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说一说……”

    别人不知道,苏辙还能不知道他?

    苏轼嘴上可是没个把门的,就算答应不泄露天机,可表情却是骗不了的。

    万一到了茶楼,苏轼看看苏元娘,再看看罗二郎,更是时不时露出傻笑,岂不是今日一事是人尽皆知?

    苏轼还在吵吵嚷嚷。

    苏辙又是嘘了一声,故弄玄虚来:“我昨日做了一个梦。”

    “我梦见今日在茶楼门口会遇上好事儿……”

    说着,他更是压低声音道:“六哥,这话可不能对外说,若说了就不灵了!”

    苏轼宛如小鸡啄米似的点了点头,小声道:“八郎,你可知会发生什么好事?”

    苏辙卖起关子来:“天机不可泄露!”

    他才不会承认是自己还没想好怎么骗苏轼了!

    唉。

    当小孩真难。

    当个聪明小孩的弟弟更难。

    他也知道撒谎不是好孩子,但这不是没办法嘛?

    很快,马车稳稳停在茶楼门口。

    此事石二姑母都快急死了,甚至忍不住想就不该听苏老太爷与苏辙的,他们都在茶楼门口等了许久,却迟迟不见苏家的马车。

    实在挨不下去,石二姑母只好与罗氏说他们上去等。

    谁知道一扫眼,她就见着苏家的马车缓缓驶了过来。

    王氏看到石二姑母时是微微一愣,万万没想到会在这儿碰到小姑子。

    她们虽是姑嫂,但一个随亡夫在汴京住了几年,一个早已出嫁多年,关系并不亲厚,再加上王氏并不是个外向的性子,并不适应这般热闹的场面。

    石二姑母就已笑着迎了上来:“大嫂也来了?”

    “你们也是来喝茶的?你们可有先预定雅间?这茶楼在眉州小有名气,若没先定雅间,怕是没位置的,正好我们早就定了个最大的雅间,大嫂不如与我们一起吧……”

    王氏下意识想拒绝,可茶博士就已迎了上前,请他们上楼。

    王氏只好硬着头皮一并上去。

    若没有苏辙提前知会一声,苏轼定不愿上楼的。

    集市上的好东西那样好,茶有什么好的?

    但如今苏轼只乖乖跟在苏元娘身后,胖乎乎的手拽着苏辙同样胖乎乎的小手,更是压低声音道:“八郎,怎么这好事还没发生?”

    苏辙:……

    这小子,也太不好糊弄了吧!

    哪里有点四岁小孩该有的样子?

    他再次嘘了一声,低声道:“六哥,别说话,说多了当心就不灵了。”

    苏轼点点头,同样嘘了一声,果然没有再接话。

    这雅间是罗家先定好的,罗家的确是富庶,一众人穿着打扮皆不俗。

    三家人一起坐着吃茶有一搭没一搭说闲话。

    苏辙的眼神落在了罗二郎面上,这人模样不算出挑,属于丢在人群中一眼就找不到的人。

    想必今日被叫出来不大愿意,嘴里还在嘀嘀咕咕说些什么。

    苏轼见苏辙眼神落在罗二郎身上,低声道:“他在背书了,背的还是《史记》。”

    苏辙狐疑看向他,只见他得意洋洋道:“我听爹爹背过。”

    苏辙不由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可见文曲星当真是天生的,苏轼这记性真的是好!

    他也没时间长吁短叹,时不时打量罗二郎一眼。

    今日“偶遇”一事是他的主意不假,但他可不想让素来疼惜自己的苏元娘像货物一样被人挑挑选选,故而今日一事,石家只有石二姑母与罗氏知晓,甚至连罗家的人都没露面。

    也得亏罗氏能言善道,说动一心沉迷诗书的罗二郎陪着罗氏出门。

    除去罗二郎,罗家一个人都没来。

    与其说是相看,不如说是叫王氏等人看看罗二郎如何更合适。

    有石二姑母与罗氏在,雅间的气氛很快就热络起来。

    苏元娘见王氏如往日一样与人寒暄打交道,巴不得如此。

    苏五娘埋头苦吃。

    身负重任的苏辙时不时打量罗二郎一眼。

    唯独苏轼渐渐不耐烦起来,茶楼是喝茶的地方,故而点心就显得有些不够看,再加上苏轼向来贪吃,眼瞅着桌上好些点心还没自家厨娘做的好吃,小眉头一皱,显得不那么开心起来。

    他更不开心的是居然不能多说话。

    这是什么道理?

    他拽了拽苏辙的袖子,再次忍不住道:“八郎,怎么咱们还没遇上好事儿?”

    “你莫不是在骗我吧?”

    “我可告诉你,娘说了,小孩不能撒谎!”

    苏辙:……

    有个聪明过人的哥哥真的好难啊,想要骗他都不容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