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 019(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  然而弘化公主瞧见的,却是武媚娘张了张口,像是有所顾忌一般并没说出一个字来。又先合上了嘴保持缄默。

    行吧,看起来的确像是有麻烦事。

    直到那琉璃碗中的明艳赤红之色足足少了一半,乳酪糖渍中加重的樱桃甜味都快让弘化觉得有点饱腹感了,这才听到媚娘再次开了口,“我也不知道该当如何与你说。”

    事实上,饶是她自诩心性坚定,遇事不乱,想到今日早晨的这出惊变,也觉得有些手脚发凉。

    当她问出是否是“雨水成灾”的时候,并没有像是上一个问题一样,从女儿这里得到答案。

    但语言可以不回答,动作却可以作为一个回复。就在那一个刹那之间,沉沉压在她腿上的小婴儿忽然安分了下来。

    她的眉头也不皱了,脸色也由阴转晴了,谁看了不说一句这变脸技术当真娴熟。

    偏偏她仰着脑袋看来的目光中充满了孺慕依恋之意,好像完全没有一点不妥,甚至随后的早膳都比平时多吃了点。

    可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还是完全打乱了武媚娘的日程。

    早膳之后她原本应当去拜见陛下的,也先打发宫人去推掉了。

    彼时她抱着小女儿坐在殿中,恍惚问道,若真是雨水成灾该当如何办,竟见女儿毫不犹豫地伸手指向了桌上的沙漏。

    这个动作,让武媚娘更加不能怀疑,此前听到的声音、看到的婴孩举动只是她的幻觉。

    不,准确的说,阿菟指向的不是沙漏,而是沙漏之上的标志——

    太史局!

    眼见这样的一幕,武媚娘不由深吸了一口气。

    不将阿菟表现出的异常以最快的速度告知于他人,是她做出的第一道抉择。

    那么要如何应变阿菟给出的信息,就是她要做出的第二道抉择了。

    就算她以一个母亲和一个长于谋划周全之人的身份,愿意秉持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相信一个婴儿给出的荒诞预言,在具体执行上也难免有些麻烦。

    她总不能跟旁人说,这是她女儿给出的判断吧?

    只怕就算是有一番慈父之心的陛下,也不会相信这种理由的。

    “生而知之”这种东西,放在传说记载里都像是虚构,更何况是真切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那便还

    是得自己来做。

    可这“雨水成灾”,到底会以何种方式呈现,又是否应在了此地,武媚娘不是负责研究气象星斗、山川地理的,只靠着那寥寥几个字,根本无从判断。

    她只能隐约猜测,会让阿菟产生这种警觉,极有可能是会直接降临在她们的头上,就发生在这岐山地界。

    但无妨,专业的事情,就让专业的人来做好了。

    阿菟已经给出一个答案了——让太史局的人来!

    这才有了此刻的邀约。

    武媚娘看着弘化公主,郑重地说道:“我想拜托你一件事。”

    早从武媚娘方才的表现里,弘化就已不难看出,她所要说的事情不简单,但真听到以这等口吻说出托付之言,还是让她先在心中紧张了一瞬。“你先说说看是何事吧。若我力所能及,自然一帮。”

    武媚娘心中有一瞬的迟疑。

    可想到昨日和弘化的交谈,想到她在睡前慨叹的权力二字,想到……想到这出意外或许是另外一个降落在她面前的契机,她心中的烦躁感又倏尔平息了下去。

    她说道:“你放心,我不会将你置于险境的,事实上此事对你而言也不难。”

    “我想请你以征询天文历法与气象星轨之事为由,向陛下请托回返长安,拜谒太史局中太史令李淳风,将这封信交到他的手上。”

    她说话之间,将一封信搁在了弘化公主的面前。

    信没有密封。

    弘化接过信的时候,还见媚娘示意让她将其拆开。

    这其中的意思很明显了,媚娘并没有让她一无所知办事的意思。

    弘化一边拆信,一边随口接道:“若说我是为了吐谷浑向大唐学习,自太史局处征询天时之变,倒也说得过去。寻常人还未必能见到那位一心钻研的太史令,我以吐谷浑王后的身份到访,却必能得到对方迎接。”

    “只是为何要找李淳风?这送信一事,也真有……”

    真有这般好似箭在弦上的紧迫吗?

    弘化刚欲发问,就见那手中的信纸已在她的面前展开。

    其上写道,媚娘于夜半噩梦,梦见五月雨势突来,山洪迸发,渭水涨流,祸及万年宫和其所在岐州。

    都说梦有警醒之意,但贸然告知于陛下,又多有不妥。

    她想到,李淳风乃是岐州人士,对此地的地理水文应当更为熟识,又通晓天文观测与谶纬之术,想请他对此地的情形做出一番观测,以确保陛下居处于万年宫中诸事无碍。

    因此事是由昭仪噩梦所起,不便用于太史令前来的理由,请李淳风先凭借手中的天象资料推断,是否真有暴雨将至,进而引发洪灾与山洪,再到实地一看。

    但不论他在此事上是否有所发现,这出结果的汇报都务必要快!

    能有多快便有多快!

    万年宫中的诸国来使或许会在几日后尽数离开,但参与万年宫议事的官员将领宗亲、随侍宫人以及戍卫兵卒,足有数千人之多,

    山下沿河百姓也以数千户为计,倘若真有雨水成灾,这其中涉及的人命不知凡几,疏散所需要的时间不是好玩的。

    看到这里,弘化公主的面色也不由严肃了起来。

    这还真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虽说她怎么也没料到媚娘找上她是因为这样的要事,也虽然将梦境和现实混为一谈多少有点荒谬,但媚娘敢将此事捅到太史令处,必然有她不便言说的理由。

    这件事也确实不能通过往来于长安的信件,让杨夫人去做。

    一番盘算下来,在媚娘所能接触到的人中,由她去做是最为妥当的。

    “若此事麻烦……”

    “你不必多说了,”弘化本就不是个喜欢纠结太多的人,当机立断答道:“我这便向陛下奏报回返长安之事,如无意外,最迟明日早晨我便快马动身。”

    她本已在媚娘身上下注,无妨再多做一件事!何况谁知道此事是不是也在帮自己呢?

    她拿信而起,倏尔朗然一笑,“你下次干脆点说便是,我又不是不分轻重的人。”

    听到这句回复,武媚娘心中大石终于落了地,“那就有劳弘化了。我会向陛下建议,令薛将军与你同行,保卫安全。”

    “倘若……届时太史令有意出行,无需再行往来请示陛下,直接将人带来万年宫便是。一应责任由我来担!”

    她既已决定在此事上插手,便绝不给其间任何步骤拖延耽搁的机会。

    李淳风马术如何不太要紧,以薛仁贵的本事,总能把人安稳带来岐州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