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甚至在他的想象中,二十五都早了,三十左右应该是差不多的。

    不过这一茬过去,应该能安生几l年了。

    苏檀摇头失笑,想了想,接着弄自己的蔷薇花露,既然给母后都弄了,那父王也得有。

    一碗水要端平,不能厚此薄彼。

    他打算去花园摘点花,刚走过去,就听见假山后面传来一声细细弱弱的委屈哭声。

    苏檀好奇地探头去看看,就见一个虎头虎脑的五岁小孩,正蹲在地上哭,一旁是手足无措的寺人。

    “谁呀?”他开口的瞬间,心里其实已经知道了。

    就见小孩抬起一张软糯的小脸蛋,正无辜地看着他。

    一旁的寺人、奶母赶紧上前来请安,恭谨地说着他们是伺候公子胡亥的侍从。

    苏檀闻言挑眉,方才根据年岁已经猜到了,他仔细地打量着他,小孩今年五岁,生的圆滚滚的,眉眼间带着天真,眼眶红红的,正呆看着他抽噎。

    “哭什么?”他问。

    一旁的寺人连忙回,说是公子胡亥最喜欢的小鸟飞了,他就蹲在假山边上哭,试图将对方引出来。

    苏檀:……

    怪可爱的。

    历史上评价,就说胡亥其实是天真残忍的性子,作为幼子,他很受宠爱,被秦始皇养的天真不知世事。

    当赵高遣阎乐去杀死胡亥时,他心心念念要问的也是赵高为何不来看他。

    甚至保持着天真,再三哀求,哪怕作为庶民活下来也行。

    然而得了赵高之令的阎乐,还是威逼他自戕。

    胡亥死了,秦朝也没了。

    苏檀现在倒是明白,什么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看着面前的小孩,知道不能以未来的剑斩现在的胡亥,却还是很难对他温和。

    “知道了。”他扭头就走。

    胡亥眼巴巴地看着高大的兄长,对方转脸就走了,并没有跟他交流,他有些失落,呆呆地看着背影。

    苏檀走了,回头看了一眼胡亥,这才提着小篮子,头也不回的走了。

    他琢磨着怎么对待胡亥,想了想,还是让人来教导他,只要不祸害秦朝就行了。

    就让儒家来,看他们能不能教出一个仁善的胡亥。

    等到了花园后,他和几l个侍女一起摘花,心情顿时舒畅很多。

    等摘完花回去,就见胡亥还安静地呆在原地,见他来了,眼睛都亮了。

    苏檀没说话,径自离开。

    眼角余光能看到胡亥的眼神从期待到失落,眼里的光都没了。

    像是个落魄的小狗。

    苏檀想,这个小狗要人命,不能怜惜。

    他心肠又硬起来了。

    等把蔷薇花露弄好,他这才拿着去找嬴政,心想他若是喜欢喝,就再多做点。

    这个时候没有防腐剂,一切吃食的时限性特别强。

    他拿着去了,就见嬴政正在和一群文人商议朝政,他们一人一句话,就吵的人脑瓜子疼。

    “都在说什么?”苏檀随口问。

    他一开口,众人找到了集火点,说是让嬴政去祭拜孔子。

    但嬴政遵从的是法家文化,他又怎么会祭拜孔子。

    “大秦不可能去。”苏檀一锤定音。

    等以后,要拜孔子的机会还多着,但此刻,就有些难。

    谁让国君不喜。

    苏檀看着他们撸着袖子,恨不能将嬴政打一顿的样子,不由得望天,这时候的以德服人,那手里拿着都是棍棒,哐哐给人一顿锤。

    以棍棒之德。

    他这话一出,登时沸声盈天。

    就连嬴政都没有真的吐口说是不去,但是太子一来,就说不可能,这简直让人把火都集在他身上。

    “若太子能去祭拜孔子,倒也可以。”一个儒生满脸妥协。

    说服嬴政的话,他已经不想了,连着几l日,对方看过来的眼神依旧冷静,显然不是个容易被说动的人。

    苏檀小脸一板,在儒生以为他要拒绝,准备一肚子要说服他的话时,慢悠悠道:“可。”

    儒生:?

    他说了什么,他一时间耳朵有些聋。

    相对比嬴政不喜空子的态度,苏檀倒是喜欢,他开学前,也是要把自己的小面包和奶摆在孔子像前,临时抱一下祖宗的大腿,试图保佑自己能够考年级第一。

    他刚开始说大秦不可能祭拜,就是先把天花板给掀了,然后等着儒生造窗子。

    看着他轻而易举地解决掉这个问题,嬴政勾了勾唇角,这才温声问:“你来有事?()”

    苏檀点头:“方才做了好些蔷薇花露,给母后了一瓶,这瓶是父王的。ˇ()ˇ『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他笑眯眯道。

    一旁的儒生虎视眈眈,正打算挑刺,却见做出这么孝顺的事,有些话便说不出来了。

    “太子孝顺。”他们还得夸一夸。

    苏檀颔首示意,没有说别的,他不爱在众人面前秀他和嬴政的关系好。

    嬴政摆摆手,让儒生告退,这才捏着眉心道:“他们的嘴皮子也太利索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一起提出来,简直叫人耳朵都忙不过来。

    苏檀闻言笑了,轻声道:“也需要点嘴皮子厉害的人。”

    拉磨的人才,不分嘴皮子还是脑袋瓜子。

    嬴政闻言失笑,不管什么事情,到扶苏这里,都不算什么事,他喜欢他这样的态度。

    “你母后今日在跟朕说,想给你选个贵女,你选了谁?”

