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 章 这场合,根本冷静不了一点!(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报喜:“陛下明天就要登封泰山,后天则降禅梁父山,你正赶得巧了!”

    “可以去找太祝叔孙通,叫他把你也安排进去。”

    王贲也是喜形于色:“那是赶得巧了!”

    蒙恬、冯劫同样在外,就没赶上随从陛下封禅,却叫他好运赶上了!

    嬴政:“去罢。过后父子可团聚一番。”

    王贲先去找叔孙通报备,确认明天封禅有他一足之地后,就去找儿子王离……

    “逆子!!!”

    据说始皇帝登封泰山前一日晚间,行驾驻地外的护卫营中,有怒吼阵阵、惨叫声声传出。

    探寻之下,得知是王家父子上演了好一出父慈子孝。

    周邈:始皇陛下这是……向王贲告状?

    也对,博浪沙刺杀时,王离犯的错误虽非蓄意,却确实让始皇陛下受惊了。

    在论功过之前,受他父亲一顿教训,是他应得的!

    ……

    孟秋七月二十五,始皇帝嬴政登封泰山,仙使及群臣并百家博士随从。

    修理扫除后的山道平稳归整,沿着如屏风竖起的山峰直上云霄。

    队列一如礼祠峄山当日,始皇帝嬴政乘坐六抬辇舆,仙使周邈乘四抬肩舆,奉常官员抬三牲、礼器等物随后。

    大秦上卿及列侯乘两抬肩舆随从,中低阶官吏、百家博士及隶臣妾、士伍等坠后。

    登山封祭的人车长队,行在泰山山道上,连绵十数里之长。

    平旦时分,日夜交替之际,开始登山。

    三个时辰后,隅中时分,銮舆登至峰巅。

    峰巅之上,已新筑圆坛。

    坛广六丈、高六尺,仅留一抔土、一圆坑待填封。

    一如礼祠峄山时一般,叔孙通自去准备登封典礼。

    嬴政、周邈及大秦上卿一干人等,旁侧暂歇,或饮水、或添衣,抑或观景。

    “果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

    周邈立在泰山之巅,真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

    黄河西边逶迤而来

    ()    ,又窈窕如丝地流向东面群山。

    极目四面八方,只觉天地悠然,所见皆渺小。

    仙使周邈的情绪是鲜明外放的,豪气万丈,兴奋难掩。

    前方的始皇帝嬴政是负手而立,远目寰宇,面容沉静。

    唯有眼底,隐有丝缕雄心豪气。

    “有生之年,朕愿再登封泰山。”

    然始皇帝本就无需隐忍内敛,亦敢于宣告他的雄心。

    出巡以来,深感陛下身边‘第一巧言宠臣’(自封的)地位受到威胁的李斯,正欲吹捧。

    就被副业是‘彩虹屁气氛组’的仙使周邈,给抢先了。

    “陛下必能如愿!二登二封,都太保守了,姑且先定个六登六封的小目标!”

    大秦数以六为纪,六登六封就是最尊贵吉利的数字!

    “本使掐指一算,以后会有个皇帝,六次登封泰山。既如此,陛下亦行此六封泰山之举,又有何妨!”

    (汉武猪猪帝:哈秋!)

    李斯:论奉承陛下,还得是仙使,他李斯甘拜下风!

    抱拳退下.jpg

    大秦君臣:“……”

    泰山之巅一时寂静,只闻秋风呼啸之声。

    最终,百家博士首位的刘季,先高声道:“陛下眉寿万年,功绩千数!”

    百家博士随即异口同声道:“陛下眉寿万年,功绩千数!”

    功绩以千论数,别说六封泰山,就是封一千次也行!

    一身金红礼服的仙使,在袖口向刘季竖起一个大拇指!

    周邈:刘季你是会的!

    刘季:嘿嘿,哪里哪里!

    李斯:刘季果然又是一劲敌!

    “陛下眉寿万年,功绩千数!”

    心里想着劲敌,嘴上跟着高喊。

    “陛下眉寿万年,功绩千数!”

    如是三呼之后,方才停下。

    嬴政:……

    “善矣。朕亦以此自勉,多创功绩,方有颜数封泰山。”

    无功无绩,他没那脸面六封泰山。

    “然也须谨记,不为寻乐而东巡,不可奢靡排场、侵扰黔首。”

    嬴政其实也没那么强烈的愿望,固执地数封泰山。

    “来日朕若触犯,诸卿可犯言直谏。”

    周邈积极踊跃:“好的好的!我会看着陛下的!”

    “臣等亦然!”

