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章 明末农民起义10(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清朝的整体堕落腐败不可挽回。此战后,清廷向日本投降,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按照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澎湖列岛给日本,并赔偿日本两亿两白银。

    这也是日本侵华的开端。]

    朱元璋无意识的跌落了手里的盖碗茶杯,抖着手问:“多……多少?”

    李善长此刻也像是在做梦一般,迷茫的回道:“两亿两……白银。”

    两亿两!

    他朱元璋兢兢业业治理了十年,好不容易收复了汉地,现今也不过能能收几百万石粮食,折合成银子就更少了。

    这个赔款能抵得上他百年税收了。

    这得是什么败家子才能做出这种事啊?岂不是比石敬瑭那个儿皇帝还要遭人唾弃?

    等等……这个清朝莫不就是辽东鞑子入主建立的王朝吧?

    这时,徐达的表情也十分沉重,他提高声量说了一句:“陛下,日本赢了竟然可以要赔偿,还是如此多的赔偿!”

    嗯?

    朱元璋顾不得心痛,马上明白了徐达的意思。

    动兵戈事总是要耗费巨额的钱粮,即便最后打赢了,靠着战利品的缴获也很难做到以战养战,因此他在争霸天下时就先要发展一块自己的根据地。

    但若是如日本这般,那岂不是还能靠着打仗来挣钱?

    “陛下!”下首的文官先争论了起来,“我大明乃天朝上国,出兵是为了教训不服王化的蛮夷,岂能做此等敲诈勒索之举?”

    徐达在心里翻了个白眼,骂了声老顽固。

    不过他一向谨慎,自然不肯得罪这些用笔杀人的文官,因此也不再说话。

    朱元璋也没训斥,只是默默地琢磨起来:按天幕的说法,以后除了北元,还有辽东、朝鲜、西南土司等许多地方需要纳入版图,实际治理。

    可这些地方……辽东还好,其他都是些穷乡僻壤,实在不划算,那些保守的文官肯定不会同意的。

    若是能多些进项……

    朱元璋嘿嘿一笑,挣钱的事情,怎么能说是敲诈勒索呢?他明明是要防患于未然,给后世子孙报仇的。

    朱棣的关注点则是在割地上,他一拳垂在书案上,指着天幕上的地区道:“那琉球、台湾都是东南沿海之屏障,而辽东更是国门!”

    尤其是他还通过天幕知道了,自己将来会迁都到北京,哪怕到了天幕上那个女娃的时代,都会以他的封地北平为北京,那辽东就显得更重要了。

    竟然就这么割让出去了!

    [抗日战争的惨烈不需我来复述,牺牲的三千五百万同胞,以及无数被劫掠毁坏的财宝文物,是每个中国人都难以磨灭的痛苦记忆。]

    三千五百万………

    李世民感觉自己有一瞬间的窒息。

    去年朝廷刚做了普查,目前全国在籍约三百万户,按一户五口人来算,也不过一千五百万人。

    就算是前隋大业年间,最鼎盛的时候天下也不过八百九十万户!死了三千五百万人……那汉家,还能剩下多少百姓?

    李世民不敢想。

    [在我们终于如凤凰涅槃一般浴血重生,建立新中国后。又有别的国家不想让我们过安生日子。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组成了十七国联军,悍然无视我过的警告,不仅侵略朝鲜半岛,更是将战火波及到了鸭绿江的这一边,轰炸了丹东地区的无辜百姓。

    投靠了新爹的日本赫然在联军之列。]

    各个时空的皇帝都皱起了眉头,实在没听过美国这个国家。西方列强,就是说他们应该是个强国,然而西域地区怎么会绕一大圈跑到朝鲜来呢?

    真想知道后世的天下到底是什么样的格局啊!

    [当时迫于国际形式,我们一开始不能公然宣战。但朝鲜半岛的安危实在关系重大,于是伟大的图书管理员派遣了志愿军入朝。

    当时我们的口号是什么?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我们要御敌于国门之外,才能不使平民百姓受到战火的波及!]

    [所以,朝鲜半岛的安危与我们大陆是休戚相关的,否则一旦有失,则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来承担后果。

    可惜千百年来我们对半岛上的政权大多是统而不治,以为让他们归顺、朝贡就相安无事了,直接纳入统治还得倒赔钱。

    但他们不知道,这些看上去温顺的弹丸小国,咬起人来也是很疼的。]

    李善长等文官,因为被天幕戳中了心思,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同样,万历这次的朝鲜战争也不例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