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 章 彼时的嬴政:迷路之事,寻常而已。(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  海边夏季有台风,几近原始状态的越人建不出稳固的房子,当然不会住在面海一侧。

    而为了赶海——就近获得渔业资源,住在背风处的洞穴之中,才是最佳选址。

    张良开口询问:“可要去与当地越人交谈一番?”

    “不了,我们此行的任务是勘探线路,不是与越人建交。那是彭越,或者以后南征秦军的职责。”

    就和当初修建万里长城时一样,所经之地未必都是大秦疆域,只是边建、边派军队巡守。

    届时也边建边打,或许还没建完,百越就收服了呢。

    虽然现在书信不通,但周邈还是在晚上歇宿时,抄录完今日的勘探数据、充实‘九州秘藏·百越番外篇’后,提笔给始皇陛下写信:

    [敬爱的始皇陛下:

    展信安。

    今天是十月二十六,天气阴。

    我们到了海边。

    曾经与陛下说过的入海口的大城番禺,如今连小渔村都还不是……]

    [我们决定不去与此地越人交流对话,但我做了一个旅游不文明行为:

    在海岸边悬崖石壁上,刻下了——始皇帝五年,十月廿六,仙使邈到此一游!]

    这一封信,直到周邈回到巴郡、恢复通信后,才与沿途写的数封家信一起,送到章台宫御案上。

    彼时的嬴政:……

    皮一下,很开心罢。

    时间线拉回现在。

    第二日清早,周邈一行重新出发。

    溯西江原路返回,自南越进入西瓯。即自后来的南海郡进入桂林郡。

    在离水汇入的地方,自西溯浔江至郁水(郁江)。

    走到半道,上岸后偏西南而行。

    行走在后来的象郡。

    接着,继续向南行,一直向南行……

    ()    跨过数条河流,一直向南行到了中南半岛南端!()

    至于为什么知道?

    ?想看鸦泉的《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当然是面前拦着的一条大河,格外宽阔!

    而且往南看,竟然就是汪洋大海!

    周邈:……这,这难道是,湄那什么河?!

    当晚给始皇陛下写信:

    [……我对天发誓,我只是想提前跑出一个‘交趾郡’!

    可谁让半岛上雨热条件太好,杂草都有几人高,草木遮眼,虽系统地图有南北指向,可也还是太容易迷路了!

    我根本看不清前路,就只能估摸着,一个劲儿地埋头莽跑!

    跑着跑着,嘿嘿,就跑到了南端三角洲了。

    在此我反思三秒钟.jpg]

    [……鉴于任务进度才过百分之五十,我们决定溯大河北上,穿过半岛,进入滇地。

    再沿着历史上五尺道的大概线路,自滇地入蜀郡。

    另,附小画一张:

    旅行周周与大象站一起(将将有象腿高)素描画.jpg]

    彼时的嬴政:。

    还有,这路迷得也太远。

    但他本人都反思过了。

    岂能忍心多作苛责?

    大秦上卿们:啊对对对。

    ……

    周邈一行,溯澜沧江中下游河段(→_→)北上。

    考虑到货仓里的口粮存货,一路只管埋头赶路,星夜兼程,歇宿都在河面上。

    就算偶有野人般的土著,藏在岸边树丛里偷瞧,也都没有靠岸去与人对话建交。

    钢铁神兽头插大秦黑底玄鸟旗、仙字旗,就是一个冷傲!

    周邈:就是一门心思赶路!

    #这是他该为迷路付出的代价#

    穿过了整个半岛,进入了滇地。

    即大秦称呼中的西南夷地界。

    周邈作为大秦仙使,有张良作陪,英布等人护卫,还有典客衙署的‘翻译官’同行,与滇地部落联盟首领——滇王简单地见了一面。

    过程嘛,对方礼遇非常。

    ——毕竟钢铁神兽当面,即便滇王原本高傲,此时也不敢轻视。

    后续嘛,来日刀兵之下见真章。

    临离开滇地前,滇王还欣然同意出借了一名向导。

    之后便是按照计划,大致沿五尺道的东北-西南走向,穿行在密林与聚落之间。

    途中穿过了縻莫、夜郎等大小西南夷势力的地界。

    终于!

    回到了大秦地界!

    “蜀郡!我回来了!”

    周邈双手圈成喇叭,对着山下明显是大秦风格的城镇大喊!

    “小伙子,啷个是蜀郡呐,我们这哈子是巴郡哟!”

    一个上山伐薪的巴郡黔首,大声纠正。

    山林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巴郡治所,江州县哟!”

    “……”

    ()    一阵山风卷过,山中鸟儿嘎嘎嘎——

    江州县,故巴国旧都,现大秦巴郡治所。大概是后世重庆渝中区。

    周邈不得不承认:“我们又迷路了。”

    目的地本来是蜀郡,结果到了巴郡。

    “不过问题不大!”

    周邈看了看任务进度条,“我们还能沿江水顺流而下,到时将这一截河段作为水路的一部分,正好改造一番,修得更容易通行!”

    在三峡工程之前,渝地主城到巫山段的水道条件可没有‘高峡出平湖’后的畅通。

    虽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句,那也是顺流而下的小舟才有的迅捷。

    稍大些的船只,在逆流而上时,遇到险滩时,都要纤夫在岸上拉行。

    又继续找理由:“嗯,蜀郡已经有驰道通行,也该让巴郡也有水陆大道沟通外界了!”

    张良:“……仙使言之有理。”

    韩信:虽然误打误撞,但确实言之有理。

    ‘五尺道’通巴郡,确实比通蜀郡更佳。

    巴郡以水道出巫山,入南郡,则正好与咸阳南出的驰道接上。

    如此一来,整个南地水陆交通线,便是首尾连通了。

    当晚就给始皇陛下写信——

    [……陛下!我们又迷路了!

    但是谁行走在莽荒密林中,不会稍稍迷路偏向呢?

    原本回到大秦境内时,计划是在蜀郡,结果竟到了巴郡江州县。

    但这未尝不是好事,我们决定将错就错……

    虽然不日就能沿驰道回到咸阳,但还是想让陛下早日看到我们一路的见闻。

    于是,这一封连同先前几封写于百越之地、中南半岛上的信,一同寄上。

    陛下!几日后见!]

    彼时的嬴政:……

    迷路之事,寻常而已。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