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6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人。

    即便在云舒第一次拒绝册封圣旨的时候,他们也没有放弃,甚至继续游说承安帝,甚至李老太傅也是他们这一群人的领头人。

    在他们看来,如此优秀的储君人选

    ,如何能够轻易放弃?

    但是他们实在也没料到对方居然喜欢了男子,而且这名男子还是萧丞相的儿子,当今的大将军萧谨行。

    萧芜在捂着心口悔不当初的时候,这些老臣中甚至已经有人涕泪俱下,哭着大喊道。

    “这是大雍之憾,社稷之憾啊!”

    要立男子为正夫,才同意接储君之位。

    可是他们怎么能让一个喜爱男子,没有子嗣的皇子继承储君之位呢?

    那岂不是断送了大雍的江山?

    见这些原先一直维护云舒,想要推云舒登上储君之位的人也要放弃,承安帝那派中立即有人出声道:

    “各位大人,李老太傅的信是来求赐婚圣旨的。他老人家的意思是成全了夏王殿下与萧将军,再立其为太子。”

    那些老臣当即迟疑。

    虽然李老太傅一直是他们的领头,但是李老太傅此刻不在,他们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能让李老太傅居然放弃了原则,宁愿求赐婚圣旨成全一名男子成为太子正夫,也要让夏王登上储君之位。

    “这……”

    他们还没表态,另一方又有人反对道:

    “此前你们一直要立夏王为太子,我就不同意。现如今他竟然荒唐地要立男子为正夫,那朝廷如何能够答应?”

    “就是,自古以来哪里有太子妃是男子的先例?这不是要闹个千古笑话嘛?”

    “我看要不立夏王为太子这事,还是算了吧。”

    众说纷纭,萧芜悄悄隐了身,只捂着胸口静观其变。

    承安帝虽然不忿于云舒居然与萧谨行联手,但是他要立云舒为太子的心并没有变,甚至朝臣反对的那些理由,还是他赞同的理由。

    立男子为正夫没有子嗣,岂不是正中他的心意?

    他可从未真的要让云舒登基,况且即便那人当真登了基,若是日后没有子嗣,还不是要从他的那些幼弟里择一为太子?

    在承安帝看来,云舒便是他征服天下的工具,没有子嗣是最好的。甚至对方若有了子嗣,他还会想办法除掉。

    若说当初他第一次见到九死一生活下来的云舒时,还有一些作为父亲的慈爱,那么经过那么多儿子的背叛,且被五石散的毒素侵害了身体后,承安帝就彻底变了一个人。

    在他心中,成为一代明君名垂千古是第一执念,长命百岁便是第二执念。

    子嗣?他有的是。

    况且只要他活得够久,立不了儿子,还能立孙子。

    承安帝仍旧要立云舒为太子,那他的支持者,自然就会从各个方面说服那些反对以及摇摆不定的人。

    “张大人这话说的就不对了。夏王殿下英勇神武,你也看到如今大雍的疆域扩大了多少。这是可以堪比太祖的荣耀啊,若夏王殿下不能当太子,谁还有资格?”

    “可是……”

    “至于你们说的夏王殿下喜爱男子,会没有子嗣,算不上什么难事。殿下是没了子嗣,

    但殿下有很多兄弟啊,日后不论是从弟弟中择一立为皇储,或是从宗室里过继一位到殿下名下,都是可以解决的。”

    “钱大人说的是,虽然自古没有立男子为后的先例,但是立弟弟为储君,或是过继子嗣立为储君,都是有史可循的。”

    “两位大人说的在理,子嗣这事说起来倒是最好解决的。但若是错过了夏王,我们要再遇到一个如太祖般英勇的皇子可就不容易了。莫非大家要为了那些陈规,就放弃了让大雍傲视群雄的机会吗?”

    这一顶帽子砸下来,其他人面面相觑:“……”

    “还有一点大家不要忘了,夏王如今占了半个大雍,立其他任何人为太子,不觉得如鲠在喉?”

    朝臣们的争论,承安帝自然全数听在了耳朵里。

    如鲠在喉的,其实是下一任储君?

    他这个当老子的,若不是怕对方揭竿而起将自己赶下去,如何就非要立他为太子呢。

    承安帝即便再气,也只能将这口气暂且压下。

    而萧芜则是早就料到了如今的局面,不论夏王殿下提出的难题有多难,这些人都不会放弃的。

    承安帝有他的考量,而那些朝臣们,自然也有他们的考量。在他们看来,若大雍在夏王的手上开创了盛世,那他们就是一代明君手下的名臣。

    就如承安帝对明君执迷一般,越是自诩良臣的人越禁不住盛世名臣的诱惑。

    赐婚圣旨和新的册封圣旨甚至没到第二天早朝,就已经拟好了,随后火速送往了长安。

    这新的册封圣旨里,除了封夏王云舒为太子外,还直接指明封萧谨行为太子正夫。

    至于成亲的日子,则是令钦天监算好日子后,再行举办。

    -

    与李老太傅那封信只用了一日便送到京都不同,这封册封圣旨用了足足两日才到长安。

    而这般耽搁,则是因为承安帝与朝臣们怕云舒再次反悔。于是在每经过一座城池的时候,都敲锣打鼓将圣旨的内容宣告出来。

    过了城池,到了官道上,这行人才再次赶路。

    云舒在这行人进入长安的时候,就听说了沿途所有的城池都知道了他要立萧谨行为正夫,才肯接受太子之位的事。

    虽然已经答应了与萧谨行试试,但云舒听到这样的消息,还是觉得眼前阵阵发黑。

    由于深陷谣言当中不能自拔,云舒当下决定自己掌握信息渠道。

    他一锤桌子,“我要办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