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章 殿试(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人还在打草稿,这小子便开始奋笔疾书了。

    同考场之中,若有一人节奏明显快过其他,原本细微的笔尖摩擦纸面的声音、纸张翻动的声音,都会被无限放大。

    而离得近的考生便会紧张,心想分明题目这么难,他怎么写得这么快!

    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保持平常心。

    故而秦放鹤一动笔,他前后左右的若干考生几乎都像被抽了一鞭子似的,紧张起来。

    更有甚者,竟忍不住抬头看。

    你急什么!

    天元帝见了,当场就给那人画了叉。

    如此浮躁,能成什么大事。

    不过他倒真是有些好奇,好奇那年轻的小会元究竟写了什么。

    等不得了,下去瞧瞧!

    殿试乃国之大事,天元帝身上的配饰少不了,荷包、团配,几层礼服,此时大部分人都还没开始答题,精神不集中,故而哪怕他刻意放轻了脚步,不少人还是第一时间觉察到他动了。

    下,下来了!

    皇上下来了!

    他他他……我我我……

    秦放鹤正专心致志答题,突然一片阴影投下,瞬间回神。

    哦,皇帝巡考了。

    不过这个位置……

    此时此刻,只要留意到皇帝走下来的考生们,都很难不将注意力放

    到这边。

    他们激动,他们好奇,他们感同身受,他们近乎迫切地想知道这位会元会如何应对,皇帝又会做什么。

    哎哎哎,他抬头了,抬头了!

    秦放鹤先冲天元帝笑了下,然后低头,看看自己试卷上那一大片阴影,然后再抬头。

    天元帝:“……”

    哦,这是嫌弃挡光了!

    他差点被气笑。

    这小子胆子未免太大了些!

    放在世间大部分场合,小孩儿,尤其是长得好看的小孩儿,都有可能被最大限度地优待。

    但这里面并不包括朝堂。

    在官场,小就代表不可靠,小就是原罪。

    若非如此,秦放鹤一早就在考中秀才后一口气直冲天际了。

    可即便中间先后停了两届六年,如今他也才十九岁。

    不能再等了,在他之前,大禄朝最年轻的状元是二十一岁,若再等下一届,就显不出他来了。

    还是小,怎么办呢?

    没关系,他可以用心理和行动上的成熟弥补。

    他原本也想展现地心无旁骛,一心答题,奈何……挡光啊!

    今日殿内本就昏暗,身着礼服、戴华冠的天元帝那么老大一只,真的!很挡光!

    而挡光,就意味着书写效果降低,错误率攀升,由不得秦放鹤不随机应变。

    万一不小心弄脏试卷,迄今为止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而这,本身就是殿试的一部分。

    在不触犯上位者的前提下,如何提醒,如何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是个技术活。

    稍不留神,前途就没了。

    于是他仰头笑了。

    笑得很好看,三分干净爽朗,四分成熟稳重,还有三分敬仰和濡慕。

    总而言之,把自己当成扇形统计图就得了。

    为了这一笑,秦放鹤对着镜子苦练数年之久,汪扶风见了都说好。

    走下龙椅之前,天元帝带点恶趣味地设想过很多考生们的反应,专心致志答题?诚惶诚恐失态?抑或激动过后的迅速克制?

    但唯独没有……

    嫌弃自己挡光!

    天元帝有那么一瞬间的不自在,然后,还真就往旁边稍微挪了挪。

    他确实想考验下学子们的心态和应变能力,但恶意影响考生什么的,还真做不出来。

    他也真不是故意的。

    他是天子嘛,一直以来,天子做的事都是对的,哪怕错,也是别人的错。

    从来没人,也没人敢表示出来!

    天元帝突然就忍不住开始想,以前的若干殿试,自己下场巡视时,是否也有考生被挡光?

    需求被满足之后,秦放鹤复又埋下头去,迅速投入到答卷中去。

    天元帝盯着他圆溜溜的后脑勺看了半日,百感交集。

    董阁老的徒孙,汪遇之的弟子,别的不说,这份胆量,着实过人。

    写的么,唔……

    秦放鹤不仅写了,还用了自己非常擅长的“首先,其次,再次”格式,修饰过后分阶段,层层递进表达,看上去条理就特别清楚。

    当然,这是殿试,不仅要有出色的才干,也要有赏心悦目的行文,自然不可能直接写“首先、其次、再次”,一来太过生硬违和,二来也不符合时下人的阅读习惯,少不得用接近的词汇和词组代替,方好与殿试本身完美融合。

    最初,他也想过要不要用官场流行的富丽套话,但看到题目的瞬间,他就定下来策略:

    这位皇帝也还不大到五十岁,在位多年,明显仍有进取之心,相较形式,他或许更看重内容。

    第一题无疑对应时下日渐兴旺的跨国远洋贸易,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术数,另一道则是外交。

    尤其是术数,看似简单,其实陷阱,或者说可以发挥的地方很多。

    这是论政,自然不能单纯以解数学题的思维考量,考生写得越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得分越高。

    首先,题干只说往返,补给呢?

    中途船队的补给呢?

    消耗呢?

    从哪个港口哪个时节出发,运出去的货物有哪些,去往哪个国家,能换回来什么?各处关税多少?

    只有知道这些,才能算利润。

    而这些又涉及到对国家地方产出和港口分布等的地理、税法……

    再者途中两国交战,考生为使者,如何协调?

    这一题又与前半部分紧密相连:哪两国?什么问题?经济?内斗?

    前者或许可以通过重新建立外贸关系就地解决,但如果是内斗呢?

    若考生联系经济民生深入思考,一味歌功颂德,说些假大空的话,也不过同进士罢了。

    秦放鹤一边飞速答题,一边在心里又惊又叹又骂骂咧咧。

    这是真正的选拔官员的考试,不是让你尸位素餐来的。

    但是……真难啊!

    难怪朝廷大力号召读书人外出游学,因为很多东西你不亲自走出去看看,根本就不知道!

    天元帝的巡视还在继续。

    随着时间的流逝,虽未到交卷时间,但诸位考生之间的差距,已然慢慢拉开。

    优秀的考生都能迅速调整状态,投入到考试之中;而心态不稳或为政能力不强的,多已战战兢兢摇摇欲坠,笔都拿不稳,何谈治国?

    董府。

    殿试当日,除部分衙门留人值守外,其余众官员休沐。

    汪扶风在家里坐不住,索性往董春那边等消息,一出门,却又碰上同样坐不住的师兄庄隐。

    师兄弟二人都在轿子里对视一眼,又一起搭伙去找师父。

    汪扶风和庄隐到时,董苍正被董春按着下棋,一脸苦不堪言,见他们进来,竟油然生出一种解脱和欢喜来:

    替死鬼来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