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雏鸟离巢,终有一别(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言之有理,你也一路多保重。”

    王绾你说你刺激他做甚!

    “冯御史,你……你就笑口常开吧。”

    天生不爱笑·御史大夫·冯劫:“……谢仙使,亦祝仙使一路载歌。”

    “蒙内史,如果你离开去上郡前,我还没回咸阳,就恕我不能为你送行了。”周邈把对王贲说过的话再说一遍。

    又格外伤感道:“那样的话,我们下次见面,也不知道是多久以后了,或许再见我都能称呼你蒙大将军了。”

    周邈一脸的离愁别绪,告别也是情真言切。

    但是,蒙恬深知他禀性:“你只是出巡一趟,且任务紧迫,沿途还要紧赶路程,顶多月余就回咸阳了。”

    “何必像是永别,再无相见之期一般?”

    李斯:何必揭穿他呢?雏鸟离巢是会恐慌的,尤其还是身在异乡的大秦。

    即将离开最信任的陛下羽翼之下,还不允许人家依依不舍一会儿?

    “……”

    周邈语塞。

    周邈选择忽视,继续道别:“李廷尉,你……你就好好生活吧。”

    听得出来,是实在不知道说什么。

    李斯:“……仙使且去罢。”

    亏他还在心中为你周邈谴责蒙恬,可走你的罢!

    终于轮到始皇陛下了,但周邈苦兮兮的还没来得及开口。

    嬴政面上倒也看不出愁喜,只是说:“若有事相禀,可将文书署‘急’字,如此驿传便会立即传送,不作耽搁,两三日就能送抵咸阳。”

    “我知道,出土的睡虎地

    秦简中‘行书律’有载:‘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过……”

    周邈眼睛逐渐亮起,确认道:“这所谓‘有事’,是如何界定呢?”

    嬴政:“你自行界定。”

    周邈似懂非懂。

    李斯:愚钝!陛下都这样说了,那便是但凡你想家了,都能寄急书回咸阳!

    但萌新社畜的周邈尚且正直善良,“我记得‘行书律’后面还跟着一句:‘不急者,日毕,勿敢留’。

    那如果是万分紧急的大事,我就给陛下寄急件,不然我就给陛下寄普通件就行了!”

    总不好因为不甚重要的琐事,就给始皇陛下寄急件,这不是占用了公务资源嘛!

    没错,正直善良的周邈,已经决定在禀报公事之余,掺杂私信寄给始皇陛下。

    #离家的游子难免会想和家中通信的#

    “……”

    嬴政:“可,你自行衡量便是。”

    “好的!”周邈得到始皇陛下允准,高兴之余也有点心虚。

    于是忙招手叫来扶苏:“扶苏扶苏!你快来和陛下告个别!”

    “父子分别,不好好道别怎么行!”

    扶苏:像你这样吗?

    但扶苏终究是厚道的,从善如流上前来,郑重地向嬴政揖礼道别:“陛下,臣在此拜别,愿陛下在咸阳身体康泰、事事顺心。”

    嬴政对长子扶苏道:“此去一趟,对于大秦及你自身,何其重要,你想必有数,且慎重对待。”

    扶苏郑重道:“唯。臣行事必三思,事事以仙使及任务为重,绝不敢令一事有损于大秦及仙使!”

    “善。”嬴政见到了扶苏的郑重和决心。

    离时千言,终有一别。

    周邈终究是踏上了马车。

    想到以后还可以寄信回来,也勉强没那么不安了。

    骑兵开道,士伍护卫,车队终于动起来。

    “陛下!大家!我走了!你们在咸阳好好的,我很快就回来了!”

    已经行出三十来丈的车队里,周邈钻出主车,站在车辕上探身向后面的人挥手告别。

    仍旧立于大门外的大秦君臣,见到探身挥手的周邈,都没有挥手回应,只是目送。

    除了王贲——“去吧去吧!一路好走!”

    周邈终于钻回车中,车队继续前行,越行越远。

    然后王贲就迎来了其余人的目光洗礼。

    被目光攻击的王贲表面憨厚乖觉,实则心里嘀嘀咕咕:

    谁叫你们自己不挥手回应的?这会儿却来目光审判他!

    要

    是真不想送别,倒是车队开拔时,就立马掉头回去啊,等在这大门外做什么?

    深秋早晨的凉风格外和畅吗?

    ……

    周邈一行浩浩荡荡,在咸阳城中穿街过路,行了小半个时辰,才出了咸阳城。

    不曾停下,继续前行。

    走到日中末时,周邈惯常吃小食的时候了,队伍停下来。

    周邈从车厢中钻出,入目之处,道旁荒草深深,方圆不见人烟。

    真切地意识到,他已经离开咸阳城有一段距离了。

    出都出来了,就好好做任务!