    典礼之前的歇息间隙,大秦君臣又立下一个小目标(嬴政:别算上朕),并许下共勉监督的承诺。

    歇息结束,典礼正式开始。

    ……

    太祝叔孙通立于圆坛旁侧,高唱辞文,引导君臣列队肃立。

    尔后奏黄钟,歌大吕。

    百家博士舞云门,以祀天神。

    周邈:这云门舞,大气又庄重,高低得是一个春晚群舞节目!

    舞罢,百家博士退场。

    泰山之

    巅,大乐再奏。

    在大气恢弘、庄重肃穆的乐声之中,叔孙通开始唱颂铭文: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脩饬。……”①

    “仙使降秦,缮理咸阳,始治驰道,普惠万民……”

    周邈:嘿嘿!峄山石刻也有这个意思,老生常谈老生常谈了哈哈哈!

    “科举取士,擢贤选能;修治驰道,通达海内。”

    周邈:哈哈哈!虽然是历数的始皇陛下功绩,但也有他参与出镜啊!

    嘿嘿嘿……

    #嘿嘿嘿泰山石刻也有他一笔嘿嘿嘿#

    嘿嘿嘿.jpg

    “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②”

    语毕,大乐之声高扬。

    间隔片刻,叔孙通再扬声:“献礼!”

    于是奉常下太祝的礼官十八人,捧抬三牲及金玉礼器,络绎上前。

    又在圆坛下停住,分列两侧,夹道以迎始皇帝嬴政初献礼。

    嬴政手捧一卷玉册,当先升坛献礼。

    尔后礼官捧抬献礼,再又退下。

    嬴政摊开玉册,颂道:“朕即秦王,廿二六年,御极皇帝,已至二载。”

    是以始皇帝口吻写的祭文。

    首先写了始皇帝封禅的起因:“仙使降秦,嘉瑞应之,襄助于朕,当谢天功。”

    周邈(心内小人狂呼奔跑):啊啊啊!始皇陛下亲口说啊,亲口说他是大秦嘉瑞!

    #啊啊啊啊就算立刻从这泰山顶上跳下去他这辈子也值了!#

    嘿嘿嘿魂魄离体升天.jpg

    再讲述了登封典礼的过程。

    并接着赞颂三皇五帝及先王功绩,然后说他自己的功绩:“兴兵诛贼,平定天下,海内郡县,法令一统……”

    周邈:始皇陛下功过五帝、德超三皇!

    功过五帝!德超三皇!

    心内小人摇旗呐喊.jpg

    再向天提出:“朕居功德,不祈天佑,唯乞天恩,福我万民。”

    周邈:不愧是他那迷人又霸气的老祖宗!就是这样,陛下有功有德,不需祈求上天庇佑,唯有乞求上天降下恩泽,福佑大秦万民!

    最后,再表明态度:“道观政功,名非从欲,封土筑台,以告天神。”

    周邈:对对对!一切都看政治功绩,才不屑那些虚名!

    嬴政颂毕,周邈整个人虽还端正地站在祭坛下首,但在后面人看不见的角度,已经激动得热泪盈眶,颈面泛红!

    这场合,真的是不能冷静一点!

    嬴政居高临下,一眼从后往前扫过随从群臣。

    收回视线时,在坛下近前一顿。

    “……”

    周邈:根本无法淡然处之啊!

    始皇帝颂完铭文,接着太祝叔孙通接过撰写祭文的玉册礼器,置于未封的圆台小坑中,再填上封土。

    便宣告此次升坛以封泰山典礼完成!

    历史上的秦始皇登封泰山时,所封所藏皆秘而不宣,后世无人得知。

    眼前的始皇帝嬴政,可知是以玉册封祭。

    周邈:现场揭秘历史!

    当然,早已在周邈穿越到大秦时起,这里的始皇帝嬴政便已不再是历史书上那个秦始皇。

    周邈又突然想起后世网上的一种致富方法——去泰山挖宝贝,能挖到许多玉器、礼器、金银宝贝,一夜致富!

    若他穿回去,第一时间就来泰山挖始皇陛下封藏的玉册!

    就封在祭坛之中,多好找啊!

    #一天一个致富(入狱)小技巧get√#

    ……

    登封典礼圆满结束。

    稍作歇整,便起驾下山。

    来时自阳坡登山,回时由阴坡下山。

    今日天朗气清,云高风淡。

    未曾出现登山走到半途,天色突变,狂吹大风,陡降暴雨,诸如此类戏剧之事。

    等到下山时,一样是风朗气清。

    临到山脚,将将结束登封泰山之行时,反见晚霞漫天!

    太祝叔孙通反应最快,大呼三声:“吉兆!吉兆!吉兆啊!”

    随从史官快速掏出速记刀笔,在一片宽扁木牍上,迅速写画……

    【……归途逢庆云漫天,是兆应也。

    二日,降禅梁父。亦完祀,有庆云也。

    ——摘自《秦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