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9 章 征召役夫二十万,修建万里长城(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公元二百一十四年的事,如今还未发生,周邈先概括介绍一番。

    “因为秦长城,是在昭襄王时的战国秦长城,与燕长城和赵长城的基础上,修建连接起来的。”

    “燕赵长城破破烂烂,大秦修修补补。”

    而一说起长城,周邈唯粉觉醒!

    刚说回正题,直接跑题:

    “确实,在大秦一统天下后,百废待兴时,修筑长城,空耗民力,惹得民怨四起,加速了历史上大秦的灭亡。这是黑点,我们得认!”

    “但是,长城的修建帮助大秦及其后数代,有效地抵御了北方草原蛮夷,像蚊子一般烦人的时不时劫掠,且对大举侵犯也有御敌之效!这也得承认吧?”

    “有黑点得认,但甩来的黑锅可不背!”

    周邈一整个怒目圆睁,殿中大秦君臣仿佛又看到当初那个些微疯癫的仙使。

    “什么孟姜女哭长城,在长城寻夫不见,痛哭不已,哭倒了长城,惊动秦始皇。秦始皇听过故事后十分感动,召见孟姜女,将孟姜女纳入后宫!”①

    嬴政:……荒唐!

    大秦上卿们(瞳孔地震):!!!

    “离他个大谱了!”周邈一整个出离愤怒,“明明孟姜女是春秋时期的故事,就算哭倒长城,也该是齐宣王‘乘山岭之上’,修筑的‘东至海、西至济州’的齐长城。”

    “这也就罢了,就当是塑造出来的遭受无限劳役之苦人民的典型形象吧,文学虚构情有可原。”

    大秦君臣(松一口气):虚构便好,便好。

    周邈就很不平:“可明明都是在已有长城上的增建修补,从春秋至明朝,每朝每代屡修屡补,就说我知道的,后来就有隋长城、明长城。”

    “偏就只有秦长城存在似的!整个封建时期,大家社会水平都大差不差,难道他们修建长城,就没有调派罪犯、民夫吗?不是血泪筑成?”

    他不否认长城以血泪筑成,但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都有同样的局限性,可就唯独秦长城被骂呗!被钉在耻辱柱上呗!

    “搞得好像在秦长城之前,就不存在长城,是大秦一朝修出了横跨东西万余里的长城一样!”

    “好像在秦长城之后,历朝历代都没修过长城一样!”

    眼看仙使气得不得了,萧何连忙顺气,“仙使消消气,偏见!都是偏见!”

    周邈看着萧何,心绪奇妙:对吧对吧,明明你们汉武帝也派卫青修过长城!

    但到底成熟些许,没有张口就来。

    反而是‘秦始皇’嬴政本人,情绪最为稳定。

    拉回跑偏的话题:“有‘基建仙人’襄助,若任务允许,倒也未尝不可直接新修万里长城。”

    李斯依旧最先懂得始皇帝心思:“在已有长城上修修补补,是无奈之举,到底不

    如新建的长城,更加坚固。”

    周邈一身反骨:“对,既然现在要建长城,就建最坚固的!赶超号称最坚固的明长城!”

    “不止同样在紧要地段关隘,用条石和青砖修筑,便是在不紧要的地段,也可就地取材,切割条石、烧土为砖,修筑最牢固的长城!”

    做梦又不犯法!

    既然要做梦,就梦个大的!

    “……”嬴政只能附和,“若任务允许,如此最好。”

    事实上,殿中大秦君臣已有所猜测。

    若仍旧像修建驰道时一般,有钢铁神兽相助,分担了最繁重的劳役。

    那如今修建长城的任务,征召二十万役夫,数量翻倍,若是在已有长城基础上修补增建,即便是限时一年,役夫数量未免也多了些。

    ——毕竟八方驰道,可比万里长城的里程数,长得太多。

    而若假设是新建万里长城,就显得合理了。

    “不到最后任务揭晓,谁也不能断定。”王绾一贯求稳,“但勘探长城线路时,倒是可以有所准备。”

    冯劫直击要害:“勘探时,并不局限于已有秦长城、燕长城和赵长城的路线,重新规划一条路线出来。”

    一如当初的驰道线路勘探,虽走已有的大道,却也穿山越谷,取直走小径。

    重新规划出驰道线路。

    蒙毅自觉地取来舆图,在书案上展开。

    众人围拢,开始商讨规划线路。

    “有勘探及载人钢铁神兽,那便先不考虑路线难行与否,只管按最佳线路规划。”

    跋山涉水,山路难行?交给多地形勘探载人机器人,他们只管一往无前!

    万一走不通,临时绕道便是。

    “……东至辽东郡马訾水(鸭绿江),显然不够。还需往南延伸一截,至少把驰道包裹在内。”

    很快就讨论并达成了一致意见。

    “西起陇西郡临洮县,必然也不够。得西起西域东郡,方可将长城防御力量,延伸到驰道所至之地。”

    最终画出的路线——西起西域东郡,具体是郡治所在的哈密北方,吐鲁番盆地北坡。

    而后向东,穿过草原,进入阴山山脉南坡。

    长城西段这一段,几乎是后世‘公鸡’背的线条西段,稍作平行南移。

    接着继续向东,沿燕赵长城走向,至辽东郡辽水(辽河)。再折向东南,渡过马訾水(鸭绿江),继续伸入半岛,至后世的平壤以北。

    长城东段这一段,则与历史上的秦长城东段,走向大致相同。

    周邈看着规划出的长城路线,不能再满意了!

    但就一个问题——

    “匈奴西南的大片草原,也被圈进了长城以内。蒙大将军要多费心了。”

    费心把后来草原西南,阿拉善高原在内以南的大片高原、草原、戈壁、流沙之上,以匈奴为主的游牧部族,或收服,或驱逐。

    王贲领军作战经验丰富,信心十足:“问题不大!前期勘探线路时,穿过匈奴地盘的草原,不难来去自如。”

    就像当初过月氏、入乌孙,终至西域楼兰之外。

    “在正式动工修建长城之前,率兵在草原上游走几趟便罢了。”

    如今的匈奴,部落零散,莫说抵挡秦军骑兵,便是役夫队伍,都未必能形成威胁。

    至于如今的匈奴单于,可不敢集结大军南下。

    “动工之后,派一支骑兵,在草原沿线东西游走即可。”

    长城建成之后,守住边城关隘,更无需担忧匈奴胡人之患。

    “那就好。”周邈放心了,“路线规划完毕,只等上路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