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 Chapter41(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想再次出征。去年是初战,没有与牛津的水上对抗

    经验,今年我有把握一定能够夺冠复仇。”()

    布兰度顺势问:“代表学校比赛的选手是怎么选拔的?以我浅见,校队教练应该邀请学长们回校传授经验。知己知彼,今年就能一举获胜。”

    ?本作者山海十八提醒您《[19世纪]危险迷人“B先生”》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被你说中了!二月以来的每个周日下午,我都回剑桥做赛船顾问。”

    佩林扬起眉毛,泄露出内心的激动。

    显然,他是真心喜欢赛船,否则也不会将两个半月的休息日都拿出来做同一件事。

    其中也不乏一雪前耻的想法。

    他兴致勃勃详细讲起了如何帮助校队培训,总结的失败教训,悉数传授给参赛队员。

    “自从去年九月底提出联赛,十月中旬就筹备起来。客观地说,今年的校队成员的水平比去年高。

    去年只是剑桥与牛津的水上爱好者兴起约架,备赛时间短到只有两个月。今年不一样!八位划船手与一名舵手,先通过各学院推举,然后一轮轮比赛选拔出来。”

    佩林眉飞色舞地说着几轮选拔如何进行。

    他还颇为自信地表示在牛津安插了“卧底”,去悄悄观察对方选出的队员。得出结论,今年牛津队的实力不如剑桥队船技高超。

    布兰度没有泼冷水。

    就许你搞谍报,不许牛津也搞谍战吗?说不定对方来个谍中谍,放出烟雾弹,故意不让你知道真实的牛津校队实力。

    这些话不必讲出来打击兴致正浓的佩林。

    体育竞技不到最后一刻,总有反转再反转的可能性。

    她颇有耐心地听着,时不时给出积极肯定回应。

    此时,无需理性客观,闭眼站剑桥就对了,谁让她是准剑桥人。

    等聊完选拔船员,说起了赛道选择。

    布兰度:“选择威斯敏斯特河段进行比赛,临近威斯敏斯特宫,观赛气氛肯定非常热闹。

    比赛当日,泰晤士河是不是会局部封河?您在水务部工作,刚好负责相关事宜吧?”

    “确实。”

    佩林提起这件事,那股兴奋劲就散了,而是多了些许烦躁。

    “这段河道事务原本与我在的小组无关,但今年赶上首届两校联赛。它不仅仅是学校的比赛,政府方面也很重视。

    疏通河道、当天封河等等事宜,要交给一个有相关经验的人。以往没办过这种比赛,经验就要从去年热身赛的队员里找。”

    去年两校比赛总共十八人参加,其中毕业生有十人。仅有佩林一人进入水务相关岗位。

    佩林被抓了个正着,“上帝知道,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比训练船员要麻烦许多。”

    他也不多抱怨,只提了这一句。

    布兰度:“为了比赛顺利展开,辛苦您了。”

    她没有追问。

    如今,两人算不上熟稔,聊船赛能聊得深入,但其他事情就要把握尺度。

    眼看一杯咖啡见底,是该结束这顿下午茶了。

    布兰度仿佛只为让

    ()    这次见面在愉悦气氛中结束,似不经意地提起一件事。

    “说点开心的。此去博罗代尔山谷,激发了我对铅笔制作相关的兴趣。顺手一查,发现法国居然在前年发明出一款削笔器,可代替习惯小刀削笔。”

    佩林立刻坐直身体。

    虽然他不管理家族产业,只拿稍许分红,但仍有这点商业敏锐度。

    代替传统小刀去削铅笔?

    会对家族经营的文具生意产生影响吧!

    小班纳特先生所谓的“开心”又在何处?

    佩林竖起了耳朵。

    布兰度仿佛就是热血少年,不争利益只争一口气。

    “巴黎有的,伦敦岂能没有。不仅要有,更要比它好得多。我正好闲着,也搞了两款削笔器,它们便捷、实用又美观。如果您有兴趣,改天也来试一试?”

    佩林:必须有兴趣!

    “好东西,我肯定要试一试。请您务必留下联系地址。明天下班,我就去瞧一瞧。”

    佩林答得极快,就让布兰度当场写地址。

    他将纸片折好,妥帖放入随身记事本中。此时也明白了今日布兰度邀约下午茶的缘由。

    欢快地闲聊船赛不假,但也为提一句削笔器发明,希望与大卫家做成相关生意。

    这生意能做吗?

