,是我非要闯进来的,八郎大清早不告而别,我,我实在担心的很……”

    张方平也是有家眷之人,自能懂得苏轼的担心,便道:“无妨。”

    他也曾考问过苏轼的学问,论聪明,苏辙的确是及不上苏轼,但这孩子却太过于莽撞直率,只怕以后在官场上会树敌不少。

    苏辙已与张方平解释的七七八八,起身就告辞要走。

    他前脚刚走出门,后脚苏轼就将他从头到脚打量个遍,一遍又一遍道:“八郎,你没事儿吧?”

    “你是不是真的没事儿?”

    “王河村的那些村民可有对你动手?”

    苏辙瞧他这副关切的模样,心中甚是感动,直道:“六哥,我没事,事情都已解决,我和张大人都毫发无伤。”

    苏轼的一颗心这才彻底落了下来,更是自责起来:“八郎,你不知道我醒来后发现你已起身走了不知有多担心,我知道你定是怕牵连到我身上,知道王河村危险,所以才不愿带着我一起过去的。”

    “按理说身为兄长该处处保护你,可你倒好,从小到大都是你护着我,我,我算哪门子的哥哥?”

    苏辙看着他:“六哥,你别想的太多,我之所以偷偷出发并非是怕牵连到你身上,而是我知道,若是你跟着一起去了,今日的事情肯定就成不了了。”

    昨夜他就想过这件事,依苏轼的性子,今日若是在场,只怕元宝刚说他是佛祖身边的仙童,苏轼就会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如此一来,戏哪里还演的下去?

    苏轼宛如晴天霹雳似的愣在原地。

    他下意识看向苏辙身后的元宝,想要从元宝面上窥探一二,想着定是苏辙这个好弟弟怕他担心难过所以才想出这般说辞骗他的。

    可惜啊可惜,元宝只微微点了点头,证明苏辙并未说假话。

    苏轼的天,塌了。

    若换成从前小时候,苏辙定会上前安慰他一二,可今日他却是将今日发生事情的来龙去脉都道了出来,最后更道:“六哥,你自己说说看,若带着你去是不是会露馅?”

    他想,苏轼的性子既无法改变,但总得叫苏轼知道自己是什么德行,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知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