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 章 战西京(五)(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路:“卫御史,韩阁老有请。”

    卫瑾瑜并无多少意外,跟着内侍到了韩莳芳所在值房。

    韩莳芳正坐在书案后闭目养神,卫瑾瑜入内,垂目行过礼,韩莳芳睁开眼,道:“这是私下,不必与先生这般客气,坐吧。”

    卫瑾瑜并未动,而是笑道:“先生召我过来,应是要训斥或责罚吧。”

    韩莳芳盯着少年看了片刻,亦笑道:“如今你是有师父的人了,就算要责罚,也轮不到先生了。”

    “只是,瑾瑜,先生是瞧着你长大的,你是什么样的人,旁人兴许不清楚,先生却是再清楚不过的。顾氏百年世家,实力雄厚不假,可规矩也严,最重门风,顾凌洲此人,一生清正,眼里容不得沙子,最重一个忠字。你当真觉得,他可以如先生一般理解你,理解你的所作所为么?你有没有想过,若是来日他知道你做过的那些事,会如何看待你,还会不会认你这个弟子?今日凤阁议事,你也瞧见了,无论何时,忠君二字,在顾凌洲心里都是排在第一位的。”

    “雏鹰长大了,总是想振翅高飞的,可也要选对合适的枝干才行。”

    卫瑾瑜轻一扯唇角。

    道:“瑾瑜是什么样的人,瑾瑜自己自然清楚。”

    “可纵然瑾瑜拜入顾氏,并非上佳选择,那先生呢,在先生心中,瑾瑜又何尝是第一选择?”

    “既然世上没有完美的枝干,栖在何处,又有何区别?至少,顾氏亲传弟子的身份,能护我周全,能助我在仕途上更进一步。”

    语罢,卫瑾瑜视线落在书案上的一副笔架上,笔架正中,悬挂着一只青玉湖笔。

    卫瑾瑜道:“这只青玉笔,笔毫未干,笔身莹润,想来是先生最爱重的一支笔。先生鲜少将喜好露于人前,赠笔者,想来是先生十分爱重的人。”

    “倒是瑾瑜愚笨,跟随先生这么多年,都不知先生喜欢青玉。”

    韩莳芳皱眉。

    “你素来懂事,怎么如今也学得计较这些细枝末节之事?”

    卫瑾瑜再度自嘲一笑。

    “没错,自小先生便教导我,不要在意细枝末节。”

    “只是这世上,人到底都是有偏爱的。作为永不可能被偏爱的那一个,时间久了,总是生出些不平不忿。瑾瑜甚至有时忍不住想,当年先生肯出手将我拉出深渊,究竟是为了什么?”

    “时间不早,瑾瑜告退。”

    语罢,少年郎恭敬而疏离地行一礼,退出值房。

    韩莳芳深吸一口气,闭目,搁在案

    ()    上的手因怒火盈胸而倏地握紧。

    **

    接下来半月,兵部一连发出了七道令牌,召谢琅班师回朝。

    然而七道令牌,道道石沉大海。

    谢琅以青州城满目疮痍,狄人随时可能卷土重来为由,请求带领麾下士兵,帮助青州城完成最基本的重建任务之后,再班师回朝。

    霍烈性情残暴,占领青州三城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青州城的狼藉惨状可以想象,且有知州夏柏阳奏本为证。

    青州已经没有常规守备军,谢琅这个要求合情合理,兵部竟一时想不出拒绝的理由。

    然而一个武将,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班师回朝,即使有一些合理理由在,也禁不住让上京诸世家大族倍感危险,生出猜疑与忌惮来。

    早朝上,参奏谢琅拥兵自重目无王法目无君上的折子越来越多,然而参奏归参奏,世家们发现,青州位置实在太特殊,眼下的朝廷,就算对谢琅的行为不满至极,也拿这个嚣张跋扈的谢氏世子毫无办法。

    兵部专用来召武将的令牌,一般是发到太守府,再由太守府转交到军中。

    对于谢琅肯留下来帮助重建青州这件事,作为太守,夏柏阳自然是乐见其成的,因而收到第一道第二道令牌时,夏柏阳并未太当回事,甚至还主动写了奏本,向朝廷与凤阁说明情况。

    但随着第三道,第四道,以至于第七道令牌接连而至,夏柏阳终于意识到情况有些微妙与紧张。

    兵部鲜少连下这么多道令牌,召一个武将回朝,寻常武将,也不敢在接到七道令牌后,还敢拖延着不肯接令。

    且谢琅每日早出晚归,亲至第一线指挥重建任务,可谓不惊不慌,镇定从容,仿佛那七道令牌根本不存在,只是太守府的错觉。

    夏柏阳却有些淡定不起来了。

    他隐约意识到,谢琅这位戴罪出征的世子,似乎在与朝廷进行着某种无形的交锋与拉扯。而青州,不知不觉中,已经处在了交锋的漩涡位置。

    夏柏阳不得不担忧,青州能否在这漩涡里全身而退。

    正忐忑不安之际,府吏过来禀:“大人,谢世子身边那位李副将求见。”

    夏柏阳自然认识李崖的,立刻道:“快请。”

    李崖一身利落武袍,由府吏引着进来,拱手行过礼,与夏柏阳道:“我们世子有要事与大人商议,请大人到前衙一叙。”

    夏柏阳看了眼天色,已近深夜,便踟蹰问:“不知世子要与本官商议何事?”

    李崖道:“大人去了便知。”

    又道:“我们世子还请了甘县令。”

    夏柏阳点头:“请世子稍待,本官更衣便去。”

    谢琅入驻青州后,夏柏阳主动将青州府衙署让出,作为谢琅中军大帐,为方便议事和发布军令,谢琅一般直接宿在衙署值房里。

    夏柏阳到时,却见衙署正堂里灯火通明。

    进去一看,谢琅站在长案前,案上铺着一张巨幅军事地形图,孟尧与甘宁坐在下首椅中。

    夏柏阳对这样的情形不算陌生,因收复青州那段时间,这位世子的中军帐连续几日几夜灯火彻夜不息是常态,夏柏阳时常忍不住佩服对方的体力与精力。

    “夏知州来了。”

    孟尧先起身,笑着与夏柏阳作礼。

    “孟主事不必多礼。”

    夏柏阳客气道。

    孟尧是兵部官员,虽然职位不高,但因出身青州,为人爽朗,熟知青州情况,还深受谢琅信任,自谢琅来到青州,很多事都是孟尧出面与夏柏阳交涉,因而夏柏阳待孟尧这个七品主事也十分客气。

    坐定后,夏柏阳问上首的谢琅:“不知世子夤夜叫在下过来,所为何事?”

    “的确有桩要事与夏知州商议。”

    谢琅收回视线,自案后抬头,露出一张俊面犀利的脸,指腹仍压在地图某处。

    “我打算攻打落雁关,有些事宜,需要夏知州协助。”

    对方用平静语调,说出了句让夏柏阳惊心动魄的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