    苏檀:?

    “谁也没选,玄女说了,我这样的要保留童子之身,才能保命,若是失了元阳,就失了护体神通,容易死。”

    苏檀决定来个狠的,免得都来催婚。

    嬴政一听什么死不死的就烦,大巴掌照着他肩膀就来了一下,抿着唇道:“不许胡扯,我儿当长命百岁。”

    他现在知道没有长生不老了,就学聪明了,决定要长命百岁就行。

    “跟荀子一样能活就行。”熬走了多少人。

    苏檀:……

    “师父他老人家,确实挺长寿的。”很多人为了蹭他弟子的名声,他老人家一百多岁还在收徒呢。

    嬴政拿起折子,看着儒生那之乎者也,他就觉得脑壳疼。

    “话不投机半句多,还非得聊天,你知道有多难过吗?”他没忍住吐槽。

    偏偏还被扶苏给压着,要让他包容心之下,更包容一点。

    “你就当这满室嘎嘎英武,你负责英武,儒生负责嘎嘎。”苏檀笑眯眯地哄。

    嬴政想想满室嘎嘎的鸭子,觉得又形象又好笑。

    “促狭鬼。”他说。

    苏檀不由得笑了,乐呵呵道:“哎呀,反正自己别不高兴。”

    *

    刘邦进了太子府,才发现这太子府中没有太子,简直唬人至极,混像在咸阳街头吃的一个小吃,什么老婆饼,吃饼也不送老婆。

    他有了高床软卧,便起了想要娶妻的心思。

    太子府的幕僚俸禄极其丰厚,知道你认真办差,俸禄就会及时发,他难免会想要娇妻了。

    他已经相中了街头当垆卖酒的寡妇,说是她男人打仗死了,留下这个寡妇带着女儿,正艰难度日,他又爱喝酒,那寡妇生的颜色好,可见和他也是良配。

    刘邦就提着肉和

    ()    点心(),打算去跟她提一嘴?()?[()]『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若是愿意,就想跟她成婚。

    谁知,那寡妇看着他哪来的肉、护肤油和点心,刚开始还有些意动,一听他叫刘邦,绕着他看了几l圈,直接摇头。

    “不成。”那寡妇看了屋里一眼,果断摇头。

    刘邦:?

    他有些呆住,在丰县,他也是有几l个相好的,觉得自己哄女人挺厉害的,怎么到了这女子的头上,就不顶用了。

    “烦请告诉刘季一声,为何不可,也叫刘季心里有数。”刘邦苦笑一声,他还以为做了太子幕僚,就能得愿以偿。

    那寡妇抿着嘴,在他眼神催促下,这才摇头:“我女儿不喜欢外人。”

    她女儿见这个人整日在酒肆晃悠,又时常看她,便去打听了,说是叫刘邦,原先是楚国人,来咸阳找差事。

    “不行不行。”她连忙摇头。

    刘邦有些不解,他认真道:“刘季真心求娶,虽然这次只拿了些礼物,也是来探探你的口,你若愿意,便叫官媒上门提亲,一切都按着大礼的路子走,必不叫你和你女儿委屈了,就算以后过门了,也愿意留一半钱给你养女儿,一半钱我们养家,你觉得如何?”

    若是她不愿意,这不声张,也全了彼此的脸面。

    那寡妇闻言却还是摇头:“我听我女儿的。”

    “那能叫你女儿出来说说吗?”刘邦有些无奈,却还是温声交流。

    “荷华!”寡妇喊了一声。

    一个豆蔻少女,施施然从门后走出,生的婀娜多姿,娇美秀丽,刘邦一看,就知道这家人为什么这么防备了。

    他一个年近四十的混子,面前这小姑娘生的实在好看,对方心生抵触,也是应当的。

    “你叫荷华?我跟你说,我是真心求娶你母亲,这些时日以来,多次来喝酒,想必你对我也有了解了……”

    “了解什么?”门外传来一道清朗的男音。

    随着声音落下,一柄玉骨折扇撩开了门帘,紧接着一个俊秀的少年走了进来,高高竖起的马尾,精致雪白的小脸,唇角挂着漫不经心的笑意。

    “公子……”刘邦连忙起身。

    苏檀一进门,就看见了桌上摆着的礼物,和立着的母女二人。

    他抬眸,就见一个清艳逼人的小姑娘柳眉微蹙,显然是不大高兴,再看看摆的礼物,心里有个猜测,却没有明说,只笑着问:“这是……”

    “季真心求娶,然而小姑娘不答应啊。”刘邦看见扶苏来了,看着他头冠上晃动的珍珠流苏,不由得心中一动,若是能把此物赏给他,送给这小姑娘,让她宽宥一二,倒是一桩美事。

    苏檀:?

    他看看刘邦,再看看美丽的小姑娘。

    也跟着皱起眉头,这个老流氓。

    然而——

    刘邦见他看看小姑娘又看看他,知道他是误会了,连忙解释:“季要求娶的是这位女子,可是这位小姑娘说,不许她母亲答应。”

    他有些失落。

    苏檀松了口气,不是这小姑娘就行。

    “那坐下好好聊聊,有误会就解开误会,没有误会人家不愿意也不能强求。”

    听见他这么说,刘邦点头,看着他头冠上的珍珠流苏,眼巴巴道:“这珍珠流苏,能赏给季吗?”!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