    佩林认为只要产品不错,九成能达成合作。

    反正都要合作,他当然要选相处愉快、脾性相投的合作者。

    下午茶在双方的微笑中结束了。

    布兰度下了鱼饵,佩林也表示了想吃的意向。

    具体怎么吃,那要另外详细商谈。

    布兰度把议价事宜交给了于连,不管大卫家派出什么人来谈。

    接下来半个月,她的日程安排是深入伦敦大街小巷。

    这辈子来过伦敦两次,总共停留不满两个月,但此前忙着搞削笔器发明,没能深入逛一逛伦敦。

    即便手握伦敦指南之类出行书籍,看再多别人写的文字介绍,都不如自己实地走一趟。

    这一侧,布兰度轻装出行。

    仅带了饮用水、记事本、铅笔,开始日出夜归地畅游大伦敦。

    那一侧,于连先以四百英镑卖出了两款削笔刀的专利,又将《铅笔100问》的科普书以一百英镑售出版权。

    从80英镑到100英镑,别小看二十英镑的涨价,它突破的是图书市场的潜规则!

    6月3日,于连将谈妥的合约放到了布兰度面前。

    “小班纳特先生,请您过目。如果没有问题,明天就能签约。”

    布兰度认真翻阅,满意地点头。“等霍斯律师审核一遍,没有法律漏洞再签。”

    大卫家给出四百英镑的专利买断费不足为奇。

    让她略有意外的是大众知识出版社,报价一百英镑购买新人科普书的版权。

    布兰度问:“大众知识出版社是新开设的?去年,还没在伦敦

    见过它。”

    “五月初刚刚成立。”

    于连表示这是他精心选择(),挑出来的潜力黑马。

    “这个出版社的名字让人陌生≦()『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但提起它的股东,您应该有点印象。来自爱丁堡的钱伯斯兄弟,不满三十岁,但在廉价图书行业有十几年的从业经验。

    今年,钱伯斯兄弟决定开设出版社,在爱丁堡创刊自营科普类杂志,在伦敦也创办《泰晤士趣闻早知道》周刊。”

    布兰度听闻过钱伯斯兄弟,上辈子就听说过。

    兄弟俩在大众书籍行业占有一席之地。

    他们在1860年出版的《钱伯斯百科全书》,极好地顺应了时代浪潮。

    面向日益扩大的中产人群,打破了传统权贵与普罗大众对于知识的认识壁垒,在传播科学知识中起到了积极作用。①

    钱伯斯兄弟的发迹,不是一蹴而就的。

    布兰度现在见证了图书出版业新秀的崛起。

    两兄弟愿意给新人科普写手100英镑的超市场价格版权费,足见他们的眼光独到且敢于投资。

    于连又说:“我侧面询问了,钱伯斯兄弟欢迎有共同理念的投资人加入,那会让大众知识出版社在伦敦站稳脚跟。出版社还有一位股东,您可能也有印象。

    爱德华·冯·菲利伯特先生,看上去古板,实则不失温和。他提供了新型印刷机技术支持。我去参观了印刷厂,更觉得这是一家颇具潜力的出版社。您有意向去瞧一瞧吗?”

    布兰度笑了,“索雷尔先生,您真敬业,超额完成任务了,是连投资目标都找好了。”

    这会,她就一个小疑惑。

    冯·菲利伯特,那位拒做面具的剧院新老板,竟然被于连认为性情温和?那位真不是态度异常冷漠吗?

    开玩笑地想,他该不是吃错药了吧?

    *

    埃里克最近心情很好。终于,他等到了B先生的回信!

    尽管一封信不足一千字,但让他在二十天中每次推开窗看大雾里的伦敦,都能看出天空晴朗,感觉到鸟语花香。

    6月4日。

    正在他期待第二封信何时再来时,先来了另一个消息。

    《泰晤士趣闻早知道》周刊编辑丹尼尔来了,他带来了一封古怪的警告信。

    “您看,是对两校船赛的警告。”

    丹尼尔递出信纸,就看上面写了一句话。「立刻停止举办牛津与剑桥的划船比赛,否则血染泰晤士河!」!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