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一百七十章

    京城头上的天已经换了,登基大典在眼前,整个京城都被洗刷干净,焕然一新。

    甚至有一些商户都开始张灯结彩,堪比过大年的热闹。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恨不得将自己的大嘴咧到最大,以彰显自己的识趣。

    以后这天下都属姓‘袁’的人家了,老百姓可知趣儿,没有人敢在这大喜的日子找麻烦。

    在这大喜的日子添麻烦,纯粹就是想用自己的脖梗子去撞一撞大砍刀,看看肉能不能扛得住大砍刀。

    京城底层的老百姓相较于其他地方的百姓更加的精明,因为他们懂得如何在夹缝中生存。

    而且一批又一批的人进入京城,在陈元帅的把控下,京城纪律严明。

    而且陈元帅将胶州老百姓们‘特有的发家致富道路’,告知了京城老百姓。

    ‘抓间谍,抓探子,按人头算费用。’

    京城底层老百姓眼睛都亮了,这不失是一条发家致富之路呀。

    越来越多的人涌进京城,京城同样的热闹起来了。

    *

    汝南袁家,并没有嚣张,甚至是严格的遵守族长的规矩。

    汝南袁家和胶州袁家是两回事儿,已经分家了就不要有任何牵扯。

    袁家祖地,当代袁家主正是当今圣上的二哥袁泽竹。

    此时,袁泽竹的手里有一封密信,是他过继出去的儿子送来的密信。

    袁泽竹的头发已经掺了白发,眉头紧锁成川字,他深呼了一口气,脑海中设想了很多种想法,最后决定不管了。

    ‘父亲,我…我不会让您失望,我的任务就是保护好袁家,让袁家长长久久的传承下去。而不是卷入皇位的争端!’

    袁泽竹紧闭上眼睛,对比从小就过继出去的一个儿子,他更希望得到父亲的认可!

    他决定对于这则密信当做没有收到,不理睬,不搭理,就是他做的最佳的抉择。

    汝南袁家沉住气的情况,更是让部分知晓情况的人觉得有风骨。

    ***

    袁斌不知道世人的小心思,也不知道所有人的心思,他无所谓,底下人是如何去想呢?

    现在是别人需要揣摩他的心思,他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所有人都得看他的脸色行事!

    他的属下们陆陆续续的回到了京城,也表示着天下比较混乱的地方,全部都被一扫而空。

    袁斌从来就不是一个吝啬的人,属下们为他出生入死,还有他手中的袁家军,有不少人为付出了生命,才让他登上了皇位。

    所有属下都有应有的赏赐,为了如何能够让众人都获得赏赐。

    王文君等人也是探讨了许久,终于探讨出来了一个合格的方案。

    其中最引人重视的就是两位女侯爷红袖和萧婷婷,以及许多女官。

    没错,这是最让人诧异的事情。

    就连两位崔嬷

    嬷都是女官,两位崔嬷嬷没想到有生之年又回到了京城。

    就是说皇上大气吧,他也大气,说小气也小气。只能说是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存在。

    *

    袁斌也很忙碌,他在选择自己的年号,最后他选择了一个武德年号。

    以后可以称他为武德帝,以后后代之人也会尊称他‘武德大帝’。

    从这个年号上来看,袁斌就不是一个怕事儿的人,这个武字在前,可想而知他是有武统的心。

    其实袁斌就想到了武德充沛这个词语,原因就是很简单,没有特殊含义。

    ***

    登基大典,当天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无云。

    袁斌身披龙袍,祭拜天地。最后接受属下的跪拜大礼。

    看似很简单的一套流程,其实耗时很长,而且费时费力。

    袁斌身上的龙袍,自从他入住金皇宫之后,宫中绣女就开始加班加点刺绣。

    即日起,新王朝为袁朝,以姓氏为朝代,新帝登基号称武德帝。

    武德帝的大儿子袁杰希被封为太子,二儿子袁杰书被封为晋王。

    三位元帅皆被分封为侯爷,红袖也被封为侯爷,目前监管后宫所有职务,同时还要兼职户部。

    马老和两位崔嬷嬷同样也获得了赏赐,只不过争取他们的意见之后,并没有进入官场奋斗。

    毕竟年纪大了,在后宫中待的时间久了,更想在宫外生活。

    而且马老为自己的孙女,争取到了郡主的册封,心满意足回去养老了。

    马老才是看得最开的一个人,他可不想在沦为后宫中的炮灰。年纪大了,没几年活头了。所以不参与这些事情。

    甚至连幕后的工匠都得到了官位,当然这部分工匠的职位都是七品往下的芝麻小官,也够感恩积德。

    而在战场当中去世的士兵,首先核对真实姓名之后,为皇上而战,不仅拥有着百两银子的抚恤金,其后代拥有一个且仅有一个读书的名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