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4 章 万事俱备,只等开工!(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错疏,于是严令各郡严格征选具名,但凡有一人错漏,便计入年终考绩。”

    棒!灵活又周密!

    周邈向李斯竖起大拇指。

    “果然专业的事,就要专业的人做!”

    始皇陛下和上卿们不可能想不到调动役夫的难题,这不就早有绸缪?

    他果然是瞎操心!

    李斯(被夸的心内小人傲娇.jpg):或许,是都明白指望不了某人,于是便要事事早做准备。

    能者多劳,莫不如是。

    既如此周邈一挥手:“既已万事俱备,役夫名单推上来!”

    除开路途遥远诸郡外,其余诸郡只如旧例,征选、具名、呈递名单。

    如今一十万役夫名单,早已聚齐咸阳。

    蒙毅令殿中四名宦者,推出满满两大车名册,堆得冒尖了!

    周邈看得不由感叹:“这也就是改进造纸术了,有了纸张,要是用竹简木牍,那得多少车啊!”

    以姓名、籍贯、长相悉数记载的详细程度,一片简牍也就能记载一人。

    一十万片简牍……啧啧!堆起来真就山一般高了!

    殿中君臣皆认同周邈的感叹,造纸术的出现、运用及推广,大大方便了大秦方方面面的公务。

    周邈走到车前,熟练地点击提交役夫名单。

    同样是熟悉的音光声效过后,一束蓝色光线在两车名册上缓缓移动扫描。

    第一次见的韩信和英布看得目不转睛!

    这般神通,即便本身不存在基建仙人及其使者,但又与仙人及仙使有何不同?

    不是仙使,胜似仙使。

    这一刻,韩信和英布的想法认知,彻底追上殿中君臣并同频了。

    周邈毫无所觉,只是寻常地扫描提交完毕,查看不合格名单。

    再正常不过了,即便旨令严格,一十万名单仍免不了会有错漏。就是不是主观故意,也有抄录错误的可能。

    “近一千名不合格。”周邈还算乐观,“相比修建驰道时首次征召十万役夫,十分之一不合格的惨状,这已经很好了!”

    周邈又仔细看了看:“路远诸郡中,陛下特意下旨严令,与郡官年终考绩相关,倒是少有错漏。”

    “只有少数几l个郡,有一一不合格的。”

    “但这些不合格的役夫,却已经赶赴对应各郡待命了。总不能叫人白跑一趟、空欢喜一场,或者做了白工吧?这也太不公了。”

    周邈再次苦恼起来。

    那些役夫又没错,凭什么吃这大亏?

    叫李斯或者说殿中君臣看来,错不在殿中诸位,便是白跑一趟、做了白工,又如何?

    权当征调徭役了,做了白工又如何。或者直接遣返回乡便是。

    但周邈的心肠显然更加柔软,也更能体察役夫不易

    。

    可是系统显示不合格,就必须就近在咸阳补充征选,补交名单。

    李斯出了个主意:“不忍路远役夫失望,或许可以先前修建驰道时的名单补录。让那些役夫仍旧应召,领取粮布工装补贴。”

    周邈一整个震惊,“你可是法学大家,秦国法家执牛耳,怎么能行如此冒名顶替之事!”

    虽说灵活行事,但这也太灵活了吧!

    不过这人是李斯啊,那没事了。

    被架上的李斯突然觉得上下为难。

    虽他并不觉得多羞愧,但若制定秦律之人,尚且行事不公正,这确实有损律法威严。

    且天下无不透风的墙,届时被冒名者寻访闹将起来,就又有损朝廷威严了。

    李斯左右为难之际,上首的嬴政大气道:“仍旧在咸阳征召合格黔首,以补交名单。”

    “不属路远诸郡者,仍遵循旧例,急递不合格名单,在出发应召前剔除出去。”

    “但路远诸郡中,已然赶赴长城沿线诸郡,其中不合格役夫者,仍旧应召做工。但言明缘由,并如寻常役夫、如数授衣给食。”

    所谓如数,便是给大秦旧制的赤衣,给大秦粮仓的五谷粮食,虽是比照着寻常役夫的数量。

    但肯定是不如发工装、玉米和棉布的寻常役夫了。

    可是如此,已经是难得的体恤厚待了。

    总比让他们做白工,或直接遣返要来得好。

    冯劫性情颇为嫉恶如仇,觉得应当给予犯错者惩处:

    “路远诸郡中,出现疏漏者,或可令郡中官吏给付不合格役夫的这一笔额外衣食支出,或者罚金布。”

    周邈正欲反驳:那哪儿行!

    与此同时,嬴政:“不可。”

    “既已计入考绩,便不可再罚衣食、金布,无‘一事一罚’之理。”

    “陛下说得对!”周邈几l乎拍手赞同了!

    “这种错漏尚在情理之中,要是罚郡中官吏自负其衣食,或罚金布。”

    “那必然会层层追究责任,到最后不就落到了具名、抄录和乡里吏员等基层啬夫的头上?”

    “基层吏员啬夫,可不富裕。”

    那么大的支出,不得逼死人啊,届时家破人亡也不无可能。

    冯劫也意识到,他的提议不当之处,知错就认:

    “陛下与仙使思虑周到,臣的想法欠缺妥当了。”

    如此有商有量地,确定完善后事宜。

    今日的商讨部署会议,至此便宣告结束。

    散会后,李斯当即去找内史王戊,迅速吩咐下去,立时在咸阳征召九百八十名役夫。

    又一次天降馅饼,咸阳黔首: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果然住在咸阳就是好!

    补录征召的旨令是隅中下发的,名单是在日跌时分集齐并送到六英宫的。

    周邈接到名单,点击提交,全数合格。

    如此这般,万事俱备,只等开工!

    ……

    但在此之前,会议散后的周邈回到六英宫。

    面对的就是怨气冲冲的项小籍。

    周邈(苦恼):头疼。!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