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r />
    之前有邻居提过,说徐瑶成绩那么好,人也长得高挑,可以去考军校,但被徐瑶否决了。

    军校确实很好,福利待遇各方面都好,但徐瑶很明确地知道,她自己吃不了那个苦。

    小暖冬今年也七岁了,下学期要读一年级,他有二哥杨望秋的好动,也有二哥杨听夏的聪明,这会笑盈盈地提着茶壶,给家里人倒茶。

    “四姐还是别去太远的地方,要是一年才能回来一次,我多想你啊。”杨暖冬给家里人倒完茶,走到四姐跟前,“奶奶和爸爸最疼你了,你舍得他们吗?”

    徐瑶确实舍不得家里人,但蓉城不大,并没有好大学,不然她会留在蓉城读书。

    杨立廉接话道,“能在离家近的地方自然最好,远一点也没事。瑶瑶虽然是女孩,但不比你们几兄弟差,只要能读好书,以后也能报效祖国。”

    家里就徐瑶一个女孩,杨立廉早把徐瑶当成亲闺女。

    姚虹和暖冬的想法一样,“我也觉得离家近一点好,瑶瑶比同样读大学的人都要小,万一去了学校被人欺负,那可怎么办?”

    “如果在近一点的地方读,我们也能去给瑶瑶撑

    腰。”

    “家里就这么一个小姑娘,我可舍不得瑶瑶去太远的地方读书。现在政策好多了,不像以前说什么都要战战兢兢,我觉得还是离家近点好。”

    赵合言听此点了点头,“就算不离蓉城近,最好也离平城近点,总要有人照顾得到瑶瑶才好。”

    “不仅是学校要考虑,还有专业。不知道瑶瑶想读什么专业?”

    专业这个事,徐瑶只想过要读个以后工作轻松一点的。

    她的最终目标一直没变,打算读到博士,再留校当老师。

    “我想读文学类吧。”徐瑶喜欢听故事,也喜欢看故事,要说其他兴趣并没有,但是对故事的兴趣很大。

    “文学类,最好的还是首都大学。”徐美珍接了一句,眼睛突然亮了下,“瑶瑶,不然你报首都大学吧?”

    “首都大学和平城只有二小时的火车车程,还是国内最好的大学。既然你喜欢文学,那就去首都大学。”

    杨望秋皱眉道,“可是首都大学分很高,徐瑶可以吗?”

    “肯定可以。”姚虹对自己的孙女有信心,次次都能考第一的孙女,作文还得过奖,去哪里读都可以,“瑶瑶,去首都大学可就远了,但那确实是个好大学。奶奶虽然舍不得你,但你可以考虑一下。”

    徐瑶倒是想过首都大学,不过现在是先报志愿再出分,她对自己有信心,但没有看到分数之前,心里总归有点不安。

    见家人都看着自己,她想了想,“我可以第一志愿试试吧,不成也还有后面的。”

    “你可以的。”赵合言也笑着道,外甥女从没让家里操心过,一直都是家属院孩子们的榜样。在他们印象里,外甥女就没有办不到的事。

    后面的几个志愿,徐瑶都选择离家更近一点的地方,她还是比较恋家,想着寒暑假肯定要回家。

    商量完志愿的事之后,杨立廉又说了一件事,“守春来信了,他知道瑶瑶要去读大学,打算回家一趟。”

    算起来,杨守春已经去部队四年了。

    这四年里,杨守春没回来过,听到他要回家探亲,姚虹的眼眶瞬间红了。

    “真的要回来了啊?”姚虹可想大孙子了,望着儿子时,眼泪自然而然地流下,“这小子前两年总说忙,这次倒是记得妹妹的事。他啥时候回来?我去买点他爱吃的。”

    “信上写着,过两天就会到了。”杨立廉道。

    听到大哥要回家,徐瑶也很高兴,也不知道那么多年过去,大哥变扭的性格有没有变化。

    一旁的杨望秋直接跳了起来,“好耶,大哥总算要回来了,我可太高兴了!”

    杨望秋本来初中毕业也要去当兵,但是他于读书上实在没太多天赋,运气不太好地挂科了,所以要被留级一年。

    现在听到当兵的大哥要回来,他非常地兴奋,很想听听大哥说说部队里的事。

    姚虹听到没两天,立马去屋里拿了钱,她要去供销社一趟,得提前准备着。

    杨望秋立马表示要一起,“好奶奶,带我一起去吧,我保证不要您买零嘴。”

    杨暖冬也凑到奶奶的另一边,“还有我,也带我一起去!”

    姚虹现在心情好,转头去看另外两个孩子,“瑶瑶、听夏,你们要不要一起去?”

    “我不去了,我想在家看书。”杨听夏最近淘了几本从香江来的小说,正看得津津有味。

    徐瑶也表示不去,外边太阳太大,她嫌弃太热了。

    等奶奶他们走后,她便和舅母他们看电视。

    因为杨守春回家探亲,家里忙活了两天准备吃的,在杨守春回来那天时,姚虹天没亮就起来,早早地等在家属院门口。

    她心里啊,牵挂大孙子许久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