    自我告诫打气后,周邈就开始做正事了——

    吃小食(午饭)填肚子。

    扶苏安排着轮班暂歇,王离和章邯则巡视防守,排除虫蛇毒物等。

    英布率武士护卫主车四周。

    而方岩指挥马钱子等人,很快搭出一张小几,摆出小食——肉脯、蒸饼、饼饵、山楂甜浆和橘子。

    蒸饼和饼饵都是热乎乎的,因此蒸饼暄软香甜,饼饵汤汁丰富。

    虽然看着样数不多,但在行路途中能吃上一口热饭,已经殊为不易。

    周邈吃着饭,见到在后面侍候的两名新增隶妾,想起还不知道她们名字,于是问道:

    “你们两个新来,我还不知道你们叫什么名字呢。()”

    两名隶妾闻言,赶紧上前来。

    两名隶妾能选到仙使身边侍奉,首先身份便似方岩等人一般,是绝对可信的。

    其次为了仙使形象,就像方岩等人长得无一歪瓜裂枣,这两名隶妾长相也颇周正。

    再者,本就是为路途中或要与妇人打交道而选的,两名隶妾也不是天哑。

    两人近前来后,便依次答道:“禀仙使,妾名霞。★()★『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隶臣妾大都无姓无氏,甚至就像马钱子等八人一样连名都没有。

    周邈也不惊讶,点点头,并记下了长相:“霞,赤云气也。是个好名字。”

    霞她们早就受过方岩的训话指导,此时便笑着谢道:“谢仙使夸赞。”

    周邈又看向另一名隶妾,不必开口问,对方便道:“禀仙使,妾名厌。”

    “燕,白颈鸟也。燕燕于飞,燕也是个好名字。”

    周邈知道时下的人取名,大都是源自眼前所见之物。

    出生时正好天边飞着晚霞,抬眼看见,便给女儿取名霞。

    出生后,走出房门正好看见檐下燕子飞来,于是取下名字:燕。

    自然而然地,周邈认为第二名隶妾的名字叫燕。

    “谢仙使。”认下赐名,自此她就叫燕了。

    认识完新加入的两名隶妾,周邈又把目光看向替他驾车的车郎。

    没错,正是上次咸阳跑图时,与蒙恬一道,驾车的那位车郎。

    人员安排时,只提了王离、章邯、英布、扶苏和方岩等人,但并不意味着就只有他们几人随行。

    像是扶苏还带了十来个吏从,王离和章邯也都各自带了裨将和吏从,如此才能确保及时处理事务。

    整个队伍庞大的很!

    “嘿!”周邈向车郎打招呼,“之前竟一直忘问你姓名了,这次一道出行,理当认识一番才对。”

    车郎报上姓名:“某杨樛。”

    ()    “你就是……”周邈勉强不算生硬地转个弯,“叫杨樛吗?哪个樛字?”

    “孪生之树、绞缠之藤的樛。”

    “原来是这个樛字。”周邈点头表示明白了,并开启社交模式:“路途遥遥,之后请多指教。”

    爵位五大夫的杨樛连道不敢:“仙使客气,之后路途颠簸,还请仙使多见谅。”

    “无事,道路不平,怪不着你。”

    于是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快速熟悉起来。

    至于周邈咽下去了半句话,补充完整就是:你就是那个五大夫杨樛啊!

    杨樛倒不是什么历史名人。

    只是因为在始皇帝二十八年时,随从始皇陛下东巡,有幸在随从人员末位,被太史公记下了一笔。

    周邈也只是听见熟悉的名字,突然一惊而已。

    但现在出门在外,没有始皇陛下撑腰,他已经学会嘴上把门了!

    #离开始皇陛下的第一天:开始成长#

    ……

    之后的数天,也都在赶路中。

    日出启程,日中暂歇,黄昏落脚。

    如果正好遇到驿传,周邈便在传舍里休息。

    若天黑时在荒野,便就地扎营,周邈则在车中过夜。

    至于其余人,或在车中、或在帐篷中休憩,更多是彻夜轮班值守。

    出门在外,安全为重,各自职责所在,周邈也不会说所有人都一起休息的话。

    队伍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线,在几个向导同时引路下,走大路就坐车。

    穿小径就骑马或步行,车呢就拆成部件扛着,马呢就牵上。

    在颠簸、枯燥、疲累地行进数日后,队伍到了一个周邈很熟悉地名的地方——阳武县。

    阳武博浪沙,张良雇大力士以铁锤击中副车,刺杀始皇帝未遂的地方。

    队伍进入阳武县时,周邈心中感叹道:阳武县啊,张良人都在咸阳了,这个县名还能驰名天下吗?

    只是提起阳武这个地名,周邈总觉得除了张良外,还有其他什么人,提起他也还会想到阳武。

    可就是没什么头绪。

    周邈向来不纠结,想不起来就干脆抛开!

    ……

    仙使周邈队伍出行,并非易服隐踪的微服私访。

    如此大的队伍,想隐踪也不可能。

    早在周邈出咸阳的头一天,诏令就已经下达沿途郡县。

    若仙使队伍入城或经过,须听令行事,或给予方便,或补给所需。

    而与仙使出巡的诏令同时下达的,还有另一道奇怪的诏令:

    令沿途各郡县,征召素来德行良好的黔首为役夫,先行具名以待应役,一户限一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