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 第三轮赛(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到底是谁以讹传讹,自由发挥的?他说的是“更倾向于单打,希望能提升自己的单打能力”,而不是“不想打双打因为在双打上有着不好的回忆”……这之间的差距大概有一座喜马拉雅山的距离!

    多少为流言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的仁王:鼻子痒痒的,又被称赞了吗?当教练以后我的人缘变好了很多呢。

    第三轮比赛,立海大的出场顺序就这样打乱了。

    原本四国地区的冠军队,是按照前两轮立海大的安排来做赛事分析的:关东大赛的阵容和现在的阵容有变动,但那时候毛利也打了很多场双打,和全国大赛的出场顺序也对上了。

    结果到了比赛日一看,今天毛利出现在单打名单上。

    四国地区的冠军队:“……”

    小仁王和柳在双打一,真峪和真田在双打二,毛利单打三,狄堂单打二,幸村单打一。

    真峪和真田搭档过,在几个月前与冰帝的练习赛中。他们的双打配合不算特别好,可已经度过了最初的磨合阶段,找到了大致配合的节奏。真峪的个人实力进步了不少,真田的“风林火山”也有了全新的变化,他们的双打是以个人进攻

    为主,但没有太明显的配合上的漏洞。

    而小仁王和柳的搭档,显示出了一种令人诧异的默契。

    他们在赛前商议了一阵子,最开始是小仁王主攻,利用多变的节奏去引导对方出现更多破绽。他自己在搜集对手信息的同时柳也在搜集对手的信息,并且之后柳加入进来,利用数据分析找到对手的弱点,和仁王“一唱一和”。

    地区冠军和地区冠军之间的实力天差地别。

    至少立海大的实力强得吓人。

    小仁王在和仁王比赛时总是输,和仁王幻影的真田比赛时也很难有胜算,但他对战全国大赛的这场比赛的对手,哪怕在最开始一对二的时候也不觉得对手很强,反而能很有余裕地卡住对方最难受的位置,去引导对手失误。

    在他身后的柳,察觉到了在球场上的小仁王的特别。

    练习时小仁王是沉默的,在正选中也很少发表看法。大概是认为自己太显眼,贸然开口会显得轻浮,因此一字一句都能感觉是深思熟虑后再开口。但显然小仁王本质并不是稳重的性格,相反还有些爱玩跳脱,甚至有些恶劣。这都在球场上表现出来了。

    对节奏的感知和调动能力很出色,在频繁切换比赛节奏掌握主动权的时候自己不觉得别扭也不会无法控制,反而轻而易举让对手被牵着鼻子走。

    仁王君以后也会打单打的,柳想。这种控制节奏的能力,如果因需要配合搭档而被封印,就太可惜了。想找到能完全配合他节奏的人是很难的。

    很明显教练只打算用双打作为磨炼仁王君的跳板。以仁王君的打法,性格特征,网球风格,和进步速度,单打并且开发出独属于自己的风格和技巧的那一天并不会远。

    在分析对手的同时也在分析小仁王,而这原本就是柳主动提出要和小仁王一起双打的目的。

    箱根的集训还不足够,从前搜集过的资料也太匮乏了。柳对小仁王好奇已久,会把握住能搜集资料的一切机会。

    他对小仁王的初始好感度不低。

    因为在他看来,小仁王才是最有理由享受教练偏爱的人。比起毛利,小仁王的进步速度很快,努力程度也很值得称道。

    柳最在意的就是态度。

    拥有的天赋,资源,以及先天性的东西,如果不好好利用,那就是绝对的浪费。

    但小仁王没有在浪费机会。相反,他表现得很珍惜。

    反过来,小仁王对柳的好感度也不低。他并不会有被搜集数据会被看透的感觉,他有不会被看透的自信。而在球场上和柳一起分析数据针对对手的感觉还不错。

    平时柳管很多网球部的杂务,分派值日名单,登记器材,及时补充网球和社办的小零食等等,像个网球部的大管家。人很难对类似“管家”的角色产生反感,小仁王也一样。他总觉得柳身上背着的网球袋里什么都有,而事实就是他见过柳从里面掏出笔记本,伤药,葡萄糖,阳伞甚至是指甲刀。

    两场双打打完,立海大保持着绝对领先的姿态。

    之后的单打三是毛利。

    打了许多场双打,在更熟悉他的关西学校那里有了不少流言的毛利,重新回到单打位置时,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实力退步”,或者“和队友有矛盾”。

    他看上去甚至有些悠闲和懒散。

    他的对手,去年也见过他的球手,在握手时惊讶道:“你长高了好多。”

    “……这种话听起来怪不礼貌的。”毛利对他笑了笑,“我的球技也进步了不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