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8 章 148(二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敏以插手的机会。

    她甚至不打算让金法敏能在李唐天子的面前维系住伏低做小的形象,要拿他来当个对照组。

    谁看了不得说一声金法敏倒霉。

    但相比之下,自然是稳定疆土、为大唐百姓谋利更为重要!

    李清月喜道:“那就劳烦老师了!”

    刘仁轨很是无语地看到他这个学生凭借着优秀的心理疏导能力,已从那令人怅然的展望中抽离了出来,一脸期待的表情看向了他,只差没直接将“老师你快走”五个字给写在脸上。

    然而等他刚要走出去,又听到李清月说道:“对了,既然老师要出行,该当会往港口走一趟,也劳烦老师将这封信带过去吧,让人往中原走一趟,帮我将信给送到海州去。”

    刘仁轨转头,稍一沉思就猜出了原因,“跟你那个有些失败的发明有关?”

    大约在半个月前,李清月召集起来了几个木匠,说是希望他们能尝试制作出一种耕作的农具。

    但和那个用来开垦土地的十字镐相比的话,这个新的农具研究进展其实一直不太顺利。

    刘仁轨没具体去问,只知道按照公主的描述,这是个曲柄的犁,能够在水田中便于转向,但再多的东西,就只能让这些木匠自己去瞎蒙乱猜了。

    大略形状的东西倒是很快被做了出来,却跟李清月想要达成的效果相距甚远。

    而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此物在犁地上的效率很是堪忧。

    不好用,就是一件农具最大的过错。

    这不能不让李清月猜测,要么就是她在描述的时候少了什么功能组件,要么就是这辽东的土地太久没有得到妥善的耕作,不能和寻常的水田一概而论。

    “对,就是那个。”李清月很是郁闷地回道,“果然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我还是继续负责敲定大方向吧。”

    顺便继续学习骑射、打磨体力和学习兵法。

    哪怕曲辕犁这种东西是在唐末就已经被研制出来了,按说在方今这个时候,也应该展现出了转变的征兆。

    又哪怕李清月自觉自己不是那种画抽象示意图的甲

    方……

    但很显然,该折腾不出来的东西就是折腾不出来。

    她的系统金手指也仅仅能用于维持她的寿命,没本事给她送来什么后世的基建神器。

    不过没关系,她现在有了个能制作出陆用指南针的匠师人才,想必也能在制作出曲辕犁这事情上给她提供点帮助。

    只要钱给够就行了!

    “好,”刘仁轨点了点头,“我让人将信送走。”

    “此外,”他提起了另一件让李清月颇为关注的事情,“在前往新罗途中我会停在熊津一趟,让沙叱相如尽快赶来此地与你会合。”

    李清月应道:“那就有劳老师了。”

    其实这件事倒是没有那么着急。

    开采金矿可不比开采平壤的露天煤矿容易,更何况是她的人手所找到的这一座。

    金矿的第一处产出地方虽已被敲定,但周遭的分布如何,又要选择哪几个位置作为落脚地来开采,还都是需要时间解决的问题。

    要李清月看来,慢慢来也确实无妨。

    她盘算了一番自己目前需要大量投入金钱的地方,一个便是军备武装,另一个则是炸药研发。

    其中,前者还可以通过熊津都督府获得朝廷的支持,她也没这个必要一口气养出一堆甲兵精锐的私军。

    后者,凭借着早前用那两万匹绢兑换出来的钱财,其实还能再支撑上一阵子。

    更何况,自从抵达泊汋之后,刘神威就已经相当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合适的研究基地了,在目前还在挑选之中,一时半刻间产生不了巨额消耗。

    那么,摆在面前的第一件事,就还是这出诓骗新罗金法敏入局的要务。

    也不知道他看到刘仁轨再度出使,也收到她送去的那封信后,到底会是什么想法了。

    ……

    在六日后,沙叱相如率领着一百多百济亲兵抵达了此地。

    没人知道这位百济贵族出身的将领到底和安定公主商议了一些什么,众人只知道,他在随后的几日还偶尔在泊汋城中走动,却很快以布置边防为由暂时失去了踪影。

    但这出来而又走,好像并没有在此地掀起什么风波。

    对泊汋城中的高丽人来说,这位好像只是来给庞校尉顶班的。

    沙叱相如到的那两日,李清月就如同她给澄心所说的那样,给庞飞鸢放了两天假,准许她亲自往蛇水走一趟。

    是要缅怀父兄也好,是要在亲自见到了此地的交战遗迹后更加振奋精神也罢,总之这对她来说都是一场必经的体验。

    在沙叱相如转去监督金矿后,庞飞鸢已重新回到了她的岗位上。

    从不熟悉她的人看来,她好像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对李清月这个和她已相处了一两个月的人看来,她却比之前沉稳了不少。

    这显然是一件好事。

    李清月目送着她脚步稳健地朝外走去,执行今日的城中巡逻工作,不由在唇角泛起了一缕笑意。

    当然,这份喜悦并不只是因为麾下的部从都在朝着各司其职的方向发展,还因为——

    算算时间,老师应该快要抵达新罗了!

