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7 章 番外一⑥(言情线慎买)(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果然证明他推断没错!

    “……”采叶愈发狐疑,暂时也抛开不提,请托道:

    “如今玉石遗失,要想寻根问踪,必然难上很多。但还是想请郎君,能否帮忙探查一番?”

    “以前便罢,如今榉儿也日渐大了,若能寻得生身父亲,即便不认祖归宗,总归出身分明了。”

    连日来,周郎君的心思已经分明。

    热忱地关怀她和她的亲人,用心地送上许多礼物,言语眉眼之间的情意那样鲜明。

    她不曾眼瞎心盲,怎会发现不了?甚至早在丰收节那日,她便已察觉。

    奈何从那时至今,周郎君就埋头一直用心对她好,却始终不曾点明!

    (方岩:看吧。)

    而她采叶对周郎君的心思,又何曾清白过?

    那样温和、俊朗、赤忱、智慧……的一个男子,偏爱于她,他又怎能无动于衷?

    他们若要成就姻缘,于周郎君而言只差表明心意,但于她而言,则还差了一些外在助势。

    他不会是在意门户之别的人,她也不曾为家贫而自感卑贱。

    她可以自力更生,来日就算与他一拍两散,也能照常活下去。

    有他相守,她会珍惜,若是无缘白头,她也可以自在独活。

    她不曾想过藤蔓一样依附他,并非奔着他的财富而去,正是无欲则刚,也就不需要诚惶诚恐。

    但是,她想要与他厮守,愿意为来日余生过得更好而努力,为之谋划。

    她很期待,也很珍惜未来的日子。

    那么一些世俗的眼光,如果能够消除,并能让他们过得更好的话,她为何不谋划一番呢?

    ——她幼弟的身世,就是她撕开世俗的口子,靠近甚至进入周郎君的天地的一条路。

    正如她方才所说,当时她们不懂分辨玉石,不知道那块玉的贵重,只当是一个寻常信物而已。

    那人留下信物本就是以防有孕,诞下子嗣后或许会认回去,因此才留下一枚玉。

    ——认与不认,真到那时也是权衡利弊后才会决定,留下信物只是那人随意的谨慎缜密之举。

    先前她们根本没做让榉儿认祖归宗的打算,玉丢了没找着也很快丢开这事。

    如今她在收到过周郎君送的玉环、玉簪、玉钩、玉佩……等玉器后,也知道了那块玉石本身的贵重,唯有咸阳城中的贵人才能拥有。

    即是说,榉儿的生父是咸阳城里的贵人。

    到底多尊贵目前不知,但若是榉儿认祖归宗,那她总归有了一门贵人亲戚。

    也算一桩外在助势了,缩短她与周郎君的世俗差距。

    ……

    “……因此,可能是‘游侠’得了玉石,退走时又不慎丢在山道上,结果被我捡到了。”

    周邈把他捡到玉石的事情,挑着简单说了。

    “待会儿我干脆再来一趟,把那块玉拿来看看。”

    “果真是丢的那块,以那玉的品相,非咸阳城里寻常富豪能有的,到时排查起来就容易多了!”

    与始皇陛下赏赐给他的玉差不多档次,拥有者多半只会是皇室宗亲、三公九卿、列侯将相一类人,基本上都能数得过来了,确认排查的工作量瞬间大减!

    “这,可真是太巧了。”采叶听后半晌,感叹道。

    周邈:缘真是妙不可言!简直就像是他们前世修来的缘分!

    张嘴却是:“是啊,太巧了!”

    采叶的感叹其实不止为缘分之巧,也因周邈言辞中透露出的,对排查寻亲的轻巧。

    将咸阳城寻常富豪排除出去了,剩下的都是大秦最有权势的群体,寻常黔首连靠近门墙都不能。

    但他却反松一口气,似乎挨个排查那些大秦顶层权贵们,就是一句话的事一样。

    想来周郎君得贵人赏识一事,远比她们想象中的更货真价实,贵人的身份也要更尊贵。

    稍后,周邈转身就返回取来了之前挖出的那枚玉石。

    经采叶母女俩辨认过,确是同一枚。

    既已确定,周邈当即就应下帮未来小舅子(……)寻亲一事。

    午后时分,八名隶臣中经常跑腿的棉子,接过周邈亲笔写的书信和那枚信物玉石,策马往咸阳城赶去。

    未到日跌,书信和玉石就都到了章台宫的御案上。

    ……

    始皇陛下出手,任何隐秘都将大白天下,区区一桩寻亲小事,那还不是信手拈来!

    ——以上,是周邈对陛下的深深信任。

    嬴政:。

    不过这次也确实没辜负周邈的盲目信任,甚至还有超出。

    就在第二天下午,甚至都不足一日功夫,就已查得水落石出。

    周邈展开回信,是始皇陛下亲笔:

    [其父者,昌武侯成。]

    言简意赅,但信息量惊人!

    “竟然是熟人!”

    这个昌武后他见过,也打过交道!

    伦侯昌武侯赢成,秦国宗室,在王离驻守西域后接任其曾暂代的郎中令一职。

    初次正式打交道,是在抽奖抽到玉米那次的晚上。当时一同见到的还有王戊——接任在蒙恬守上郡后由蒙毅暂代的内史一职。

    至于为何记得那么清楚?因为那天晚上,始皇陛下陪他夜游咸阳市灯会,给他买回一捆甘蔗!

    #有时回忆总是这么突如其来#

    短暂地恍了一下神,周邈继续往下看:

    [朕将令榉,归秦国宗室。榉母及姊,养育有功,母赐爵,姊封公主并赐嬴姓。]

    周邈脑中电光石火的一闪——

    采叶的弟弟嬴榉是嬴成儿子,赢成是秦国宗室,那嬴榉就是陛下的侄子,那采叶四舍五入也是陛下侄女?

    采叶被赐嬴姓,又被封公主……

    再大胆地四舍五入一下,嬴采叶不就是始皇陛下的女儿了?

    那他以后娶采叶为妻,就是尚公主,那他不就是陛下的女婿?!

    始皇陛下,就是他的岳父!!

    爸爸!

    他将喊始皇陛下:爸爸!!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