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  毕竟魏王只是状告几句先太子,她上来就要把人家五马分尸,这种无理的、碾压式的命令,可以有,但需要绝对权利加持的。

    这种绝对权利,韦氏觉得自己有;

    但其他人都觉得,她没有。

    于是就有了如今的尴尬场景。

    太后的命令无人响应,足见今日大殿中的人心偏向哪边。

    高俭见韦氏脸红脖子粗的站在那儿很尴尬,于是对张德禄招了招手,让他把太后扶到后面去坐下,张德禄赶忙过来搀扶,去被韦氏一把推开,怒瞪他一眼后,韦氏对高俭阴沉着脸道:

    “哀家说把他拖下去,他们没听到,皇帝你也没听到吗?”

    高俭静静看着她发疯,说:

    “听到了,所以朕觉得不妥,太后还是稍安勿躁,且听听魏王为何要如此状告先太子。”

    韦氏却像个被点着的炮仗,在帝台之上来回巡走,边走边骂:

    “哀家为何要听他的胡言乱语?他不过仗着先太子已故,便想将所有脏水都泼在先太子身上,其心当诛!哀家绝对不允许有人污蔑已故太子的名声,若皇帝执意如此,可休怪哀家不认你这个皇帝!”

    高俭的脸终于沉了下来反问道:

    “朕这个皇帝,是太后封的吗?”

    大臣们纷纷点头,觉得太后这话说得太过,这皇帝难道她想让谁当谁就能当,她不想让谁当谁就不能当吗?

    “太后权利滔天,可以决定认谁当皇帝,但朕却不能不顾礼法违背良心,若是因此惹了太后不快,今日之后,太后再下旨废了朕不迟。”

    韦氏本来是想以皇位威胁高俭,让他掂量掂量自己,知难而退,没想到他竟无所畏惧,连废帝这种话都敢说出,看来是打算跟魏王沆瀣一气到底了。

    这下反倒是韦氏的气焰被压了下去,只听高俭对高朔问:

    “四哥,你所告之事,可有证据?”

    “桩桩件件,证据确凿!人证物证臣都已全部整理完毕,有大理寺在殿外看管,只等陛下传召对峙。”

    高朔一个人在书房想了一夜,天方鱼肚白时终于做出这个决定。

    镇国公和张大人相继遇刺,若他还无动于衷的话,岂不就要任人宰割。

    高俭命人将高朔手中的托盘接过,随手翻看了两张状纸,就觉得气血难平,先太子人虽然已经死了,但他做的坏事还真是罄竹难书,让人生出一种,死了都是便宜他的感觉。

    太后看着那些状纸证据在大臣们之间门传阅,便觉得眼前发黑,她怎么也没想到,魏王会做得这么绝!他这是连一点后路都不留,直接跟她撕破脸,可这么做对他又有什么好处!不过是让高俭这个便宜皇帝坐收渔翁之利罢了。

    “先太子已故(),魏王你此时才将这些东西拿出来⊿()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算什么?若先太子真做过你说的那些,为何先帝在世时你不去告他?只怕你也知道先帝根本不会相信你所谓的这些证据吧。”安国公终于缓过了神,想起来要为先太子辩护。

    高朔却不想和他打嘴上官司,直接一句:

    “安国公不必多言,若你觉得我哪件事冤枉了先太子,大可寻找证据为其正声,就怕安国公你不敢,有些事可是越查越深,你敢让人深查吗?你若是敢,本王奉陪到底!”

    安国公被高朔的气势吓到了,一句‘奉陪到底’就彻底表明了高朔的决心。

    “不是,王爷你……你……先太子怎么说都是你的兄长,他都……你为何非要如此,你究竟想干什么呀?”安国公被迫软下语调,来到高朔身旁低声问他。

    只见高朔忽的抬头看向帝台上,脸色被气成猪肝色的太后,一字一句道:

    “我要干什么?我要还冤者公道,亡者清白,我要废了那高高在上,却愚昧无知,生下此等恶贼的老妇,我要废了她的太后之位,我要将她踢出我高氏玉蝶,我要她俯、首、认、罪!”

    高朔越说越大声,越说越激动,最后几句几乎是嘶吼出来的,整个大殿都安静了。

    韦氏指着高朔的手不住颤抖,只觉心口一甜,竟生生被气得吐出一口血来,她两眼一黑,直直向后倒去。

    高俭慌忙叫太医署准备,再命人把韦氏赶紧抬回后宫。

    此时,御史台上前打本启奏:

    “陛下,不管魏王殿下所告先太子之事最终如何,太后都难辞其咎,请陛下应魏王之请,废除太后韦氏。”

    高俭还没说话,就另有朝臣上前为韦氏辩护:

    “陛下,臣以为不妥,太后乃是先帝亲封的皇后,先帝大行,晋为太后,此乃祖制,岂有说废就废的道理。”

    御史台官员又说:

    “太后强揽朝政是事实,还有什么可辩驳的?先帝在位时她是皇后,可没说先帝去后,要她垂帘听政,干涉朝堂,牝鸡司晨之事,尔等竟无人敢驳,你们不敢我敢!今日便是触那盘龙柱死谏,我亦无悔!”

    “你!”

    与御史台官员争辩的大人,终究没敢说出‘我也敢触盘龙柱死谏’的话,气势顿时弱了七分。

    “总之,太后若是不废,今后也不适宜再垂帘听政,吾等食君之禄,当正朝纲,驱邪佞!绝不姑息外戚干政,祸国殃民之人!”

    随着御史台官员一番慷慨陈词,大殿中的部分官员就跟约好了似的,一同跪地,整齐划一的说出:

    “请陛下正朝纲,驱邪佞!废除太后垂帘听政之举!”

    高俭欲言又止,看向了一身正气凛然的魏王高朔,知道今日之事,是魏王高朔给他的回礼。

    他翻出先太子旧案,就是为了让太后名正言顺的下台。

    直接废除太后的身份不容易,却可以把她赶出朝堂,从此只能待在后宫。

    其实高朔最终目的就是这个,那些什么伸冤、状告、废太后的说辞,统统都只是前菜罢了。

    看来镇国公与张大人相继遇刺之事,对高朔的影响很大,他可能不确定,雇刺客杀人的幕后黑手是不是韦氏和安国公,但并不妨碍他把这口锅扣到他们头上,给自己也给背后支持他的那些人一个交代,毕竟如今朝中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认为的,魏王只是顺应人心罢了。

    然后借由此事,给新帝做一个顺水人情,还可以趁势对新帝展示一下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力,一举多得,一箭多雕,魏王绝对是今日的全场最佳。!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