    ------

    五月的中下旬,对于更加偏南方的新罗来说,都已能算是接近夏日了。

    消息送抵新罗王都的时候,金法敏刚在国中巡视归来。

    前年百济覆灭、去年高丽灭国,对于金法敏来说既是危机解除的好消息,却又何尝不是大唐做出的一番敲打。

    他完全可以从那些并无实质性好处的奖励与问候中看出,若是他将自己的不臣之心表露在台面上,只怕在顷刻之间就会遭到来自大唐的打击。

    到了那个时候,比起对上新罗处处占据上风的高丽,新罗当然要更加不堪一击。

    正是出于这样的恐慌,此前他将北汉山城送给了安定公主作为前线据点,如今也没打算将这个地方给收回去,权当是用来和这位调兵有方的小将军攀好关系。

    可光是安稳做大唐的附属国,对于金法敏这等有抱负也有能力的人来说,也简直与酷刑无异。

    所以金法敏还是盘算起了自己的破局之法。

    现在他和大唐的关系,应当还算和睦。

    李唐一口气吞下了高丽和百济的大片土地,其实还处在无法尽数管辖过来的状态。说不定他就还能从中谋划出一点好处来。

    也不怪他想要钻这个空子。

    新罗境内多山,可用于耕作的田地却很少,还稀缺煤铁资源。

    若是始终保持着这样的状态,在别人不断发展的时候他所能掌握的军备就只有那么一点。

    偏偏他还因为继位交接之中的态度,让大唐发起了一场杀到王都脚下的进攻,劫走了他二十万石的粮食……

    所以除了继续稳定民心之外,他必须要向外谋求机遇!

    金法敏一边向着王宫的方向走,一边轻声叹了口气。

    他只是想让新罗更上一层楼,怎么就这么难呢。

    然而还没等他回到寝宫,将沿途之中的疲惫都给尽数清除下去,他就看到自己的近侍顶着一脸的惊惶之色,朝着他急奔而来。

    “慌慌张张的像什么样子。()”金法敏斥道。

    那近侍停在了他的面前,用有些颤抖的声音答道:“大王,大唐的使者到了。?()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大唐的使者到了就到了,你又不是没见过……”

    侍从补充道:“就是……就是粮仓被袭那次到访的大唐使者到了!”

    听到这样的一句话,金法敏方才还挂在脸上的思量盘算甚至是展望,都一股脑地凝结在了当场。“你说什么?来人是熊津都督府的刘长史?”

    侍从重重地点了点头,仿佛生怕金法敏觉得他来报的是个假消息。

    但金法敏怎么会觉得下属敢拿这种事情和他开玩笑。

    他当即朝着身边人吩咐:“替我更衣,传旨下去,说我会立刻在议政殿接见大唐的使者。”

    一想到刘仁轨,他就觉得自己胃疼。

    彼时粮仓火起之时刘仁轨那张从容淡定得过分的脸,有一段时间真是给金法敏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他就算不用脑子去想都觉得,当刘仁轨再度到访新罗的时候,恐怕不会有什么好消息。

    可他琢磨了一番自己近来的表现,没觉得这其中有什么情况,需要大唐再来一次水师突进、王都示威。

    再说了,现在也还远不到新罗的秋收之时,他们就算来了也抢不到东西。

    一想到这里,金法敏顿时就心中平静了不少,以一种在刘仁轨看来仿佛破罐子破摔的状态踏入了大殿。

    只在接触到刘仁轨的目光之时,还能看出他的心情并不像是他所表现出来的那么平静。

    “不知天.朝来使忽然造访,有何贵干?”

    刘仁轨将信举起在了面前,开口答道:“我来,是为熊津大都督给您送一封信。”

    当他抬起手的那一刻,金法敏几乎是出于本能地端详了一番刘仁轨的装束,也在这一刹的打量过后,轻轻松了口气。

    谢天谢地,他这回没带一把刀过来!

    那也当然不会再有什么“一观头颅”之事!!

    ()    千里江风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

    :,

    希望你也喜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